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多喝水是好事,但不注意这2个问题,反而会“拖垮”健康

文 / 阿康健康肝胆科
2018-06-05 20:36

天气燥热多雨,出汗多,一起风就容易引起感冒。头痛、鼻塞、打喷嚏、发烧、咳嗽等感冒症状,常常会影响到我们的工作、生活。每当感冒时,身边总有人建议“感冒时要多喝水才能好的快。”那么,多喝水的做法真的有用吗?

感冒时盲目喝水,反而会导致身体脱水

一般情况下,感冒是由于病毒感染或继发细菌感染引起的,多喝水能间接起到排走体内毒素的作用。可是,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在分析了半个世纪以来患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对水分吸收的数据情况后得出,不少病例在饮用过量纯水后,不仅没有加速康复,还引起身体其它功能的紊乱。

原因是,感冒时,人体会通过发烧来对抗病毒,这个过程会使体内水分大量流失,同时也会带走钠、钾等电解质成分。这时,如果只是大量补充纯水,会令体内钠、钾等电解质元素被冲淡,当体内钠元素浓度下降超多,人会出现眩晕、乏力和思维混乱等症状。

这时,大脑会自动发出信号,通过尿液、汗液等方式排出体内多余水分以达到体内电解浓度平衡的需要,这就是医学上所谓的“自发性脱水”。

对策:感冒多喝水同时要补充电解质

感冒时身体需要补充有效的水分,在补水同时,还要重视补充足够的电解质,才能帮助缓解感冒症状。

家庭自制电解质水的配方:

当患感冒时,可以按照20克白糖,3.5克盐、2.5克小苏打、1.5克氯化钾、1000毫升温水的比例自制电解质水饮用。如果觉得配方太麻烦,也可以直接饮用瓶装电解质饮料来代替。 感冒患者要保持足够饮水量,但是切忌一次性大量饮用而应间断性饮用,每次喝一杯,大约300毫升的量,然后间隔一段时间后再喝比较好,这样,既能时刻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也不会对肾脏造成负担。

正确选择感冒药

很多人在患感冒后,就拿来抗生素服用,这是非常不正确的。感冒后一般不宜自行服用抗生素。当感觉症状严重或者并发其它症状时,应及时就诊,明确有细菌感染或者有并发症时才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抗生素。

感冒药的主要成分

1)抗过敏药

针对流鼻涕、流眼泪、打喷嚏等症状,可以选用含有抗过敏药的复方感冒药,这类成分包括马来酸氯苯那敏(即扑尔敏)、苯海拉明等。该类药物可引起嗜睡、疲乏等,从事车船驾驶、登高作业或操作精密仪器等工作者慎用。

2)解热镇痛药

针对发烧、咽痛、全身酸痛等症状,可以选用含有解热镇痛药的单方或复方感冒药,这类成分包括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对乙酰氨基酚是其中较为常用的药物,但应注意超量使用可能造成肝损伤甚至肝坏死。

3)减轻鼻粘膜充血药

针对鼻塞、鼻粘膜充血等症状,可以选用含有减轻鼻粘膜充血药的复方感冒药,这类成分主要有盐酸伪麻黄碱。该类药物除口服外,还可直接滴鼻或喷鼻,但一般连续使用不宜超过7天。

4)镇咳药

针对咳嗽症状,可以选用含有镇咳药的复方感冒药,这类成分包括右美沙芬、可待因等。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大脑咳嗽中枢产生镇咳作用。中枢性镇咳药会抑制痰液排出,痰量多的人群慎用。

5)祛痰药

针对痰液多、不易咳出的感冒症状,可以选用含有祛痰药的复方感针对痰液多、不易咳出的感冒症状,可以选用含有祛痰药的复方感冒药,这类成分包括乙酰半胱氨酸、盐酸氨溴索、愈创甘油醚、羧甲司坦等。

市面上销售的很多复方感冒药,无非是上述成分的不同排列组合,有些成分相近甚至相同。因此,在服用感冒药时,要注意合理选用。

预防感冒:吃药不如多做运动

规律和适量的体育锻炼是预防感冒最为有效的方法,通过运动提高免疫力,增强机体自身抗病能力。建议运动频率是每周3至5次,每次运动30至45分钟。

研究发现,每周散步5次、每次45分钟的成年人比不爱散步的人感冒几率降低一半。因为经常运动可刺激免疫细胞活力,增强抗感冒能力。类似的还有快走和慢跑,多到空气清新的野外进行慢跑,是预防感冒的最好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