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现在中医师没几个会治感冒的
“普通感冒”,应该是中医临床最常见病症之一,诊治“普通感冒”应当是每个中医师的基本功,但说一句得罪人的大实话,可以说,现代中医师中不能正确辨治“普通感冒”的人不少,这的确令人难以接受,但却是不争的事实!
感冒的治疗,是以《内经》“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为主要原则的;辛温解表是晋唐以前中医治疗外感表证的主要方法。
金元时代,刘河间倡导辛凉甘寒解表,为外感表证的诊治开辟了新的门径。其弟子张子和“伤寒宗仲景,热病从河间”,辛热辛凉并行不悖。时至明清,温病学从伤寒学中分化出来,自成独立体系,新感用辛凉,伏邪以苦寒,渐成共识。晚清以降,随着温病学说的普及,偏爱辛凉而畏怕辛温的见解渐渐成为社会时尚。
为了纠正时弊,伤寒学派医家矫枉过正地否定了温病学说,如陆九芝认为太阳病唯有表寒证,所谓的“表热证”其实就是阳明病。陆渊雷继承了陆九芝的观点,他在一篇《伤寒之外没有温热》的论文中说:“仆自从师实习以来,遇所谓温病者,未尝一用银翘、桑菊,亦未尝一遇逆传心包之症,有之则银翘、桑菊之坏病耳。是知逆传心包,正是辛凉轻剂所造成,时师投辛凉轻剂时,必豫言其逆传心包,既而果然,则病家以为神,医家亦自以为神。”(《陆氏论医案·第三卷》陆渊雷医室发行1933年8月版)。虽然言之凿凿,但是言过其实,有失偏颇。
感冒初起应治以辛温解表法,不仅仅属于伤寒学说,温病学说经典之一的《温病条辨》也是以辛温解表的桂枝汤为开篇第一方的。其第四条曰:“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对此吴鞠通进一步解释道:“伤寒之恶寒,太阳属寒水而主表,故恶风寒;温病之恶寒,肺合皮毛而亦主表,故亦恶风寒也。”
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中,也有大量使用辛温解表法的医案。这充分说明对外感病的认识,虽然可以有伤寒学说与温病学说的不同角度,但尊重临床的客观现实则是一致的。
总之,对于感冒,我们应该有一个全面、整体的认识。事实一再表明,无论是感受时邪中的哪一种邪气,其初期的表现几乎是一样的,都有恶风寒之表证,都应该使用辛温解表之法治疗。
只有等其入里化热之后,才可以酌情选用辛凉解表法。所以日本各派汉方家,如大冢敬节、矢数道明、清水藤太郎、藤平健、龙野一雄等都认为葛根汤、桂枝汤是普通感冒初期的首选方,也是所有急性传染性、急性感染性前躯期的首选方,甚至把葛根汤列为普通感冒初期的家庭用药。
陆渊雷言之凿凿:“仆自从师实习以来,遇所谓温病者,未尝一用银翘、桑菊,亦未尝一遇逆传心包之症,有之则银翘、桑菊之坏病耳。是知逆传心包,正是辛凉轻剂所造成,时师投辛凉轻剂时,必豫言其逆传心包,既而果然,则病家以为神,医家亦自以为神。”
本文摘自《娄绍昆经方医案医话》
《娄绍昆经方医案医话》中的医案部分为家父亲身诊治的验案,属于临床实录式案例,是娄先生运用四诊,特别是腹诊,采用经方方证对应的内治法与针灸等外治法相结合,诊疗各种疑难杂症的真实记录;医话部分和《娄绍昆讲经方》则是娄先生一辈子研读《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所思、所想、所得,以及实践、应用经方的思考、感悟,从中不仅可以概览娄先生 40 多年来的临床诊疗体系和经验,以及经方学术思想、观点,还可以折射出目前中国中医界所存在的问题、弊端。
本书目录
第一部分经方医案 001
柴胡桂枝汤治肠伤寒(太阳少阳并病)案 002
桂枝汤合肾气丸治慢性荨麻疹伴习惯性感冒案 006
小青龙加石膏汤治过敏性鼻炎案 008
麻黄汤加茯苓治胸闷案 010
木防己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治咳喘胸闷案 013
柴胡桂枝汤合小陷胸汤治肺结核案 018
大柴胡汤证合木防己汤证治脑梗塞案 021
桂枝汤加附子、白术、茯苓治中风后遗症案 023
香苏饮治慢性胃炎案 027
大柴胡汤合三黄泻心汤治胃病案 028
桂枝新加汤治萎缩性胃炎伴中度肠上皮化生 (太阳太阴合病)案 030
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苓桂术甘汤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少阳病)案 032
栀子豉汤合半夏厚朴汤、小柴胡汤治中度萎缩性胃炎 (阳明少阳合病)案 034
黄芪建中汤加味治萎缩性胃炎伴复合性溃疡(太阴病)案 036
黄连阿胶汤合麦门冬汤治浅表萎缩性胃炎伴中度肠上皮化生 (少阴病)案 038
吴茱萸汤合理中汤治中度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增生 (厥阴太阴合病)案 040
黄芪建中汤合肾气丸治萎缩性胃炎(脾肾阳虚)案 043
旋覆花汤治胃手术后倾倒综合征案 045
大建中汤治腹痛案 047
肾气丸治慢性结肠炎(肾阳虚)案 049
附子理中汤合苓桂术甘汤治慢性肠炎案(针药并用) 051
半夏泻心汤治胃肠炎案 055
保和丸治小儿久咳案 057
