冬天易感冒,为啥?

文 / 健康碎碎念滴滴
2021-01-09 00:42

很多传染病都是有季节性的,比如冬天是感冒的高发期,夏天是小儿麻痹症的高发期。通常的解释是,感冒病毒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的,冬天人们更喜欢待在密闭的室内,最适合感冒病毒的传播。小儿麻痹症病毒是通过排泄物传播的,夏天人们更愿意待在室外,接触脏东西的几率更高,因此也就更容易中招。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只要冬天注意通风就可以预防感冒了,但事实显然并非如此。于是有人开始寻找其他原因,比如调查一下人类免疫系统是否也有季节性。不过这样的调查研究很不好做,因为这类研究的样本数量一定得足够大,否则无法得出一般性结论,而且研究的时间跨度又必须足够长,否则无法确定研究结果不是某种偶然的巧合。

英国的生物银行研究(Biobank Study)给了科学家们一个很好的机会。这项研究招募了将近50万名普通英国人作为志愿者,跟踪了他们10多年,不定期地采集血样,同时记录下这些人的身体状况,积累了海量的数据。更赞的是,这些数据全都被上传到一个公开的数据库中,供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进行各式各样的研究。

爱尔兰皇家外科学院的凯西·怀斯(Cathy Wyse)博士决定利用这个数据库研究一下免疫系统的季节性问题。她从这个库里找到了329261名符合一定条件的志愿者,调出他们的数据,发现每个人的免疫系统活性指标都和血样的采集时间、当时的气温,以及维生素D的水平直接相关。

如果将这些个人数据整合起来看的话,就会发现人类的免疫系统活性不但和采样时间(上午或下午)有关系,而且和采样时的季节变化也有直接的关联。这一关联不受志愿者生活方式的影响,也和他们的性别、年龄、肤色和生活环境没有关系,而是一种非常普遍且显著的关联。

怀斯博士将研究结果写成论文,被一家专门刊登论文预印本的网站刊出了。在这篇论文的讨论部分,怀斯博士指出这个结果虽然还需经过同行评议才能被最终确认,但已经非常符合达尔文进化论的预言了。

具体来说,已有很多动物研究证明免疫系统会随着动物活动方式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比如那些白天活跃的动物,免疫系统往往会在早上开始活跃起来,免疫细胞数量随着太阳升高而逐渐达到峰值。当天色越来越暗时,免疫细胞数量便开始下降,直到太阳下山后降到最低点。

这是因为动物在外出活动时最容易接触到各种病原体,因此免疫系统往往会在这个时段调整到最佳状态,以应付最有可能出现的病原体攻击。而晚上动物休息时遭到病原体攻击的可能性下降了,如果免疫系统还是那么活跃的话,就有可能发生自体免疫反应,反而得不偿失了。

季节变换同理。夏季往往是各种病原体最猖獗的时候,也是动物们最活跃的季节,免疫系统受到的压力自然也最大,有充分的理由调整到最佳状态。冬天很多动物都减少了活动范围,病原体的机会不多,免疫系统自然也就该休息了。不过,现代人冬天照样得上班,活动范围一点也没减少,于是感冒病毒便趁机钻了免疫系统的空子,大肆传播开来。

这项研究对普通人防感冒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比如,免疫力差的人应该尽量避免在冬季的夜晚外出,不给感冒病毒以可乘之机。与此同时,那些打算接种疫苗的人则应该尽量选择在上午接种,那时人体免疫系统最活跃,疫苗的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