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8颗维生素,吃出肝衰竭,你还敢乱吃维生素吗?
近日,一53岁男性出于健康考虑,每日服用8颗维生素增强免疫力,半个月后却被查出肝衰竭,实在令人唏嘘,可维生素明明是好东西,怎么还会吃出病来?
其实临床中像这样的患者并不少见,尤其随着药品和保健品的种类不断增加,近年来的发病率也呈升高趋势,医学上统称为药物性肝炎,是指由于药物的毒性损害或过敏反应导致的肝脏疾病,因为肝脏在药物代谢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大多数药物都需要经过肝脏来转化和清除,所以一旦药品或保健品摄入过多,超过身体负荷,最先表现在肝脏上。
维生素作为保健品的一种,也是同样的原理,如果摄入过多,人体的代谢系统就会出现问题,继而就会表现为肝脏衰竭。
1. 停用相关药物:首先当然必须立刻停止服用相关药物,并且需要想办法将残留体内的药物排出体外,催吐、洗胃、导泻、利尿都是常用手段,必要时进行血液透析或者血浆置换也不奇怪,多数情况不需要太多治疗,药物排出后就可以自行恢复。
2. 药物治疗:如果情况严重,则需要服用药物进行保护和修复肝脏的治疗,比如:多烯磷脂酰胆碱是人体不能自行合成的磷脂,但它却是修复肝细胞膜不可缺少的物质,在肝细胞再生和重建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目前药物性肝炎的一线用药。
3. 人工肝和肝移植:对待极个别重症患者,可以考虑人工肝或者肝移植,现在医学正在飞速发展,相关肝脏手术的存活率也比较高,移植后1年生存率大概可以达到80%左右。
维生素种类繁多,根据类型不同,所产生的副作用也有所区别。
1. 脂溶性维生素:比如维生素A、D、E等,脂溶性维生素常常与脂肪共存,不能简单自由地排出体外,所以一旦补充过量,就很容易引起中毒反应。
大量维A堆积体内会导致骨骼脱钙、关节疼痛、皮肤干燥;大量维D可能造成眼睛发炎、皮肤瘙痒、厌食恶心;维E过量则会引起血小板聚集,促使血液中形成血栓,如果长期大剂量服用还会影响胃功能和视力。尤其是孕妇,过量服用维生素很可能给腹中胎儿带来负面影响。
2. 水溶性维生素:是指可以溶解于水,并随着尿液排出体外的维生素,虽然这类维生素毒性较小,但大量服用仍然会损伤人体器官。
如:大量维C可能引起腹痛腹泻,同时,随着大剂量维C摄入,身体内部环境会转变为偏酸性,这种环境不利于生殖细胞的发育,所以如果维C浓度持续增加,可能危及女性的生育能力,甚至影响已有胚胎的发育。
1. 辨别真伪:购买保健品时,一定要认准保健食品专用的标志"国食健字xxxx号",如果没有防伪标志就可能是山寨或者三无产品,绝对不要购买。
2. 少量多次:维生素,特别是维C,最好能够做到少量多次,不要把一次的用量安排得特别大,以免药物在血液中堆积,影响人体的代谢循环,加重肝脏等器官的负担,而且少量多次也有助于药物的吸收转化。
3. 饭后服用:包括维C在内的许多保健药品都带有酸性,空腹服用可能造成胃部不适,所以最好在吃完饭半小时后再服用。
4. 适量服用:保健品之所以不是药品就在于它的功效有限,无法达到和药品一样的效果,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帮助调整身体状态,短期内不可能会有明显改变,切记不能急于求成大量服用,否则就有可能诱发肝衰竭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