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么对心血管好?《美国心脏协会杂志》:植物性摄入风险低52%
心血管病仍是国民的大敌。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1】,2017年心血管病S亡率仍居首位,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且患者数量已达3.3亿人,其中高血压患者有2.45亿人。
据分析,患者数量庞大与多项不健康行为相关,包括吸烟、饮食不合理、身体运动不足、超重和心理健康。而最新一项研究表明,多吃植物性食物能降低心血管病风险。
01 《美国心脏协会杂志》:植物性摄入风险降低52%
8月4日,明尼苏达大学David R. Jacobs Jr博士等人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JAHA)【2】发表论文,研究显示,青年时期开始食用以植物为中心的高质量饮食能降低中年时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研究团队纳入了4946名18-30岁的受试者,分别记录他们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饮酒量、运动量、吸烟状态、血压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等家族病史信息,并统计了受试者日常饮食中46类食物的食用量。
根据食物与心血管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人员将46类食物分为3组: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有益组、无益组和中性组。其中有益组包括豆制品、全谷物、水果、鳄梨、豆类、绿色蔬菜、黄色蔬菜、西红柿等,无益组包括炸土豆、谷物甜点、咸味小吃、糕点、糖果等,中性组包括人造黄油、巧克力、精致谷物、土豆等。
此后32年,研究人员对受试者进行8次随访,并发现新患心血管疾病的有289例,包括心梗、中风、心力衰竭等。其中,相比于有益组食物食用最低的20%人群,有益组食物食用最高的20%人群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52%。
02 源自古代中国的植物性食物,或是日本人的心血管疾病风险低的原因
JAHA的研究揭露了植物性食物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而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在2020年12月发布的《1990-2019年全球心血管疾病负担和危险因素》【3】则统计了各国心血管疾病的年龄标准化S亡率,结果显示,曰本处于风险最低的层次。
曰本人将此归功于一种植物性食物,即纳豆。据《现代班组》杂志刊文【4】,每年7月10日是曰本的纳豆节(日语中7·10与纳豆谐音),东京各大超市及百货商场均会挂上宣传纳豆的标语:“纳豆,血栓克星,纳豆,让你的血管更畅通。”坊间传闻当年美国小布什访问曰本时,首相小泉曾以纳豆作为国礼相赠。
那么,纳豆如何抵抗心血管疾病呢?这源于1980年曰本学者须见洋行博士的一项研究,他在纳豆中发现纳豆激酶,能在短短3个小时内将人工血栓溶解2厘米,速度相当于尿激酶溶解速度的19倍。正因蕴含纳豆激酶,纳豆被称为“血管清道夫”,能够促使纤维蛋白溶解、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度,从而辅助降血脂。
值得一提的是,被曰本人发扬光大的纳豆却来自我国,古书《和汉三才图会》记载中国自秦汉便开始制作纳豆,后来由唐朝鉴真和尚传到日本。古代中医擅长将膳食进行药用,除开纳豆以外,红曲米是另一遗珠。
《中国药典》记载,红曲含有植物洛伐他汀,能减少身体内部胆固醇的合成,相比较医学界目前常用的他汀类药物(服用后有内脏出血的风险),它的安全性更高,降脂温和高效。同时,红曲中含有的多种氨基酸还可以调节免疫功能、抗氧化、降血压,可用于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其他的心脑血管疾病的辅助治疗。
03 国人心血管健康何去何从?国内多家机构联手自救
自从上世纪末纳豆激酶溶血栓功能被曰本大肆宣扬后,纳豆便被引入国内市场,不过因部分厂家在纳豆销售中虚假宣传,生产中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引起号称“纳豆风波”的信任危机。据《健康时报》报道【5】,在2010年,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发酵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联合发声:“纳豆产业在我国正处于快速增长时期,各界应给予积极的关注和支持!”
