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又被称为什么?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属于什么类型的植物?

文 / 新农业观察
2021-04-17 18:44

草莓又叫红莓、洋莓、地莓等,是一种红色的水果。草莓是对蔷薇科草莓属植物的通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草莓的外观呈心形,鲜美红嫩,果肉多汁,含有特殊的浓郁水果芳香。草莓营养价值高,含丰富维生素C,有帮助消化的功效,与此同时,草莓还可以巩固齿龈,清新口气,润泽喉部。

多年生草本,粗壮,密集成丛,高5-25cm。茎密被黄棕色柔毛,几与叶等长。叶三出;叶柄长4-18cm,密被黄棕色绢状柔毛;小叶具短柄;小叶片倒卵形或椭圆形,长1-5cm,宽0.8-3cm,先端圆钝,顶生小叶基部楔形,侧生小叶基部偏斜,边缘具缺刻状锯齿,锯齿顶端急尖或圆钝,上面深绿色,被疏柔毛,下面淡绿色,被黄棕色绢状柔毛,沿叶脉上毛长而密。聚伞花序1-6朵;花序下部具一或三出有柄的小叶;花梗被开展的黄色绢状柔毛;花两性,直径1-2cm,萼片卵状披针形,比副萼片宽或近相等,副萼片披针形,全缘或2裂,果时增大;花瓣5,圆形,基部有短爪,白色;雄蕊20枚,不等长。聚合果圆形,白色、淡白黄色或红色,宿存萼片直立,紧贴果实;瘦果卵形、光滑。花期4-7月,果期6-8月。

草莓适合种植在阳光充足,疏水性好的土壤里。土壤深度大约在8-10英寸。

大棵型的草莓,行距要在12英寸,株距约在18英寸为好。要及时摘除植株的藤蔓,以利于草莓的结果。草莓的产量有周期性,所以最好在种植的头几年培植一些新植株。

如果不喜欢管理草莓,就可以每隔18-24英寸种一棵草莓,这样草莓就可以随处蔓生。当然会显得有些零乱,草莓也不大。如果想避免这种情况,可以适当摘除一些藤蔓。

在秋天,要在植株上铺上一层土,防止霜冻。等土壤上冻后,可以再在植株上铺3-4英寸厚的干草。到第二年的春天,当有新叶子长出后,再移去干草。等天气转暖,并稳定后,在移去植株表层的覆盖土壤。但要在行间留一些干草,以防止野草的生长和保持土壤的水份。

草莓属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叫洋莓。草莓品种繁多,有2000多个品种,果实鲜红美艳,柔软多汁,甘酸宜人,芳香馥郁。草莓营养丰富,富含多种有效成分,每百克鲜果肉中含维生素C60毫克,比苹果、葡萄含量还高。果肉中含有大量的糖类、蛋白质、有机酸、果胶等营养物质。此外,草莓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B2.C、PP以及钙、磷、铁、钾、锌、铬等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和部分微量元素。草莓是人体必需的纤维素、铁、钾、维生素C和黄酮类等成分的重要来源。草莓又叫红莓、杨莓、地莓等,是蔷薇科草莓属植物的泛称,全世界有50多种。

草莓富含氨基酸、果糖、蔗糖、葡萄糖、柠檬酸、苹果酸、果胶、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烟酸及矿物质钙、镁、磷、铁等,这些营养素对生长发育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对老人、儿童大有裨益。国外学者研究发现,草莓中的有效成分,可抑制癌肿的生长。每百克草莓含维生素C50-100毫克,比苹果、葡萄高10倍以上。科学研究业已证实,维生素C能消除细胞间的松弛与紧张状态,使脑细胞结构坚固,皮肤细腻有弹性,对脑和智力发育有重要影响。饭后吃一些草莓,可分解食物脂肪,有利消化。

草莓还有较高的药用和医疗价值。从草莓植株中提取出的"草莓胺",治疗白血病、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病有较好的疗效。草莓味甘酸、性凉、无毒,能润、生津、利痰、健脾、解酒、补血、化脂,对肠胃病和心血管病有一定防治作用。据记载,服饮鲜草莓汁可治咽喉肿痛、声音嘶哑症。食草莓花,对积食胀痛、胃口不佳、营养不良或病后体弱消瘦,是极为有益的。在广州一带有一种野生地锦草莓,当地人将其茎叶捣碎用来敷疗疮有特效,敷蛇咬、烫伤、烧伤等也很奏效。草莓汁还有滋润营养皮肤的功效,用它制成各种高级美容霜,对减缓皮肤出现皱纹有显著效果。

据测定,每100克草莓果肉中含糖8至9克、蛋白质0.4至0.6克,维生素C50至100毫克,比苹果、葡萄高7到10倍。而它的苹果酸、柠檬酸、维生素B1.维生素B12,以及胡萝卜素、钙、磷、铁的含量也比苹果、梨、葡萄高3到4倍。台湾人把草莓称为“活的维生素丸”,德国人把草莓誉为“神奇之果”,可见是不无道理的。草莓的营养成分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多吃也不会受凉或上火,是老少皆宜的健康食品。

最近发现草莓中有一中草酸性物质会导致孕妇胎儿的毛细血管的发育不良,草酸性物质使其胎儿在发育过程中的某种碱性物质被中和,从而会使婴儿的毛细血管发育受障碍,虽然它对大脑发育有一定的作用,但还是孕妇朋友们少吃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