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培训进校园,真的重要吗?
急救是指在等待专业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对受伤或突发疾病的人给予即时和初步的帮助,以防止病情恶化。在最糟糕的情况下,急救可能是挽救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国每年有54万人发生心脏骤停,但急救普及率不足1%,导致能够被抢救过来的人少之又少。当有人发生心脏骤停时,实施心肺复苏术越晚,抢救成功率就越低,且呈直线下降。1分钟内抢救成功率大于90%;4分钟内抢救成功率降至60%,之后脑细胞就会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10分钟内成功率几乎为0%。正是这个原因,在抢救心脏骤停患者时才有了“黄金4分钟”的说法。
校园是未成年人最集中的地方,他们活泼好动,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常常不能正确预见行为的后果,容易受到意外伤害。同时,由于他们的自我防范能力较差,也让他们容易成为被伤害的对象。一些意外事件的发生也说明,校园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确实存在一定不足,这与校园存在设备老化和缺乏应急救护培训息息相关。因此,增强校园里的救护力量势在必行。
但很多救护技能最需要的是快速、准确和自信。而这些能力的获得,依靠的是长期有效的专业培训。由于这些技能不经常被用到、重复性差,因此即便接受培训也容易忘记,这就需要培训具有系统性和持续性,让这些技能成为每个人的本能。所以,校园急救培训必须频繁,重复让校园里的学生老师、教职工学习,才有可能真的做好。
早在去年10月份国家教育局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为校园急救建设设点铺路,旨在让急救教育真正走进校园,而不是止于口头宣传,让校园里的孩子们、教职员工们真正受益。
打开网络,校园学生猝死、受伤害得不到及时救治的案例也有不少。
在校园猝死案例中,我们会发现,大部分校园心脏骤停发生的时候,采用的处理方式多是以下:1.等候校医或是救护车的到来;2.急忙送学校医务室或是医院;3.校医进行心肺复苏,但绝大部分没有AED设备;4.现场有学生或老师进行心肺复苏,但操作不规范。
从以上采用的处理方式我们可以看出,学校在应对突发心脏骤停事件时,现场的急救处理还有很多待改善的地方,如果我们能将现场急救做的更好,当发生心脏骤停时,存活的几率就会更大,这些悲剧也许就可以避免。当然,有些学校配置了AED设备,在危机时刻派上了用场,成功挽救生命!
学校作为一个组织性较强的地方,在开展救护培训方面有很好的先天优势。因为救护很多时候是一种集体行动,体现的是分工合作和相互支持的精神。从这个方面来讲,在学校里开展救护培训,也是对学生进行奉献精神和团结意识的教育。通过集体组织、加强训练,不断重复和体会相关知识与技能,让这种技能真正融入学生的本能之中。当然,做好校园救护培训工作,还应有相应的救护设备,如AED等。生命无小事,救护是关键,让救护培训走进校园,客观而言是保障生命健康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