在此背景下,汤臣倍健相继与中国科学院、复旦大学、南方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中山大学、青岛大学等多所大学等科研机构联合开展纳豆、红曲相关研究,并推出“舒百宁纳豆红曲胶囊”,采用纳豆和红曲双植物原料配方,纳豆溶血栓、红曲降血脂,两种成分经过严格科学配比后,可以从多维度保护心血管的健康,具有辅助降血脂作用。
“舒百宁纳豆红曲胶囊”重点关注血脂偏高人群,平均每6粒含有1350mg纳豆冻干粉(含纳豆激酶2000FU/g)、6mg源自红曲粉的植物洛伐他汀。其原料采用高温+低温双重发酵工艺,能更大限度保持有效成分的活性。除此以外,汤臣倍健还与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一起成立老年慢病临床营养干预研究中心,开展血脂健康临床营养干预研究。
针对我国多达3.3亿的心血管疾病患者,2019年6月24日,国务院发布《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3年)》,提出在定位上,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在策略上,从注重“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变【6】。“舒百宁纳豆红曲胶囊”紧跟我国健康行动,通过降低国民血脂水平,达到控制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目的。相信在各方科研机构的努力之下,不久的未来心血管疾病S亡风险应能逐步降低。
参考文献:
[1] 胡盛寿.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 北京.科学出版社.2020.i-8
[2] Yuni Choi, Nicole Larson, Lyn M. Steffen, Pamela J. Schreiner, Daniel D. Gallaher, Daniel A. Duprez, James M. Shikany, Jamal S. Rana, and David R. JacobsJr. Plant‐Centered Diet and Risk of Incident Cardiovascular Disease During Young to Middle Adulthood.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2021,10:e020718
[3] Gregory A. Roth, George A. Mensah, Catherine O. Johnson, Giovanni Addolorato, Enrico Ammirati, Larry M. Baddour, Noël C. Barengo, Andrea Z. Beaton, Emelia J. Benjamin, Catherine P. Benziger, Aimé Bonny, Michael Brauer, Marianne Brodmann, Thomas J. Cahill, Jonathan Carapetis, Alberico L. Catapano, Sumeet S. Chugh, Leslie T. Cooper, Josef Coresh, Michael Criqui, Nicole DeCleene, Kim A. Eagle, Sophia Emmons-Bell, Valery L. Feigin, Joaquim Fernández-Solà, Gerry Fowkes, Emmanuela Gakidou, Scott M. Grundy, Feng J. He, George Howard, Frank Hu, Lesley Inker, Ganesan Karthikeyan, Nicholas Kassebaum, Walter Koroshetz, Carl Lavie, Donald Lloyd-Jones, Hong S. Lu, Antonio Mirijello, Awoke Misganaw Temesgen, Ali Mokdad, Andrew E. Moran, Paul Muntner, Jagat Narula, Bruce Neal, Mpiko Ntsekhe, Glaucia Moraes de Oliveira, Catherine Otto, Mayowa Owolabi, Michael Pratt, Sanjay Rajagopalan, Marissa Reitsma, Antonio Luiz P. Ribeiro, Nancy Rigotti, Anthony Rodgers, Craig Sable, Saate Shakil, Karen Sliwa-Hahnle, Benjamin Stark, Johan Sundström, Patrick Timpel, Imad M. Tleyjeh, Marco Valgimigli, Theo Vos, Paul K. Whelton, Magdi Yacoub, Liesl Zuhlke, Christopher Murray, Valentin Fuster. Global Burde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nd Risk Factors, 1990–2019: Update From the GBD 2019 Study. J Am Coll Cardiol. 2020 Dec, 76 (25) 2982–3021
[4] 行之.日本零距离-二十-纳豆传奇.现代班组. 2011,07:48-49
[5] 杨绪军.科学认知纳豆专家研讨会在京举办,与会专家达成共识并呼吁——中国纳豆需要“更给力”.健康时报.2010.12.9.S01增刊:1-2
[6] 胡盛寿.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 北京.科学出版社.2020.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