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不同脏腑上火,有不同表现!肝火、胃火、肺火,一文教你辨别

文 / 奇妙的中医
2021-01-22 18:55

“最近牙龈肿痛,这是怎么回事?”

“上火了!”

“咽喉肿痛,是上火了。”

……

生活中,我们总能听到“上火”这个词,对于南方人来说,更是喜闻热见。如果有人问南方人上火了怎么办?他们一定会说,喝杯凉茶吧,喝点菊花茶吧。

但是上火真的这么简单吗?其实,上火也是分了很多种类的。

一、肝火、心火、肺火、胃火有何不同,身体会有哪些表现?

我们身体中的“火”多半来自于各种不同的器官,包括心、肝、肺、胃。

肝火:肝火旺盛主要由生活习惯不规律、饮食燥热和心情积郁导致。肝火的表现是脸上长痘痘,晚上失眠、心慌,脾气暴躁、头晕头痛等症状。判断肝火是否旺盛可以看舌头,肝火旺的人舌头鲜红,舌苔呈黄腻状,且伴有口气[1]。

● 心火:人受到情绪刺激影响后,变得烦躁不安,晚上不能安睡。长此以往就造成心肾阴阳失调,导致心火旺盛。心火旺盛一般多发于更年期妇女,症状是失眠多梦、心悸、口苦、口舌生疮和腰肢酸软、腿疼等。同时还会觉得心中焦躁不安,气血上涌。

肺火:秋天风干物燥,人体水分不足很容易伤了肺阴。肺火旺盛的表现主要是呼吸道症状,例如干咳少痰、咽喉肿痛、口舌干燥,总觉得口渴等等。其他的症状还有便秘、尿黄、口舌生疮等。这都是身体水分不足,伤及肺阴的表现。

胃火:胃部是消化食物的器官,胃火自然也就与我们吃的食物有关。经常吃煎炸食物、刺激性食物的人就容易引起胃火旺盛。胃火堆积时,胃部气体无法疏散,容易引起口臭,伴随口干舌燥的症状。另外,胃火旺盛还会引起胃部的灼烧感和不适感。

二、如何调理肝火、心火、肺火、胃火?

说完了不同的脏腑上火,有不同的表现,现在就说一下对于这些“上火”情况,应该如何调理。

1、肝火旺这样调节

“夜卧血归于肝”,熬夜对肝脏的影响最大,因此肝火旺盛的人一定不要熬夜,也不要作息不规律,尽量将生物钟调整至健康的水平。

在食物上,可以多吃些蔬菜紫甘蓝,能够加强自身的排毒功能,减轻肝脏负担。

另外多喝些柠檬水加速身体代谢也是好的。如果是肝火严重的情况,可以考虑吃一些清热解毒中药来“降火”,例如栀子金花丸、龙胆泻肝丸等等。

2、心火旺这样调节

心火旺盛的人则可以多吃性寒味苦的食物,例如苦瓜、百合等。同时食用红枣来养肾,避免肾气受损。此外,调节情绪对疏散心火也是很有帮助的。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杨力提醒,当人快乐时,郁结的心火会被慢慢抒发出来,血流速度缓和,气血协调[2]。心火旺盛可以将中药金银花和甘草一起加水煎煮服用,也可以吃些牛黄解毒丸。

3、肺火旺这样调节

首先,要改善肺火旺盛,应从滋阴润燥和补益肺气入手。例如,吃些银耳、甘蔗、燕窝、雪梨、豆浆、蜂蜜等食物,比较常见的,将莲子、银耳与雪梨同煮,一道清甜可口的莲子银耳雪梨汤既润肺又好喝[3]。

同时要少吃辣椒、大蒜等辛辣刺激性食物。

另外,适当的运动也可以养肺,平时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例如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慢跑、快走等,还能够有效地增加肺活量[3]。

4、胃火旺这样调理

要调理胃火,最重要的还是控制饮食。

首先,病人要戒掉油腻、辛辣的食物,尤其是出现胃火旺盛的症状之后,就尽量不要再吃火锅、烧烤、牛羊肉类食物了。

其次,可以喝一些凉茶,例如桑菊花茶、无花果茶等等。

另外,如果胃火旺盛的症状比较严重,可以向医生咨询后吃一些降胃火的药物,如清热解毒的中成药,黄连上清丸和牛黄上清丸等[2]。如胃部症状比较严重可以结合着吃些胃药。


三、总上火,可能是阴阳失衡了,做好3件事

日常生活中要避免上火,还是要从饮食和作息上着手。

不要熬夜:生活节奏加快,熬夜几乎成了很多年轻人的生活习惯。在中医理论中,人的身体在深夜11时开始就会进入修复阶段,而熬夜就会扰乱这一过程。长期熬夜会导致阴阳失衡,损耗阴液,造成上火[4]。因此,晚上最好在11点之前就上床睡觉。

多喝水“”上火的本质实际上还是体内的水分不足、阳气过盛。因此一定要多喝水,想起来就可以喝,不要等到身体已经觉得很渴了才喝[4]。

不要过量进补:进补一定要“辨证”,尽量做到进补对证和无虚不乱补。且服用补药时一定要缓缓而来,慢慢调理,否则容易出现虚不受补的情况[4]。

“上火”属于中医理论,是身体经常会出现的一个现象,尤其发生在季节更替之时,或饮食、作息稍加不注意就会引发上火。上火的症状包括全身,会让人非常难受。因此要搞清楚自己是哪个脏器导致的上火,然后对症下药进行调理。


[1]女性春天易发“心火” 教你灭火食疗方.中国妇女报.2015-03-28

[2]翟健宇.试论胃火旺引起痤疮中医治疗与预后[J].中医临床研究.2021-09-22

[3]《百家讲坛》中医话节气:秋季,如何养生防肺火.央视网.2020-08-07

[4]孙清廉.“上火”的原因与对策[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4-08:(04)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