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冠状病毒肺炎发热和普通感冒及肿瘤患者的发热呢?
如何区分冠状病毒肺炎发热和普通感冒及肿瘤患者的发热呢?
临床上以口腔温度为标准,可将发热分为4度: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
主要区分为:
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就体温来说可以不发热,也可以是低热、中等度热或高热;可以早期不发热,中后期再出现体温升高;多数病例会持续高热72小时以上,普通抗炎药物治疗无效。
2、普通感冒的发热一般48~72小时以后可以自行恢复正常,用退烧药后病情明显好转。
3、肿瘤患者在化疗过程中,或者化疗间期出现的发热,要警惕因骨髓抑制即白细胞总数减少而引起的发热。骨髓抑制常常出现在化疗结束的7~14天,如果化疗间期出现了发热,建议去查一下血常规并咨询主管医生看是否需要进一步处理。另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发热:癌性发热,可能出现在肿瘤患者的身上。特征为每日低热,体温一般为37.5~38℃,并不会出现周身发冷的情况,癌性发热通常是持续性的,一般要持续两周以上的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