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之后的“一片红”,到底是什么?真的能把毒素刮出来吗?
导语:刮痧作为中医传统疗法之一被不少人熟知,但是很多人似乎对刮痧存在不少误区,也不知道怎么正确地去刮痧,今天我就来带大家正确认识一下刮痧。
刮痧就是用刮痧板或铜钱等物品蘸水或油在人的肢体、颈部、后背等地方,从而使身体出现红色或暗红色的出血点的一种疗法,这种疗法可以起到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作用。如果搭配针灸、拔罐等疗法,可以加强活血化瘀,驱邪排毒的疗效。
刮出的痧是什么?
我们在刮痧时会发现有一道道红色的印子出来,我们就称之为痧。这个痧本质上就是我们皮肤血管扩张或者毛细血管破裂,局部淤血形成的瘀斑。如果想要瘀斑加速消退,可以多喝水、敷热毛巾进行改善。
是不是刮出的痧越多越好?
有部分朋友可能会有这样的误区,就是刮出的痧越多说明疗效越显著,效果就越好。这其实是不对的,每个人的体质都不同,即使是同一个人在每个人身上刮痧都有不同的出痧表现,所以出痧表现并不是判断刮痧效果的标准,更不要为了出痧而刮,否则这样容易损伤皮肤,对身体有害无益。出痧的多少,主要跟皮肤角质层、血管弹性和血液循环状态有关,不一定每一个人都会出痧。
我们刮痧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在时间上,刮痧的时间要随着刮痧次数和病情来决定,一般第一次刮痧时患者会比较疼痛,时间上要相应缩短,以不超过30分钟为宜,在第一次以后最好也不要超过40分钟。刮痧次数也不要过于频繁,一周最好在两次左右,否则可能会对皮肤有害。
刮痧时不要随便刮,最好找准穴位,然后再使用润滑剂进行刮痧。刮痧时力度不宜过重,也不要过轻,正常刮的力度就行。每个穴位时间不要过久,大概3~5分钟为宜,如果皮肤的出痧效果不明显,也不要担心,可能是因为皮肤颜色和病情等原因,出痧了但是看不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