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吃的白米饭,其实是“最差的主食”?是时候说清楚了
米饭竟然一一满足“垃圾食品”的标准?
白米饭是最具中国特色的食物,几千年来,它养活了无数中华儿女,在中国,65%的人都以米饭为主食。然而竟然有人把米饭称为最差主食,没营养,满足垃圾食品的标准,尤其是血糖高容易糖尿病,这是真的吗?
一、中国人爱吃的白米饭,是最差主食?
2020年,世界粮食计划署发布的《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指出全世界每天有8.21亿人在挨饿,其中1.35亿人正走向饥饿的边缘。饥荒至今仍然是世界性难题,但是中国主要谷物自给率超过95%,早已跳出了吃不饱的困境,其中白米饭功不可没。
米饭作为碳水化合物,它所含有的多糖是淀粉,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说白米饭完全没有营养也是不科学的,大连市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王兴国表示,米饭内约含有8%的蛋白质,每日摄入300g大米,人体可获得24g蛋白质。
这个数值的蛋白质大约是成年人每日推荐的三分之一,虽然比不上肉蛋奶内的蛋白质含量,但是大米内的蛋白质和其他来源的蛋白质混合后,可增加身体对于蛋白质的吸收率。此外,大米内还含有维生素B、矿物质以及膳食纤维等,这些物质同样对健康有益。
这时候有人要说了,吃米饭造成血糖升高是不争的事实吧?吃大米肯定是引起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这个说法有点过于武断,白米饭的确会影响血糖,但是却不是引起糖尿病发生的原因。糖尿病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包括遗传、饮食、生活方式等,不能完全将这个“黑锅”扣在白米饭身上。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在持续攀升,和我们同样吃白米饭的日本,发病率却比我们低,这到底是为什么?
二、同样吃白米饭,为啥日本人糖尿病发病率比中国低?
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发布的《2021IDF全球糖尿病地图(第10版)》显示2021年中国20~79岁糖尿病比较患病率为10.6%,而日本相对较低为6.6%,即使是未来预测的发病率也比中国低。为什么日本人糖尿病发病率比中国低?
1、饮食习惯不同
“趁热吃”是我国的饮食习惯之一,米饭内的淀粉在热的时候糊化程度更深,且更容易分解成葡萄糖,被人体吸收利用,导致血糖升高。
而日本人则更喜欢吃放凉的米饭,米饭在放凉之后,其内里含有的淀粉颗粒会凝结成晶体,不容易分解,也能抵抗淀粉酶的分解。再加上,日本人每餐都吃碳水,但是每餐的摄入量却非常少,蔬菜在一餐饭中的占比更高一些。
2、日本人肥胖率低于中国
日本成年人的肥胖率只有3.7%,而我国成年人的肥胖率达到了7%。肥胖是诱发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肥胖人群中腹部肥胖型的占多数。这类人群多数会有高血脂、游离脂肪酸增高等症状,在这种情况下,体内各类细胞都会出现功能性损伤,胰岛细胞受到的影响会更大一些,会导致胰岛细胞出现分泌缺陷。
当胰岛细胞无法正常发挥功能分泌胰岛素时,身体因无法获得充足的胰岛素降解血糖,会不断刺激胰岛细胞“超负荷”工作。长期这样下去,胰岛细胞会因为“过劳”而不堪重负,产生功能性损伤,导致血糖升高,诱发糖尿病。
3、能站着就不坐着
和我国年轻人“能坐着绝对不站着、能躺着绝不坐着”的习惯不同,日本人虽不喜欢专门运动,但是日常却基本上是“能站着绝不坐着、能走就不站着”。
再加上日本人多数的生活设施比较集中,日常多会选择步行、骑自行车出门,在生活中无形就得到了很多的锻炼。体内热量得到了消耗,血糖控制自然也会更理想一些。
日本人糖尿病发病率相对中国低,和日常的生活习惯之间离不开关系,米饭并不是导致糖尿病的真凶。在生活中,我们大可不必将米饭拉进“黑名单”,真正需要警惕的是这几类米饭,劝你尽量少吃。
三、哪些米饭才真的要少吃?
1、剩饭
一般建议米饭当天吃完,隔天的剩饭在加热后会变得更加软烂,容易被身体所消化吸收完后,易导致餐后血糖飙升。
2、炒饭
在炒饭时需要添加油等调料,在无形中就增加了能量的摄入,并且非常容易吃多。另外,米饭内加盐会加速消化淀粉含量增加,会让米饭的消化速度加快。
3、煮得太软的饭
这类米饭在进入体内后很容易被身体吸收利用,会导致餐后血糖出现明显增高。
4、过于精制的饭
建议日常主食最好添加燕麦、荞麦、红豆等粗粮,粗粮占比最好达到三分之一。这样做可以弥补精细米饭内维生素B、膳食纤维以及矿物质等元素不足的情况。
白米饭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它并没有传闻中的那么差。在适量吃、吃对的前提下,对于我们的健康而言并不会带来风险,还会带来不少益处。#健康明星计划##健康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