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尽,春已归:三忌三宜三秘诀,健康整个春天!
今天是2022年3月3日,农历二月初一,九九尽的日子。
古人有云:“九九尽,春已归。”
从冬至开始,人们都会把每九天称作一九,待到九九八十一天后,春天就会如约而至。
今日正是九九尽,这意味着漫长的寒冬终于过去,温暖明媚的春天已经来临。
可此时,气候多变,气温升高,病菌迅速滋生,人体最容易受外邪侵袭。
所以,一定要注意养生,牢记三忌三宜三秘诀,全家这样做,健康整个春天!
三忌
1、大汗
《内经》有云:“阳加于阴谓之汗。”
出汗,需要阳气和阴液的共同作用,也就是内热而汗出。
春季如果大量出汗,就会透支体内的阳气,损伤人体。
更有甚者,还会让湿寒气和外邪顺着扩张的毛孔进入体内,引发生病感冒。
所以,一则要避免身体大量出汗,二是要在身体出汗后及时擦干,换上干爽的衣服,避免受凉。
2、大怒
《素问》有云:“怒伤肝。”
春天肝阳亢盛,如果情绪暴躁或是起伏过大,很容易伤到肝脏,出现气滞血瘀的情况。
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春季调理身体的最好方式,就是疏肝理气,不生气、不动怒。
当坏情绪出现的时候,我们可以出门郊游远足,领略大好春光,排出胸中的怒气郁气。
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好心态,自然身康体健,越活越年轻。
3、大补
《黄帝内经》中写道:“春三月,此谓发陈。”
春季是阳气生发的季节,人们更应该注意饮食调养,以防病治病。
开春人的脾胃较弱,如果过度进补,会导致脾胃失衡,增加身体的负担,适得其反。
所以此时宜平补,以补益元气为主,切忌大鱼大肉、大辛大热,要多吃蔬菜,减少温热肉类,并注意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三宜
1、宜养肝护肝
明代医学大家张景岳说:“春应肝而养生。”
因为春属木,肝也属木,两者相应相合,养肝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饮食上,要“省酸增甘”,少吃酸味食物,多吃味甜的食物,如山药、茯苓、春笋等。
起居上,适宜早睡早起,中医认为“人卧则血归肝”,规律作息,睡眠充足,是养肝血的最佳方式。
情绪上,肝喜调达,平时不可轻易动怒,要心安神定,保持身心愉快。
2、宜润肺清热
中医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
春天温燥而多风,会让人阴津耗损,出现上火、嘴唇干裂、咽喉肿痛等症状。
不仅如此,春燥首先会损害我们的肺部健康,所以春养肝的同时一定不能忽略润肺。
早上8点左右,肺脏功能最强,所以可以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太极拳、慢跑等,提高通气量,增强肺泡弹性。
晚上睡觉时,一定不能吹风受凉,可以在床边放个枕头挡一挡,但是不能捂住脸,缺氧对肺部健康极为不利。
平时可以多吃些梨子、枇杷、银耳、萝卜、藕等食材,既能养肺润肺,还能清热去火。
3、宜除湿消肿
《黄帝内经》有言:“湿气大来,土之胜也,寒水受邪,肾病生焉。”
春天雨量增多,空气变得潮湿起来,如果体内湿气过重,会损伤肾脏。
有的人还会出现四肢无力、食欲不振和头晕目眩等症状,有“重浊”和“黏腻”的感觉。
所以,我们平时要多吃些红豆薏仁水、茯苓粥、菌菇汤、陈皮普洱茶等食物,来帮助利水渗湿、新陈代谢。
除此之外,运动也有助于身体除湿消肿,晨练、跑步、跳绳都可,以微微出汗为宜。
三秘诀
1、吃春芽
民间有句谚语:“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
春三月,万物俱生,芽类蔬菜更是丰富鲜嫩。
我们应顺应时令,吃芽促进升发,帮助五脏从冬藏转向春生,还能少生病保健康。
比如香椿,有健脾开胃、清热利湿的功效;豆芽有助于肝气疏通、健脾和胃,还能缓解春燥;春笋美味爽口且营养丰富,可解油腻润肠通便。
还有菠菜、枸杞叶、荠菜、豌豆芽等等,都是大自然的馈赠。
2、勤春捂
俗话说得好:“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春寒料峭,乍暖还寒,温差很大,不要太早换上轻薄的春装。
尤其是早晚两个时间段,要注意添衣保暖,捂好四个部位,抵御风寒。
捂好手腕,守全身血脉;捂好腰眼,保肾脏安康;捂好小腿,一年少疼痛;捂好肚脐,护胎息以延寿。
等待气温相对稳定持续15度以上,就可以不捂了。
3、去春游
《九九消寒图》中写道:“珍重待东风。”
九九尽,东风吹,吹绿了柳树,吹红了桃花。
抬眼望窗外,春意满人间,正是踏青游玩的好时节。
和大自然亲密接触,能有效消除身体的亚健康状态,缓解精神不振、失眠疲惫等症状。
此外,春游还能增加腰腿肌肉的活动,促进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环,对心肺有着特殊的保健作用。
▽
常言道:“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天是一年美好的开端,也是养身防病的绝佳时机。
我们要顺应春季养生之道,好好爱惜身体,健康过春天,平安一整年。
同时,也祝愿每一个不负春光的你:春光明媚身体好,春风依旧无烦恼,春满人间幸福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