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收藏的治感冒“妙招”,不弄清这个,就是瞎胡扯

文 / 小喜探医号
2020-11-27 10:56

世上有很多无解之谜

其中一个谜,有关我妈王女士:

别人感冒,7天就自愈了;我妈只要一感冒,不折腾二十来天,根本好不了。

直到她前几天又感冒,我参与了全部治疗过程,这个谜才彻底解开。

前一天晚上,我妈步行几公里,去听了台露天大戏,回来就感冒了:清水鼻涕直流,喉咙发紧、发干,头懵,耳朵也闷闷的。

她忙不迭拿出家中常备的氨咖黄敏胶囊,配上牛黄解毒片,吃了几粒——她坚信自己牢牢把握住了治感冒的“黄金期”,吃完药就跟朋友去唱戏了。

大概听出她嗓子不舒服,戏友建议她喝猫眼草水,能去火。她不管三七二十一,买来就泡水喝。

第二天,病情非但没有好转,嗓子也干得说不出话,还有痰了。

知识点来了——

我妈在这个过程犯了以下两个错误:

1

很多人觉得,感冒是小病。但感冒大致可分风寒、风热两种——搞不清楚这个问题,家里常备的感冒药,可能就白吃了。

医生看病,就像警察破案,要找线索。

很显然,我妈前一天走路出汗,毛孔在打开状态下,没有及时穿衣服,导致“风邪入侵”,这才受凉感冒了。

她是典型的风寒感冒,也叫“风寒外束”

就好比穿了一件湿哒哒的大衣,从头到脚都被风寒包裹了,无力摆脱,所以才流清水鼻涕,汗也发不出来,头懵。

但是,她没管病因,仅因为嗓子干、紧等症状,就认为自己“有火”,去吃清热解毒的“牛黄解毒丸”,甚至去吃治风热感冒的“氨咖黄敏胶囊”。

本来受寒了,该辛温解表,她却雪上加霜,又泼了一盆冷水——

病能治好才怪!

2

关于“猫眼草”

中医有很多偏方。

尤其短视频时代,随便刷一刷,就能在抖音、快手上刷到很多人给你讲各种小妙方。

这些妙方简单粗暴、便宜好用,你很难不收藏、不试用。

但是,打开百度百科:猫眼草,即中药材“泽漆”,作用是:清热、祛痰、利尿、消肿、杀虫。

我妈明明受寒,何来的热需要“泽漆”去清?这时候喝“猫眼草水”,岂不是瞎胡闹?

终于,我妈扛不住了,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给我打电话求药。

我详细问了她的病情:鼻塞、头懵、清水鼻涕不断,嗓子干、嗓子哑。

让她摸摸肚子,肚脐眼儿上方和肚脐眼儿下方有点凉,说明她的胃部和肝经都有寒。

拍照看她的舌苔:舌质红,舌苔白厚。

心里大致有谱了,我试着给她开了个方子:

党参30克 白术30克 干姜10克 麻黄5克 炒苦杏仁12克 荆芥穗10克 防风6克 桔梗20克 姜厚朴20克 炒牵牛子12克 炙甘草12克

发给师父看,他给我改为:麻黄9克,桔梗10克。

我妈吃了2天后,清水鼻涕基本止住。但嗓子还干,说不出话,她有点着急了。

毕竟,我是个小学徒,我还没有用行动取得她的信任,所以,她没等吃完3付药,就又去县医院看了西医。

西医的建议是:上火严重,要吃连花清瘟胶囊和氨咖黄敏胶囊。

我妈吃了一天,结果:胃里难受,吃不下饭。

她这才又打电话找我。

我狠狠吵了她一通:连花清瘟胶囊,主要治疗“热毒袭肺证”,也就是风热感冒——风寒感冒的人吃,完全是驴唇不对马嘴。

我原本正用“辛温药”给他发汗解表驱寒呢,她“哐当”一下子,又给泼凉水,这不,本来寒的胃,再一降温,马上受不了了。

搁以前,我妈又该说:“怪我胃不好,吃一点药就伤胃……”

我学了中医才明白:狗屁伤胃!完全是药不对症,吃错了药导致的!

