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感冒,隔姜灸此穴
李可老中医有几十年使病人起死回生的实践经验,他总结出一句名言:生死关头,救阳为急。
由于生活现代化,尤其是空调和冷饮的普及,导致阳虚致病的例子非常多,如头痛,慢性鼻炎,阴暑症,常年难愈的感冒,无故拉肚子,高烧,小孩子们的哮喘病,以及女性痛经、产后病、炎症和男性阳痿、前列腺炎等。
阳虚有很多特征,特别怕冷只是阳气虚弱到一定程度的表现。大多数情况下,许多人阳气被伤害而不自知,反而莫名其妙地被一些常见病困扰。如果因此而频繁接受寒凉的抗生素治疗,则无异于雪上加霜。
我们面临的另外一个困惑,就是良医难求和中药材质量的日益“堕落”。因此,在这样一个时代,艾灸显得特别珍贵!它既是每一个人都能放心使用的药材,同时,也让我们能够真正成为自己的医生。
居家常备艾,老少无疾患。
这句话放到阳气普遍不足的今天来说,真是特别经典。
人的一生,就是阳气慢慢消耗的过程!!感觉睡不醒,早上不想起,起来也没精神;
还有人总觉得心情很沉重,身体更沉重......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因为凡是阴暗潮湿的角落,必定是阳光照不到的地方。可以说这个人身体里的湿邪过重,他已经是阳气不足的状态了,尽管他还没有严重到怕冷。
我曾经有一个女病人,长年旅居国外。她是一个很瘦弱、很优雅的女人,来我这里做督灸之前,因为经常性的感冒,所以经常挂点滴。她在国外看了很多有名的医生,最终的结论,都是说她体质差。药和保健品她都没少吃,可是仍旧不停地感冒。她不是特别怕冷,但是,从她表现出的症状,说明她已经阳虚了。
后来她通过朋友找到我,我给她做了督灸的治疗。以后,每次回国探亲时,就过来做一次督灸,尽管做的次数不多,但是她自己说体质比以前好多了,原来她是天气突然变化就感冒,到了流感季节一定感冒,衣服稍微穿少一点儿第二天就感冒,现在半年才感冒一次。
有一次,她回来的时间比较长,在国内待了70多天,半个多月就来我这儿做一次治疗。我就跟她聊天,她说:我从前体质很好,不是那么容易感冒的人,但是我这个人怕热,不能离了空调,回家第一件事儿,就是先把空调打开,出门坐上车,也先把空调打开。而且她们家卧室里的空调,就安在床尾的墙上,直接对着人吹。
她那次临走的时候一直说谢谢我。其实我能帮助她的非常有限,别说她在国外,就算她住在我们医院边上,我也帮不了太多,她已经把自己周围的环境,都改造成了“冰窖模式”。
所谓“病从口入”,入的不是细菌、病毒,而是寒气。寒气从外面进来,在身体里捣乱,这才是病因。用艾灸的方法,再把它驱赶出去,这个病就好了。
所以,春天和夏天,是治病的关键季节。如果能用艾灸的热力,助升发的阳气一臂之力,每一年都清理一次身体,就更健康一点。没得病的人,补养了阳气,身体就更好;有病的人,沉积的病邪就减少一些,不那么容易复发,甚至可以一点点康复。
有条件的情况下,夏天可以让家里人帮忙做下督灸。
准备生姜切成大概0.2~0.3厘米厚薄,在姜片上用针戳几个小孔,把姜片从大椎的位置排到腰俞。然后取3~5支艾条,一齐点燃,从上到下游走。这个也可以视情况而定,如果买来的艾条比较粗,就少放一些,细呢,就多放一些。捆绑的越多,热力就越强。包括艾条与皮肤的距离,需要我们自己靠感觉来控制,以不烫伤,不起泡为前提。
这种保健灸,一周或半个月做一次是没问题的,对寒证和虚证的疗效尤其显著。
如果觉得灸督脉“工程”比较大,也可以针对脊柱上的穴位,单穴或配穴灸。比方说单灸风门穴。
很多人在流行性感冒横行的时候,选择打疫苗,吃板蓝根。而我建议大家隔姜灸风门穴。
风门在背上,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穴位。太阳经,如果用六经辨证的理论,就是人体的第一道门户,是外邪冲进身体要跨过的第一个屏障。而所谓风门,自然是指挡风的门户。常常灸这个穴,属于升级了风门的功能,让它更好地把守门户。每天灸1次,每次5~10分钟,连灸10天,感冒自然不敢靠近了。
如果刚有一点儿感冒,流清鼻涕了,这时候,身体的阳气,正跟欲“攻门”的邪气战斗,赶紧灸一灸风门,助它一臂之力,一鼓作气把风邪赶出去,这次的感冒,就算成功躲过去了。
灸风门后,一定要注意封穴,然后用衣服盖住,切不可受了风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