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烧、感冒、鼻炎、咳嗽,儿科大夫教你预防治疗宝典

文 / 答摩健康
2019-09-18 18:08
"

本期分享几个小儿常见病及相应治疗思路,让家长能够及时发现生病苗头并能从容应对。


小孩子的一些常见病无非几种,发热、感冒、鼻炎、咳嗽……这些病证其实大家都可以在刚开始发病的时候及时处理,一些简单的治疗方案就可以帮助小孩子排出病邪。

而一些相对复杂的,则需要大家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这并不代表我们处理不了,而是我们应该了解发病的原因,或者一些常见的后遗症等,及时做出比较恰当的判断,例如及时找中医师,或及时去医院等。


孩子发烧、感冒、鼻炎、咳嗽,儿科大夫教你预防治疗宝典

常见病——发热

孩子发烧、感冒、鼻炎、咳嗽,儿科大夫教你预防治疗宝典

发热也就是发烧。现在很多家长一看到自己的小孩子发烧都非常紧张。小孩子只要一发烧,没有辨别到底是何种情况引起的,直接就带去社区或医院或诊所,吃一些退烧药,厉害一点的还打点滴,甚至吃抗生素。

小孩子发烧,从西医的角度来说是有炎症,但是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是有分很多种情况的。


第一种发热——外感发热

发烧伴随一些外感的症状,这种主要是外感发热,主要是由一些病邪侵袭人体,人体想要把这些病邪排出体外而产生的症状。

在中医里认为是有风寒暑湿燥火六种,通常比较多见的是风寒或者风热这两种。


1. 如何区分外感引起的发热是风寒还是风热?

主要是可以通过症状。

风寒发热,一般除了发烧还会伴随打喷嚏、鼻塞、流鼻涕。这种风热感冒也会有,怎么样区分两者,谁是寒谁是热呢?

小朋友风寒的时候,发烧可能与怕冷同时存在,想多穿件衣服或者想盖被子。

另外有鼻涕,一般是透明像水一样的或者白色的。如果小朋友体内有一点郁热,刚开始鼻涕可能会是黄色的,或者早上起来是黄色的,但是他一活动开,运动多了或者跑动了,白天的时候鼻涕又变成透明色的或者白色的,这种就是风寒,不是风热。

如果鼻涕是绿色的,也是属于风寒。很多家长认为鼻涕绿色是热症,其实这是错误的。

风热发热,不管任何时候,鼻涕都是黄色的。风热一般是不会怕冷的,甚至小孩子在发烧的时候还会很热,想要吹风扇或者吹空调。


2.一般区分开之后要怎么治疗?

可以用风寒感冒颗粒或者风热感冒颗粒。


风寒感冒,用风寒感冒颗粒,建议是用生姜三片,红枣三颗,煮水了之后来冲服风寒感冒颗粒,效果会更好一点。

为什么要用生姜红枣水冲服?

因为用生姜红枣水来冲服风寒感冒颗粒,可以在发汗的时候保护好小孩子体内的水分。

比如发烧,本身是体内突然间超过了正常的热度,这个时候会耗掉人体的水分。生姜红枣水可以补充水分,也可以通过喝红糖水来补充。

现在很多家长,小孩子一发烧,没有分情况就给吃布洛芬或者美林这些退烧药。小孩子出一通汗之后,体质比较强悍的并没有伤到体内的水分,烧就退了。但是有些小朋友体质比较弱,会伤到了自己体内的水分,导致病邪、邪气并没有完全排出去,这个时候就会变成反复的发热。


风热感冒,用的是风热感冒颗粒,另外还要再加保和丸。

为什么?因为风热感冒在中医里面,它属于温病的一种。温病通常是人体里面摄入了过多的营养成分,逐渐堆积起来,但是还没有达到积食的程度,这个时候就会产生多余的热,这时刚好感受外在的病邪,所以才会引起温病。

通过吃保和丸,可以达到健脾胃消食的作用,把肠胃的一些积食清掉;通过风热感冒颗粒把外感的风热病邪驱逐出去。


第二种发热——积食引起的发热

积食引起的发热,很多家长都忽视了。要怎么去判断?


判断方法有三:

❶ 看小朋友的饮食

小朋友在发烧之前有没有吃了很多煎炸食品,或者一下子胃口大增。

❷ 观察小朋友的大便

一般积食的小朋友,他的大便是比较难拉的,有时候可能两三天结一次,都是比较硬的,比较严重的甚至会变成黑色的大便。

如果还是保持一天一次大便,可以看一下排的大便里面有没有夹杂一些不消化的食物,或者会不会比较黏,会不会老是擦不干净。

❸看小朋友的舌苔

一般积食比较厉害的小朋友,舌苔都是比较厚的,而且当化热比较重的时候还会变黄。

❹ 闻下小朋友有没有口气

一般有口气,有时候单纯留口气,但是没有便秘,或者出现大便夹有不消化的食物,这个时候已经是积食的初期。如果遇到这种发热,一般单纯用保和丸就可以了,或者可以保和丸加小柴胡颗粒。

有些家长不想用西药的,直接用一些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其实不建议随便用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的适应证是风寒外感风寒引起的那种发热。如果小朋友的发热是积食引起的,用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反而会延误病情,还会导致小朋友反复发烧。


小朋友反复发烧主要有两种情况:

①吃了布洛芬或美林等退烧药

②积食发热。

为什么呢?

