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黄”伍“地”降血糖

文 / 健康生活幸福
2020-12-16 19:53

我们都知道,在2020年对抗新冠疫情过程中,传统的中医药材抗击新冠肺炎效果非常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中药材的频率也更多了。

今天呢,带来了两种常用的中药材,它们有什么功效,能治疗什么疾病?

这两种常用药材大家很清楚它们的功效。今天要介绍的四种药材,它们可合称为“三黄”伍“地”,就是黄芩、黄柏、黄连、地黄这四味药材。

它们相互配合能够治疗什么病呢?

“三黄”伍“地”,是用来治疗消渴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糖尿病的。

这个 “三黄”,就是指黄芩、黄柏、和黄连,它们都属于味苦、性寒的清热、燥湿类药物;

这个“地”,说的是地黄,有鲜地黄,干地黄和熟地黄三类,功效各不相同。

这四种药材在治疗过程中针对不同的症状类别,即上消、中消、下消,相互配伍,起到很好的降糖效果。一些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在中医的治疗下是有可能逆转的。

所以大家要清楚自己的症状,及时就医,积极配合治疗。

提问者

不同症状类别的患者应该用什么药?如何用药呢?

医生解读

首先是黄芩,也叫山茶根、土金茶根,它可以用于治疗上消(症状:多饮)。

黄芩味苦,性寒。除了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还能够止血,安胎。

相比于黄连,黄芩的临床抗菌性更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

其实黄芩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用,我们常说的“双黄连”,并不是由黄连组成的,实际上就是由黄芩和其他两味药材:金银花、连翘组成的。

提问者

疫情期间听到好多人说“双黄连包治百病”,之后双黄连就被抢空了,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医生解答:

双黄连不是“包治百病”的。双黄连里的这三味中药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表里双清的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双黄连口服液具有广谱抗病毒、抑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是目前有效的广谱抗病毒药物之一。

但是大家不要“神化”它,不要盲目去抢购药品,应当强身健体,理性防疫。

中消(症状:多食)会使用到黄柏、黄连。黄柏,它其实是黄皮树的干燥树皮,外表面黄褐色或黄棕色,主产于四川、贵州、湖北、云南等地。

闻起来没什么味道,嚼的时候有黏性,味道很苦。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的功效。

黄连,也称野黄连、连珠连,生长在海拔1000-1900m的山谷凉湿荫蔽密林中。

主要作用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但是黄连种类多,产地不同,功效也有不同。比如三角叶黄连、峨眉野连、云南黄连、宣连(黄山、太平古属宣州)等。

提问者

下消药材有哪些呢?

医生解读

下消也称“肾消”,表现为喝水少而小便多,尿甜,就是说肾阴亏虚。

这时候就要使用地黄这味药材。地黄分为鲜地黄、干地黄、熟地黄。

三种地黄不同于“三黄”的性味,鲜地黄性寒,是苦甘交织的,而干地黄、熟地黄味道甘甜,干地黄性寒,熟地黄性温,所以治疗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斟酌用药。

治疗下消一般是使用干地黄和熟地黄,有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的功效。

关于地黄,东晋医药学家葛洪在《抱朴子》里面写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古人韩子治用地黄苗喂养已经50岁的一匹老马,之后老马生了三个小马驹,还活到了一百三十多岁。

地黄的药用价值很高,所以古今医学家也是潜心去研究它的炮制工艺,把它的功效最大化。

三黄”伍“地”怎么用——代茶饮

医生解读

用法:

将黄芩用200ml水煎沸后,冲泡苦丁茶5~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也可直接冲泡饮用。

功能:

清热燥湿,解毒;降糖;调理脾胃。

适宜人群:

上热下寒、血糖偏高。

提示:要结合自己的体质,对症下药。

提问者

什么体质的人不适宜用这些药?用药的时候需要注意搭配么?

医生解读

首先,在搭配方面有一些要注意的地方。

跟一些食物不能一起吃,比如酒、虾、牛奶、萝卜、茶、绿豆等,一起吃会影响药效。

那么,如果说觉得吃这些中药比较苦,可以用山楂来缓解,因为山楂基本上是没有配伍禁忌的。

另外针对有些人服用黄柏会感到恶心,这个时候可以用甘草进行调和。

还要注意久服重用的问题,比如地黄,就要和陈皮、砂仁等同用,以免黏腻碍胃。

其次就是要清楚自己的体质。像“三黄”,苦寒伤胃,脾胃虚寒者禁用。

另外,黄连苦燥易伤阴津,阴虚津伤者慎用,也不宜长期使用。

那么地黄呢?

生地黄:

脾虚湿滞,腹满便溏者不宜使用。

熟地黄:

性质黏腻,有碍消化,气滞痰多、脘腹胀痛、食少便溏者忌服。

今天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欢迎给我留言,我会在空闲时间进行解答~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