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脾虚”这样的局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改善脾虚4步走

文 / 中医师王刚强
2021-01-12 00:53

脾虚这个中医术语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它出现的频次不亚于肾虚,然而大家对肾虚的重视程度却远远超过脾虚。脾,有运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输布水液以及统摄血液等作用,一旦脾虚则运化失常,甚至比肾虚更可怕。

中医的“脾”并不是西医所说的脾脏,而是一系列功能的代表。脾虚是因脾气虚损引起的一系列脾脏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现象及病证。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体各脏腑组织的功能皆依赖于脾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以濡养,有赖于脾的运化功能。

脾的运化功能强健,称为“脾气健运”。只有脾气健运,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才能健全,才能化生气、血、津液等,使全身脏腑组织得以濡养,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反之,若脾失健运,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便会失常,就会出现腹胀、便溏、食欲不振以至倦怠、消瘦和气血不足等病理变化。

“全民脾虚”这样的局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01 第一,多思

中国人不分男女老幼,几乎个个思虑过度。思虑由“心”主管,心属火,脾属土,按照五行学说,火生土,火是土之母,所以,心思过重就会增加脾气受损的几率——“思虑伤脾”就是这么来的。

02 第二,肝郁

中医有一句大白话:调脾不调肝,等于瞎胡干!肝和脾相依相克。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每个人都会经常性地压抑自己,导致“情志不遂,郁怒伤肝”。肝气不舒,疏泄能力就下降了,脾胃失去了肝气的帮助,就好像失去了伴侣一样,就会呆呆的(如纳呆),没有劲头工作。

03 第三,久坐

脾主肌肉,“久坐伤肉”,肌肉的过劳过逸都会影响到脾。比起古人的过度劳作,现代人的体力活动大大减少,尤其学生族和白领族,几乎整天都处于坐着的状态,肌肉处于过逸状态,长此以往就会削弱脾气、损伤肌肉。“用进废退”就是这个道理。

脾虚有这七大症状:

1、大便不成形、溏稀、粘滞不爽,完事后老冲不干净。

2、入睡后口角流涎,舌胖大,舌边有齿痕,虚胖。

3、身体沉重倦怠、嗜卧多睡或饭后困倦欲睡,脑力不济,头晕目眩。

4、饭后就想大便,喝冷饮或稍食油腻即泄泻。

5、没有饥饿感,食欲减退,食量减少,食后脘腹胀满。

6、面色萎黄、肌肉消瘦、腹胀、劳累后下肢浮肿,气血不好。

7、有出血症。皮下出血而见青紫瘀斑点,或消化道出血而见呕血(咖啡色呕吐物)、月经过多或淋沥不尽、崩漏、便血。

一般脾虚大都是后天所致,膳食不均衡,三餐混乱,习惯性熬夜,这些全部都是导致脾虚的坏习惯。因此,想要一个强健的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第一要务。

改善脾虚首先从生活习惯习惯上改变。

1.坚决避免熬夜

熬夜现在已经成为人类早衰的一大杀手了,熬夜会出现各种的连锁反应,作息的不规律性,导致自己的身体内分泌失调,器官衰竭,生物钟紊乱等等。熬夜对于身体的脾来讲是一个很大的危害,没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加重了脾的工作量,使脾超负荷的运行。

中国人大多脾虚,改善脾虚四步走

2.加强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的方法有很多,慢跑、爬山、瑜伽、气功等都是很好的选择。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够有效的促进肠胃蠕动,提高身体的消化能力和营养的摄取能力。

同时也能够促进体内的新陈代谢,排除身体毒素。长期规律的锻炼可以达到改善体质,增强抵抗力的目的。

除此以外,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提高摄氧量和血液输出量,利于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的正常和高效工作,对于提升神经工作过程的强度、均衡性、灵活性等方面有明显的作用。

3.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

积极向上、轻松乐观的情绪可以使人体阴阳平衡、气血畅通、神志清楚,使身体保持健康状态或促使疾病痊愈。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当人的精神愉快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指挥作用加强,人体内进行正常的消化吸收、分泌和排泄的调整,保持着旺盛的新陈代谢。

4.科学饮食

最后就是要科学饮食,要注意以下几条原则:

1.少吃油炸食物:因为这类食物不容易消化,会加重消化道负担,多吃会引起消化不良,还会使血脂增高,对健康不利。

2.少吃腌制食物: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盐分及某些可致癌物,不宜多吃。

3. 少吃生冷食物刺激性食物:生冷和刺激性强的食物对消化道黏膜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腹泻或消化道炎症。

4. 规律饮食:研究表明,有规律地进餐,定时定量,可形成条件反射,有助于消化腺的分泌,更利于消化。

5.细嚼慢咽:以减轻胃肠负担。对食物充分咀嚼次数愈多,随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

小结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所有的生命活动都有赖于后天脾胃摄入的营养物质。先天不足的,可以通过后天调养补足;先天充足,但不重视后天脾胃的调养,久之也会多病减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