桂枝加附子汤治脚尖发冷随即腹部不适而腹泻案 058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盗汗、遗精、多梦案 060
大黄附子汤合芍药甘草汤治输尿管结石(痰瘀互结)案 062
肾气丸治脊髓性膀胱尿潴留(肾阳虚)案 063
小陷胸汤合葛根汤加芍药治腰痛畏寒案 065
葛根汤治面瘫案 067
麻黄汤治三叉神经痛案 068
桂枝加附子汤治三叉神经痛案 069
桂枝加附子汤治全身关节疼痛案 071
五苓散合真武汤加减治癫痫(痰蒙心窍)案 073
半夏泻心汤加味治肥胖病(痰湿壅滞)案 075
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加减化裁治乳腺囊性增生病 (乳癖痰核)案 077
桂枝汤加附子白术治滑膜炎案 079
大青龙汤合桃核承气汤加味治左髋关节化脓性关节炎 (太阳阳明合病)案 081
肾气丸加味治老年性前列腺肥大症(命门火衰)案 083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急性睾丸炎案 084
泻心汤合苓桂枣甘汤治肛瘘术后肛旁肿痛流脓案 086
桂枝加黄芪汤治黄水疮案 089
桂枝汤治小腿烫伤皮肤溃烂,疼痛不已案 091
桂枝二越婢一汤治荨麻疹反复发作案 094
小陷胸加大黄汤治带状疱疹案 096
桂枝新加汤与五苓散加味治腰椎间盘突出症(太阳病)案 098
柴胡桂枝汤合肾着汤加味治腰椎间盘突出症 (少阳太阳合病)案 100
桂枝加黄芪汤合五苓散治腰椎间盘突出症(太阴病)案 102
麻黄附子甘草汤合附子汤治腰椎间盘突出症(少阴病)案 104
吴茱萸汤、当归四逆汤、附子汤合方治腰椎间盘突出症 (厥阴少阴合病)案 106
金匮肾气丸治骨质疏松症(肾阳虚衰)案 109
当归四逆汤治子宫下垂案 111
葛根黄连黄芩汤合桂枝茯苓丸治人流后继发不孕案 113
桂枝汤治月经先期伴不孕症(太阳病)案 117
甘草泻心汤治经期下利兼不孕症(少阳病)案 119
桃核承气汤合大黄附子汤治原发性痛经并不孕症 (太阳、阳明合病)案 121
猪苓汤治经前紧张症伴不孕症(阳明病)案 123
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治月经后期兼不孕症 (少阳太阴同病)案 125
大剂真武汤治带下病兼不孕症(少阴病)案 127
温经汤治闭经、不孕症(厥阴病)案 129
肾气丸治月经稀发伴不孕症(肾阳不足,寒凝冲任)案 131
肾气丸合知柏地黄丸治更年期综合征(肾精、肾阳不足)案 133 葛根汤加半夏汤治小儿乙脑案 135
葛根汤加滑石治小儿外感发热案 136
桂枝加桂汤治婴儿阵发性腹痛案 137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小儿哮喘反复发作案 139
桂枝汤合苓甘姜味辛夏仁汤治小儿多动症(痰浊内阻)案 141
第二部分经方医话 143
什么是经方 144
《伤寒论》是一本怎样的书 145
经方无国界,可以走向世界 146
中医不能识病却能治病 147
“发病学原因”与“原始病因”的混淆 150
《内经》与《伤寒论》在结构上的区别 151
《伤寒论》与《内经》是两个连体婴儿 154
伤寒与温病 155
伤寒与杂病 157
《伤寒论》的篇章排列次序名实不符 158
六经辨证框架下的方证辨证 159
少阳阳明并病 161
太阳与少阴病的并病 164
少阴病三急下证乃《内经》热论家言 166
太阳表证的辨别很重要 168
辨别表证不容易 173
太阳表证表现复杂举例 175
太阳表证辨别不易的原因 177
诊治普通感冒是中医临床第一课 180
外证不等于表证 182
审症求因是方证辨证中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 184
理法和方证是辨证论治的一个过程的两个阶段 187
中西医研究对象的区别 189
感性的具体和思维的具体——经验的方和方证 190
中医的病因学说对中医辨证的消极影响 192
方证辨证的一点体悟 194
方证辨证与《伤寒论》的“去《内经》化” 196
读刘渡舟治疗“产后下利崔氏案”所引发的思考 203
观念就是疗效 205
抓主症腹诊很重要 206
小议方证对应 209
方证对应是最贴近病证的辨证方法 210
漫谈腹证 212
怎样辨是三阳病或三阴病 215
合并病治疗次序有先后 217
合病与并病 218
解读《伤寒论》第 106 条 229
《伤寒论》“无桂不成方” 231
桂枝汤不仅是一个解表的方剂 233
桂枝汤“为仲景群方之魁” 234
四个角度解读桂枝汤 236
体弱外感发热首选麻黄附子细辛汤 240
苓桂术甘汤治“水毒证” 241
李东垣是张仲景的好学生 243
小心乌头、附子中毒 244
药证、方证随想 245
春雨江南读《早春随想》 246
知其然——方证辨证的追求方向 248
读《岳美中医话集·述学》 249
陆渊雷晚年境遇的思考 252
读懂《劝读十则》 253
需要不走极端的中医学家 255
现代中医师也需要掌握西医知识 256
中医用药之妙,在乎其人 261
经方抗癌 262
“吾道东矣”又东来 263
推荐阅读书目 265
编后记 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