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说“湿气重”,但“湿气”是怎么来的?寒湿和湿热调理不同

文 / 文化养生谈本尊
2021-02-22 00:50

常说“湿气重”,但“湿气”是怎么来的?寒湿和湿热调理不同。

天气逐渐寒凉,寒露之后便是霜降,冬天也就不再遥远了。随着寒冷的冬天日益临近,“湿气重”这个词,就开始常出现在我们的交流之中。因为水遇冷则凝,气候越是寒冷,水湿也就越清晰地为人所感知。

虽然,在中医理论里,和“湿气”相对应的季节是“长夏”,但相对来说,“湿气重”的人在冬天、在气温较低的时候是比较难受的。这是因为“湿为阴邪”的缘故。外界的寒气强盛,水湿这个阴邪也就跃跃欲试了。

我们也知道,湿气重的人,会有一些饮食上的减少,精神欠佳,或者一些“老寒腿”之类的问题,这些问题基本都和“湿气”有关。

因此,我们也常说要“去湿气”,也确实有很多人一直吃点红豆、薏米、茯苓、山药之类的健脾祛湿药膳,但对“湿气重”的改善,似乎有好有坏,有的或者并不明显,这是为何呢?

所以,我们说“湿气重”,那么,我们知道“湿气”是怎么来的吗?

也许会有朋友说,脾虚生湿。不错,脾虚确实生湿,但是,脾虚是怎么生湿的呢?估计能说得清楚的人就不多了。

在我看来,我们所说的“湿气重”的原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脾虚生湿:这一点大家多少有点了解,也就是因为脾主水湿运化,脾虚之后不能充分运化水湿而成,这里就不多说了;

2、水火相蒸:这一点了解的人较少。举例说明:自然界环境里,正常情况下也是有“水湿”的。如江河湖海里的水,就是最主要的“水湿”。身体也是一样,营血津液,都可看作广义上的“水”,但它们不会引起身体的不适。

江河湖海里的水,根据温度的变化而有“气态、液态、固态”的变化,遇热蒸化为水湿,遇冷凝固为冰雪。身体的“湿气”,其实也就是体内营血津液变化而来,也就是随寒热而变。

不过,营血津液之为“湿气”,是寒热交蒸的结果。就像给锅里的水加热。下有火上有寒(水),水蒸化而成水蒸气。机体的“湿气”大致与此同理,简单说,就是“水火相蒸”而来。

3、水道不通:这一点其实比较简单,通俗点说就是“堵住了”,或者运行不畅、或者排不出去,水湿自然就只能留在体内。不过,这一点基本不会成为我们所说的“湿气重”。

因此,我们常说的“湿气重”,主要还是前两点:脾虚生湿、水火相蒸。从这个角度分析,所谓的“湿气”,也就有了很清晰的界限:寒、热。这就很利于我们针对来调理了。

1、寒湿:寒湿类型的“湿气重”,主要和脾虚关系密切,大部分我们理解的“脾虚生湿”,基本都属于寒湿这个范畴。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脾的运化水湿,主要由阳气来完成,所以,我们所说的“脾虚生湿”,其实多是“脾阳气虚,水湿内生”。

所以,寒湿多在秋冬季节常见。既然脾虚生湿大多属于寒湿,调理方面,就得从温振脾阳、健脾益气,以使脾恢复正常的运化水湿之功。常见的如白术、茯苓、山药、扁豆、生姜之类,或者砂仁、藿香那些芳香醒脾之品。

2、湿热: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湿热类型的“湿气重”,主要由“水火交蒸”而来。简单地说,如果没有“火”,单纯的水是不能成为“湿气”的。因此,湿热常在酷暑炎夏比较多见。

湿热的调理需要注意,我们所说的水火交蒸里的“火”,很大程度上,就是机体本身的“阳热”。如果简单地“清热”,固然能减少湿热滋生,但无异于沉灶生蛙,也就损伤了机体的阳气,算是得不偿失。

虽然,湿热的调理确实需要“清热祛湿”,但只清“多余之火”,不能伤及阳气。比如绿豆、薏米这些食物能清热祛湿,最好也不要一次吃太多,而已“缓缓图之”为好。古人说“湿热相袭,如油裹面”,足以说明其“难缠”。

总之,秋冬寒冷季节,湿气重、老寒腿这些问题开始进入大家的视线,我们在调理湿气之时,还是需要区分一下具体的情况。

最基本的就是寒湿、湿热之分,由此衍生的健脾祛湿、清热祛湿,简单来说,还应该结合季节气候来判断,那样才能起到更好的祛湿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