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老人,骨骼指标居然和年轻人差不多,4个饮食习惯值得学习

文 / 河北电视台冀时健康
2021-10-18 18:31

导语:我国目前约有9000万骨质疏松患者,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的风险达到了36%左右。这是一种慢性骨骼疾病,虽然发展较慢,但病情严重时也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为了预防骨质疏松,生活调理显得尤为重要。

65岁林奶奶在散步的时候无意中扭到了腰,子女带着她来医院查一查,担心还有别的问题。但是在检查后发现,林奶奶的骨密度达到了0.5,和同龄人相比,骨骼指标非常健康,甚至和年轻人差不多。

而且在观察林奶奶的X光片子的时候,也确实发现骨骼皮质非常厚,这表明骨骼比较健康。同样是来骨科看病的王女士就不同了。

她是一阵子觉得腰酸背痛,总是乏力没劲。原以为只是累着了,谁知道无意中跌了一跤,就很难自己爬起来了。在医院一检查发现,骨密度T值只有-2.3左右,已经可以被诊断为骨质疏松了。

——饮食习惯值得借鉴

喜欢吃豆制品,几乎每天都吃;

坚持每天喝300ml的牛奶;

饮食口味清淡,几乎不吃蚝油、味精、鸡精等额外的调味料;

喜欢吃肉,却比较节制,一周只吃2-3次红肉。

看上去人们或许觉得这些饮食方法很简单啊,我也有做到。但能够坚持做到这4点,并且严格约束自己的人却不多。

首先讲一讲前两个饮食习惯。豆制品和牛奶中都含有丰富的钙质。区别是,前者是植物蛋白,后者是动物蛋白。两者都能对骨骼有较好的影响。而且豆制品中含有较多的雌激素,老年人健康养生也有好处。

她平时比较常吃的就是豆浆,杂豆粗粮饭,丝瓜豆腐汤以及芹菜炒香干等菜。如果你也想保护骨骼,不妨学习一二。

其次是饮食口味淡这个习惯。相信不少中老年人,尤其是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都曾被医生提醒饮食要清淡,少吃油、盐、糖等调味料

对血管而言,脂肪、糖分和盐分过多很可能诱发血脂、血糖和血压波动对健康不利。而对骨骼来说,饮食口味过重也可能加快体内的骨质流失,不利于补钙,更容易让钙质流失。

学会控制清淡的饮食习惯,或许是她骨骼密度能像年轻人一样的小秘诀。而且特别提到了蚝油、味精等调味料是因为这些调味料中也大多含有“隐形盐”。就算你平时有严格的控制食盐摄入,但在饭菜中添加了这些“隐形盐”也可能让骨骼“受伤”。

最值得一提的是有节制的吃肉。相信不少老年人对红肉是深恶痛疾,因为有很多研究表示红肉可能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但我想说的是老年人其实应该吃点红肉。

原因是红肉中含有肌红蛋白。这种物质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还能增加肌肉的耐力,从而强健骨骼。而白肉中几乎没有肌红蛋白,自然无法起到这样的作用。如果你实在担心红肉吃多了伤血管,可以学习林奶奶的做法,每周只吃2-3次,每次大约是50克至100克左右。

如果你能做到这几点,或许到了60岁之后,也能避免骨质疏松,维持骨骼健康。但一定有人很好奇,为什么王女士才40岁左右,就出现了骨质疏松?到底是哪里做错了?

从王女士自身的情况来看,汇总了日常饮食,生活习惯等因素后,发现了2个问题。

第一点,久坐不动,缺乏锻炼

王女士在30岁左右才生孩子,到了34岁左右又生了二胎。两个孩子生完后就总觉得腰酸背痛,浑身没力气。但为了挣钱,避免和社会脱节,她又重新出去工作。找了个文职工作,每天长时间坐着,周末还要带孩子。久坐不动缺乏锻炼让骨骼老化也有所提前,进而加快了骨质疏松的进程。

第二点,经常喝咖啡

为了在工作的时候提神,王女士经常喝咖啡。要知道咖啡很可能加快人体内钙元素的流失,对骨关节有较强的腐蚀性。再加上王女士年纪渐长,咖啡不仅影响了骨骼强度,也抑制了人体内的雌激素分泌,时间一长,也就更容易诱发骨质疏松

同样是女子,65岁的林奶奶虽然年纪大,但骨骼指标和年轻人差不多,虽然不小心扭了一下,但很快就缓过来了。相反,40岁出头的王女士骨密度T值却只有-2.3,查出了骨质疏松,不小心跌了一跤,就要花更多的时间才能愈合,未来或许还要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提高骨密度,保护骨骼。

这两人的差距或许也能提醒大家,保护骨骼从生活中的细微小事入手。学习林奶奶的4个饮食习惯,或许也能让你的骨骼更加健康,预防骨质疏松。中年女性,尤其是50岁以后以及进入围绝经期的女性更应该多留意,保护骨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