干脆直接调药吧。

再看舌苔:虽然舌尖还红,但整体仍以寒证为主。当前主要症状:嗓子干、哑,说不出话。

这一次,我让师父亲自调方:他把原方的桔梗、炒苦杏仁去掉,加上法半夏12克,炒葶苈子18克,炒莱菔子20克。

同时,师父建议:每天要多喝酸辣汤

注意:这里暗藏了本病例最大的绝招。

知道这次是我师父调的方,我妈非常听话,不但按时喝药,还几乎顿顿喝酸辣汤,虽然她完全不理解“一个‘上火’的人,为啥要喝酸辣汤?”

但是吃完药,喝完酸辣汤,她发现鼻子透气了,身上出汗了,嗓子不难受了。晚上,她又泡泡脚,美美睡了一觉。

第二天,她头也不懵了,耳朵也能听清了,嗓子也不难受了,说“好了一大半”。

等第二付药刚吃完,我妈惊喜地打电话:彻底好了!

一个小感冒,为什么能多次判断失误、多次用错药?为什么吃完4付中药,就能扭转乾坤?

今天,我试着给大家分析一下。

学中医路上,要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区分寒热。

以我妈这个感冒为例,显而易见是受寒了,但还同时出现舌质红,嗓子干、发紧、沙哑等一系列类似“上火”的症状。

正因为这些干扰因素,我妈自己,包括县里的医生,都误认为这是“热”,要用清热解毒的药物。

结果一顿猛操作证明:他们判断错了,这并不是“热”,并不是“上火”,而是肺受寒带来的连锁反应。

肺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叫“宣发肃降”

你可以想象眼前有个喷泉。宣发,就是水一跃而起到达顶点;肃降,就是到达顶点的喷泉往四周落下,就像下了一场雨一样。

肺呢,如果一切正常,会将气血、津液输布至全身,但如果受寒了,无力气化,无力布散津液,那么,就有可能出现我妈这样的症状:嗓子因津不上承,咽喉局部缺少津液,从而发干、发紧,甚至沙哑、说不出话。

面对这种情况,有两个办法可选:

二,用辛温药散寒,解决最根本的肺部受寒问题。

但是,养阴生津的药物只要用上,就容易使入侵的“寒邪”内陷其中,很难彻底赶出去。

所以,我第一次开药,直接用了第二种办法:调理脾胃,辛温解表,同时疏通肃降的道路——虽然很快止住了流清水鼻涕,但嗓子干、紧的症状愈发明显。

师父给我“改作业”时,除了继续辛温解表,还用了“喝酸辣汤”这个简便有效的办法。

二是此次肺部受寒,无力气化,无力驱邪外出。

所以,他反复交代“喝酸辣汤”,辣能发汗散寒,酸能生津,能补充津液,具体参考“望梅止渴”的典故——这一招,就相当于让她同时喝了中药“桂枝汤”+热米粥,不但辛温发汗,还补充了津液。

对了,你们尝过方剂“桂枝汤”吗?哈哈,也是酸辣汤的味道。

所以,一天喝几顿酸辣汤,喝完不但成功发汗,嗓子也没有因为“辛辣刺激”的食物,出现症状加重的情况。

同时,考虑到她中途吃不对症的西药伤了胃,又加了炒莱菔子,解决中焦积滞的问题;再加上炒葶苈子,不但泻肺行水,还不伤正气。

如此,2付药就彻底解决了问题。

最后,我得出以下结论:

1、 学中医,家人会跟着受益。尤其以前稀里糊涂用偏方、稀里糊涂买成药的事情,几乎不会在我身上发生了。

2、 看病和破案一样,要从众多线索中抓主要矛盾。我妈之前感冒,从不区分风寒、风热,抓住感冒药就吃,稀里糊涂感冒加重。去找医生,竟然也弄混“寒热”,开一些截然相反的药,把原本7天就能自愈的小感冒,硬给拖成20多天病程的“小慢病”……所以,找对医生看对病,是多么朴素的真理。

3、 很多“上火”,其实并不是真的“火”,别一觉得不舒服,各种祛火药就用上了,分不清寒热,乱用一气,吃亏的还是自己。

4、 我师父启用“酸辣汤”这一招,妙哉!

5、 把这篇文章转到你的“相亲相爱一家人”群里,我妈犯的一系列错误,别再重演了。

注:文章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