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总觉反酸,烧心,反流性食管炎不能疏忽,怎样缓解及预防?
相信有不少朋友,尤其对于肠胃不好的人群而言,自己在食用一些相对难消化,或者大量食用一些荤腥食物后,在消化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反酸,烧心,甚至恶心呕吐的症状。但这些情况往往只会持续比较短的时间,因此很多人并没有引起注意。其实不然,反酸,烧心症状频繁,往往是反流性食管炎的征兆。
什么是反流性食管炎?
了解反流性食管炎之前,我们要先对食管下端的括约肌有所了解。
食管下端的括约肌,是处于食管和胃部交界处3到5厘米之内的高压区。其中构成的压力屏障。会持续地将食管和胃部紧缩,继而达到防止胃酸外溢出食管,刺激食管本身的目的。
而所谓的反流性食管炎,其实就是食管下端的括约肌因为迷走神经异常抑或是内分泌失调,消化系统紊乱等一系列因素,因为压力成倍增加而松弛,继而引起的胃酸反流症状。
因此,严格意义上来说,反流性食管炎其实和胃部,胃酸本身的关系不大,多为食管下端的肌肉松弛紧缩出现了问题。但也正因为如此,想要通过药物或者医疗调节也十分的困难。只能通过降低反流胃酸的浓度,来达到减少食管受刺激程度的目的。
由此可见,就反流性食管炎本身而言,想要通过医学直接治疗相对困难,主要是因为诱发的原因过多,很难进行针对性治疗。而这些诱因往往也是早期反流性食管炎的征兆,需要大家多多警惕。
早期反流性食管炎的诱因有哪些?还请自查,及时治疗
诱因一:过于肥胖
根据2014年《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共识意见》,就胃食管反流这一疾病的预防,明确提出了减肥可以作为其中的一种有效方式。
上文有提到,胃食管反流出现的直接原因,多为食管下端括约肌异常所导致。而肥胖会使得体内脂肪长期压迫胃部和邻近的器官,给予食管下端括约肌更大的压力,自然也更容易出现早期反流性食管炎的隐患。
而根据临床的数据,大约58%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都为肥胖人士,想要通过早期的原因排查反流性食管炎。减肥其实就是第一步。
诱因二:胃酸过多或者过少
胃酸过多,胃部内腔被多余的胃酸充斥,食管下端的括约肌也同样会因此受到压迫受损,胃食管反流的症状也会因此显现。
但有些人可能会惊讶:
“为啥胃酸过少,反而也容易造成胃食管反流?”
要知道,我们的肠胃里存在和我们共生的细菌。一般来说,胃部的细菌偏少,正是因为有了胃酸的存在。细菌无法在胃腔这个部位繁殖。
但相反,如果胃酸分泌过少,胃腔的环境也会显得不是那么恶劣,多余的细菌在胃部繁殖,代谢,产生气体,自然也会对食管下段括约肌压迫,增加胃食管反流,出现反流性食管炎的风险概率。
以上两种,是临床上对于反流性食管炎出现的早期症状的普遍看法,而各位有类似症状的朋友们也要记得自行自查,有必要的话及时前往医院治疗。而日常生活中轻度的反流表现,我们也可以通过采取正确的措施和行为来缓解。
日常生活中,出现胃酸反流应该如何缓解?
方法一:利用重力
这个方法主要适用于比较轻度的胃酸反流现象,比如在胃酸反流,烧心,恶心等症状出现以后,快速的躺在床上,将床头抬高大约10到20cm,在重力的作用下,胃酸更趋向于下行,自然也就能起到减轻食管下端括约肌压力,缓解胃酸刺激的作用。
方法二:学会规制自身饮食
根据临床的数据显示,大多数胃酸反流的症状都出现在夜间。因此想要避免此类情况,睡前一定注意不要吃的太饱,而类似于夜宵这种本身就不太健康的生活方式,也要避免,还有例如戒烟,戒酒等等。
不仅如此,缓解胃食管反流现象,也可以适当吃些降低LES迷走神经压力的食物,例如巧克力,咖啡等,都能起到不错的效果。
方法三:可以借助药物
如果您的胃酸反流现象实在过于严重,并且引起了类似反流性食管炎之类的炎症疾病。有必要通过药物进行治疗,例如法莫替丁,尼扎替丁等H2受体阻滞剂,降低胃酸分泌,提高括约肌灵活度,可以适当缓解胃食管反流的症状情况。如果食管仍然被持续的胃酸所影响,也可以辅以奥美拉挫,艾斯奥美拉挫等服用。但要在医生和药师的医嘱下计划服用。
以上三种方法,希望对于因为频繁烧心,反酸而造成生活困扰的朋友,能够起到一定的帮助。另外,即使是对于没有此类症状的人群,在日常生活中预防胃食管反流,警惕反流性食管炎也很重要。
预防的方法也很简单:例如保持控制自己的身材,减少重油重盐,高脂肪食物摄入。以及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摄入,都是相对有效的预防方法。推荐各位养生爱好者在生活中规划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