因为退烧药只是通过排汗的方式散热,并没有彻底去掉病邪,病邪留恋,因此容易反复发烧。

而肠胃积热引起的发烧,里面的积食或者宿便没有去掉,又会慢慢产生热,引起反复发烧。而且一般这种发烧,通常会发生在晚上或者傍晚的时候。


第三种发热——中暑引起的发热

小朋友夏天到外面大太阳下玩,出很多汗,又没有及时补充水分,这个时候就会引起发热,但是这种发热小朋友一般会出很多汗,边出汗边发热。同时小朋友又非常想喝水,这种发热就是缺水引起的发热。

这种时候用退烧药或者用布洛芬之类,汗排得更多,小朋友更加缺水,可能会导致发热加重。这时一般可以用藿香正气水比较合适。


第四种发热——无任何不适的发热

对于一些年龄比较小的小朋友,有时候会有发烧,但是没有其他负担任何症状,没有打喷嚏、鼻塞、流鼻涕,没有出现大便不好,没有出现中暑的情况,这种发烧,这个时候要考虑一下小朋友是不是在长牙齿。

如果他刚好处在生长代谢比较旺盛的时期,基本可以把它归类为「变蒸发热」。


这个时候我们只需要观察,千万不要乱用药。有时候小朋友可能就是体内的代谢能量太多,通过皮表散布出去,一下子温度会蹭上来,一下子烧到38.5℃或者39℃,但这个时候一定要观察小朋友的精神状况。

如果精神状况是比较好的,他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大便、睡眠这些都挺好,这个时候再观察一下有没有长牙齿,或者是不是处于生长期,如果是,这个时候千万不能乱吃药,包括前面提到的那几种中成药,还有退烧药,这个时候只需要给小朋友喝水或者红糖水,保持体内充足的水分就行了。


因为小孩子生长发育,代谢产生热是正常的,如果乱吃药,或者乱服用一些退烧药,可能会把生理的代谢机能损害,导致以后体质会变得比较差,人容易生病。

如果家长细心地观察,会发现如果小朋友是属于变蒸发热,也就是生长热。当热过去之后,会发现小朋友体重增加或者身高长高了,或者一下子体质变得比以前强壮很多。


孩子发烧、感冒、鼻炎、咳嗽,儿科大夫教你预防治疗宝典


孩子发烧、感冒、鼻炎、咳嗽,儿科大夫教你预防治疗宝典

常见病——感冒

孩子发烧、感冒、鼻炎、咳嗽,儿科大夫教你预防治疗宝典

感冒虽然看似普通,但是很多时候容易被家长忽略。清朝的一本内科杂病专著《七松岩集》里面说:「凡感冒之病,以为轻浅,忽略不治,又兼饮食不节,荤酒不戒,以致轻病变重……」

为什么要专门提及一下感冒?因为感冒其实是很多疑难杂病的初期。

怎么说呢?临床上有时候治疗一些疑难杂病,包括癌症,治到最后,一场感冒就是转折点。如果治好了,病也就好了。如果感冒没治好,病情反而会加重,或者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很多人觉得得了感冒是很轻的病,觉得随便吃点感冒药就不管它了。而且很多吃的还是西药的感冒药。

吃过西药感冒药的朋友,应该会有感觉,感冒症状虽然减轻了,可能不鼻塞,不打喷嚏,不流鼻涕,但是可能会出现嗜睡或者疲乏的感觉,其实这是病邪入里的表现。


在《伤寒论》里面对少阴病的描述:「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这里「但欲寐」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嗜睡、疲乏的意思。

这本书还说到「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感冒在最开始的时候,我们称之为太阳病。

太阳病也分很多种,就像感冒也分风寒风热或者其他的类型。太阳病,他想强调的就是这时候病在皮表, 在浅层的意思。少阴病,就是说病已经入里了。

阳主表,阴主里。由太阳病变成少阴病,表示已经入里、加重了。所以当随便吃一些感冒药,药不对症,导致病邪没有去除,反而削弱了人体的正气。有句话叫做「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形容的就是这种。

并且入里的时候,可能外在的一些表征、表现得比较轻微,但是人的体能或者体质就会不断的下降。


这个时候就不能以为自己好了,当你不管这个情况,到后面可能会因为学习、工作劳累或者熬夜,或者其他一些不良的生活作息,导致气血不断地变差,这个时候在表的病邪已经是潜藏在体内,只不过等你身体变得虚弱的时候才会发病。

那么感冒一般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

在上文发热篇我们已经讲过,风寒感冒可以用风寒感冒颗粒,风热感冒可以用风热感冒颗粒,如果是暑湿的,可以用藿香正气水。

鼻炎、咳嗽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