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吃药,不能只加不减,要学会做减法!

文 / 健康知识大课堂
2021-12-12 19:14

人老病多,病多了就要求医问药。一些老年人东看一个科、西看一个科;左看一位医生,右看一位专家;再加上左邻右舍的交流,吃的药就逐渐多起来了。

可用药应该有加有减

一些老年人吃药,只能加、不能减,舍不得减。除了必须吃的药,辅药就吃好几种,有时治疗同一种疾病的中成药就要吃上三四种。

最近在门诊遇上一位。

80多岁的老太太,说是诊断了冠心病,可是除了吃他汀、吃阿司匹林,还吃着四种中成药,复方丹参滴丸、心元胶囊、脑心通胶囊,心脑宁胶囊。吃一次药,胶囊就得小10粒。

这些中成药,都是治心血管病的,但里面的药物成分有重复,品种也太多了。而且,中医讲究的“辨证施治”,这几种组方成药,适应证也不完全一致。

复方丹参滴丸:丹参、三七、冰片。作用: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心元胶囊:制何首乌,丹参、地黄等(保密方)。作用滋肾养心,活血化瘀。

脑心通胶囊:黄芪、赤芍、丹参、当归、桃仁、红花、乳香(制)、没药(制)、鸡血藤、牛膝、桂枝、桑枝、地龙、全蝎、水蛭。作用是益气活血,化瘀通络。

心脑宁胶囊:银杏叶、小叶黄杨、丹参、大果木姜子、薤白。作用是活血行气,通络止痛。

所有的药里都有丹参,四种药一起吃,丹参的量就大大地超了。心元胶囊是保密方,有哪些药还不清楚。但四种组方的作用,都有活血化瘀,也是重复了。

中药组方讲究配伍,君、臣、佐、使,药量也要互相匹配。这么多药混在一起,就不知道以什么作用为主了。因为中药组合不同,作用就可以不一样。早先我们医院一位老院长研究微量元素,就发现中药材在不同组方时,释出的成分、微量元素都不一样。这大概也是中药的奥妙之一,不同的组方就有不同的疗效。

可是,治疗同一种疾病,同时吃四种中成药,四个组方,重复的药材、不适合的配伍、超常规的品种药量,药物作用也会起变化。所以,不合适,要减。

要知道,我们所有吃进去的药物,都是要经过身体脏器代谢排泄的。多数药物是在肝脏代谢、肾脏排泄。就算是没有多少毒性,也是增加脏器负担的。

何况“是药三分毒”,中药也不例外,肝损害、肾损害的报告都有。比如何首乌引起的肝损害、关木通等引起的马兜铃酸肾病等,都是典型的中药材药物不良反应。所以说,药物都是双刃剑,可治病,可致病,尤其是老年人。

老年人的脏器功能都是减退的,影响药物作用和代谢。

老年人身体里的水分少了,脂肪组织多了,有些脂溶性的药物就存在身体的脂肪组织里;血里的白蛋白也少了,结合的药物就少了,药物跑出来起作用的就容易增多;肝脏的代谢能力差了、药酶也少了,肾功能不好,药物排泄也会受影响,心肺功能减退,身体里的氧供也会减少,这样合起来,一些药物就容易蓄积中毒。

老年人慢性病多,用药多,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机会就多。

老年人的特点就慢性病多,绝大多数人有2种或以上的慢性病,因而用药也多。再加上身体老化的因素,就更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有研究显示,用5种或5种以上药物,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几率可以达到10%以上。国内调查住院老年患者,发现2/3的病人同时使用7种或更多种药物,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到7.98%。一般成人的肝炎中只有10%是药物性肝损害,而老年人肝炎中40%是药物性肝损害。药物性肾损害也是老年人高发的药物不良反应,而且这些损害都是随年龄增加的。

所以,老年人用药,要学会用减法。该吃的药一定要吃,可吃可不吃的药,尽量不吃。不能只加不减。

老年人用药的原则,安全性第一。要针对主要的临床疾病,选用有强适应证的治疗药物,而不是全面用药。不能啥病都吃药,什么药都吃。

在心血管病的治疗中,中成药目前都属于辅助药。除了少部分中成药做过循证医学研究外,多数都属于经验用药。所以,治疗中适当地选择一种即可。

老年人用药,不能只加不减,要学会用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