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汗为心之液,出汗也可分为8种,各有不同之处
《黄帝内经》:汗为心之液,汗出可分8种,各有不同之处。
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出汗就是运动后的结果,也是机体维持体温平衡的必要手段。但是,从中医养生观点来看,出汗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了。
《黄帝内经》认为,汗为心之液。相关的论述有如下几条:
- 《素问•宣明五气篇》:心为汗;
- 《阴阳别论》:阳加于阴谓之汗;
- 《评热病论》:阴虚者阳必凑之,故少气时热而汗出也……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
- 《经脉别论》: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
- 《灵枢•五癃津液别论》:天热衣厚则为汗”“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
上述内经的论述,基本阐述了“汗”的各个方面。从生理来说,“汗”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属于人体的津液之一,和“心”这个君主之官的关系最为密切。
从机理上来说,有阳加于阴谓之汗。也就是说,之所以出汗,是因为阳热熏蒸阴液的结果。
从病理上来说,暑热、体力劳动、精神紧张,都有可能导致出汗,这是津液外行皮肤的表现,同时也是邪气外透的途径。
历代医家根据这些原则,归纳出和“汗水”相关的分类,至少有如下8种不同:
1、头汗:
也就是头上出汗,严谨点说,是指汗水以头颈部位最为明显,甚至其它部位没有的情况。
头汗的原因,大多和湿热上蒸、阳明蓄热结于胃中,迫使津液上逆的结果。
因为“头为诸阳之会”,所以,对于头汗的调理,主要从“阳”来着手,也包括阳经脏腑和阳气、
需要注意的是,久病产后而头汗时,一般属于属虚阳上越,需要更引起警惕;而伤于湿邪见额上汗出,需要避免下法;
2、额汗:
额上出汗,其实也属于头汗的一份,这里只说不管冬夏经常额头出汗的情况。
因为足阳明胃经“循发际,至额颅”,而饮酒后阳气虚张,循经上于额面,适合李东垣的葛花解酲汤。
其它如丹参、当归、茯神、地黄、枣仁、黄芪、酒芍、葛根、枳椇子等都可以灵活选用。
3、胸汗:
指胸部汗出较多。常因思虑过度所致,其病位在心。宜天王补心丹、生脉散加当归、枣仁之类;
4、腋汗:
也就是指于腋窝出汗明显,甚至波及胁下。腋窝属于足厥阴和足少阳循行之所,多以少阳挟热所致。大多也属于半表半里之证,宜小柴胡汤、逍遥散,可以适当配伍龙骨牡蛎之类。
5、半身汗:
指上下左右只有一半身体出汗,另一半很少、甚至完全没汗。多因气血不充、内挟寒饮,为偏枯甚至夭亡之兆,不可不慎。
也就是说,半身汗出多为虚症、经络不通等等,宜十全大补、人参养荣、大建中等汤适当配伍通经豁痰药治之。
需要注意的是,半身汗出虽有血虚,但四物汤等阴药也不宜使用,一面阴寒闭滞经络。
6、手足汗:
也就是指手心、足心经常出汗的情况。原因大多是由于脾胃湿热熏蒸所致。
此外,外感表邪入里的阳明实热证,也可见手足濈然汗出。所以,手足汗出一半适宜清利中焦湿热。以清热为主。
7、自汗:
气温不高、没有运动,坐着不动也有明显出汗的情况就叫做自汗。
一般多为气虚腠理不固所致,也有因胃热、表虚,体肥胖腠理疏引起的。调理适宜补气固表为主,酌情内清肠胃之热,
8、盗汗:
睡着后出汗,醒而立止的情况,就叫做盗汗。
前面说了,内经认为的“阳加于阴谓之汗”。而盗汗的情况,大多是虚热内扰心神,导致入睡后阳热煽动阴津从腠理而泄。
这种情况,大多属于所谓的阴虚内热。调理宜滋阴清热为主,适当配合固表止汗之品即可。
总之,每个人都有出汗的“经验”,但也不能简单地将其忽视。作为“心之液”的汗水,具体出汗的方式多种多样,调理的侧重点也各有不同。姑且总结上述8种出汗,有助于我们全方位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