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快慢和寿命有关系?心跳的慢,寿命就长?有没有科学依据?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样一种说法,就是说:人这一辈子,心跳的次数是固定的,如果心跳太快,就会先将心跳次数用完,寿命会比较短,而心跳慢的人则更容易长寿。听到这样的说法之后,不少人默默地对自己的心率进行了测量,那么“心跳慢寿命就长”的说法有科学依据吗?
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先带着大家来学习一下正确测量心率的方式。一般情况下,人们脉搏次数和心跳次数是一样的,所以中医经常会把脉了解身体的健康状况。不过有心律失常现象的人,脉搏和心跳次数可能会有所不同,这种情况可以先不考虑。大家可以先用“把脉”的方式来测量心率,但测量之前不要运动,不要吃刺激性的食物,保持安静的状态来测量,如果是在60-100次之间属于正常现象。
不过,最佳的心率是70次每分钟。之前有研究者对34000人进行了检查,发现心率超过正常标准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会比较高,也就是说心跳的快慢和寿命有间接性的关系。如果患病率高,自然寿命就更加容易受到影响。那是不是说心率越慢,就一定会更长寿呢?
心跳快慢和寿命长短不能划等号
专家认为,虽然说心跳的快慢反映了一些健康问题,但并不是说心跳慢就寿命长,心跳快就一定寿命短,这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人们的寿命长短会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例如遗传,如果是家里长辈比较长寿,后代长寿的概率就会比较高。例如生活习惯,平时经常熬夜、经常抽烟喝酒、经常作息不规律的人,患病几率会比较高,对寿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不管心跳快还是慢,只要生活习惯不好,身体中就会暗藏健康隐患。
心跳的快慢虽然不能表示寿命的长短,但心率值往往可以反映一些问题。正常情况下,心率应该是在60-100之间,如果是经常运动或是做体力劳动,心率可能会低一些,不过一般是在50-60之间,如果是低于了50,或是超过了100,就说明身体存在一些问题。心率超过100次,属于心动过速,低于50次,属于心动过缓,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应该引起重视。
那么有哪些情况会导致心跳加快?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身体中缺少水分的情况下,血容量会有所减少,这时候就需要心跳快一些来给身体补血。身体经常处于疲惫的状态,身体会分泌更多的激素来抵抗疲劳,虽然说大量的激素可以让人体变得兴奋,但同时心跳也会加快,如果想要保护心脏,还是要注意缓解疲劳,多休息。
压力过大的情况下,心跳速度也会加快。虽然说有压力才会成长,适当的压力身体能够承受,但长期处于高压之下,基础心率就会加快,长期心跳过速的话,很容易加重心脏负担,或会诱发疾病。因此要学会去释放自己的压力,现在社会每个人的压力都很大,这时候就需要自己去调节,可以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来缓解压力,也可以通过运动来缓解压力,效果都是非常不错的。
总而言之,将自己的心率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是非常有必要的。一般来说,人体肥胖的情况下心率会稍微快一些,这时候就需要适当的减减肥,体重恢复到正常范围内之后,心率也会逐渐恢复正常。老年人心率本身就会有所降低,最佳心率为50-60次每分钟,如果是低于50,只要没有任何异常症状,也无需担心。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心跳的快慢不能直接反映寿命的长短,想要延长寿命,不妨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少吃一些腌制的食物、加工食品、烧烤、油炸食品等等,减少这些食物的摄入,可减少患病几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有助于长寿,戒烟戒酒、保持充足的睡眠、规律作息、保持一个好心情,身体会健康许多。还要养成多运动的好习惯,正所谓生命在于运动,不管是到了多少岁,都应该适度运动,坚持运动,可收获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