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怎样诊断和预防牛流行性感冒
牛流行性感冒是由牛流行性感冒病毒引发的一种常见的急性、热性、接触性呼吸道病,对牛的健康会造成很大的影响。牛流行性感冒临床表现为鼻、眼粘膜发炎、呼吸道炎症、咳嗽等,病牛浑身无力、腰部、腿部有关节炎。牛流行性感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会大面积流行,经过及时治疗,一般会痊愈。若存在继发病、其他疾病,则可能引起发病牛死亡。
1 病因牛流行性感冒病毒属于正黏科流感病毒,病毒会凝集牛体内的红细胞。该病毒对外界的抵抗能力较弱,在50℃温度下,数分钟会丧失感染力与传染性,对乙醚、紫外线较为敏感,使用氧化剂与去污剂能够杀灭病毒。
2 诊断2.1 流行特点
该病感染无年龄、性别、品种之分,病牛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康复牛、隐性感染的病牛也会传播病毒。病毒存在于呼吸道黏膜细胞内,会随着呼吸道分泌物分散到空气中。牛流行性感冒的特点是突发性,传播速度较快,病毒毒力较强,3d 内可形成群体患病。该病出现的地方一般为流行与大流行,发病率较高,一旦染病,死亡率也会加剧。存在明显的季节性,集中发生在初春、秋冬季节,在阴冷湿雨天气发病率会增加。
2.2 临床症状
牛流行性感冒的潜伏期较短,最短的几小时,最长为几天。病牛会突然发病,加速同群感染,病牛的体温会上升到42℃。在患病初期,病牛精神不振,鼻镜无汗,饮水量增加,皮肤温度不均匀,流泪现象严重,四肢无力。病牛的站立时间较短,会长期卧地不起。肌肉疼痛,不愿站立,呼吸也会加速,并伴有咳嗽症状。部分病牛会呻吟、磨牙、喘气,食欲减少甚至停止进食。
若病牛未继发其它疾病,一般在1 周左右则会自愈。个别病牛会由急性转化为慢性,并持续表现出咳嗽、消瘦、消化不良等症状。若治疗不及时,延误最佳治疗时间,病牛可能会死亡。奶牛与哺乳期的母牛产奶量下降,犊牛病情较为严重。
2.3 诊断
该病可根据牛临床表现、流行特点,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将病牛血液与鼻腔分泌物送至专门的检查实验室,进行病毒分离与病毒鉴定。
3 预防措施牛流行性感冒临床表现鼻、眼粘膜发炎、呼吸道炎症、咳嗽等,病牛浑身无力、腰部和腿部关节有炎症,预防措施如下:
在初春季节应加强饲养管理,每天清除栏圈内的粪便,换上干燥的垫土。定期使用生石灰水20.0%,漂白粉5.0%,火碱水3.0%,避免疾病蔓延。在冬季为避免牛群拥挤,应加强防寒保暖,确保牛圈内的清洁、通风、干燥,定期驱虫。一旦发现牛患病,则需要及时隔离,灌喂中药,服用1 次/d,连用3d,药方为荆芥45g、紫苏45g、贯众45g,甘草30g,混合煎煮成汤,灌服病牛。也可使用西药治疗,病牛每头服用1g 烷胺,为保障病牛全部吸收,可将烷胺与精饲料搅拌饲喂,使用2 次/d,连用3d。
在流行感冒季节前,养殖户应当及时接种牛流感分离株血清疫苗,更好的预防牛流行性感冒。一旦发病,养殖户应及时隔离病牛,同时要喂一些易于消化的饲料,增加青绿饲料的比重,以使病牛大便通畅。在病牛康复的最初几天,应当合理控制饲料,由少到多逐步增加。在牛流行性感冒治疗期间,每天需对牛圈进行一次消毒,病牛康复后对牛圈、用具、食槽等进行全面消毒,同时应当让牛休息,待身体恢复后再进行外出活动。
4 总结一旦出现牛流行性感冒,养殖户应当及时开展对症治疗,避免继发感染和并发感染的出现,合理调整病牛肠胃,避免病牛卧底不起。西药治疗要遵循镇痛解热、预防继发性感染出现,减轻病牛症状,缩短病牛病程。若使用中草药治疗,也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