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冷飕飕,怎么靠饮食去除寒气?专家告诉您排寒保暖食养大妙招
◆「十二字箴言」永远是主轴
饮食是切身的生活大事,能够在家自己执行,必须非常稳妥,戒「冰冷寒凉、烧烤炸辣、滥补滥清」,这十二字箴言永远是排寒保暖的主轴。在这一主轴下,掌握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原则,带着觉知,进行每一次摄食。
排寒保暖的食养并非一味只吃温热性食物,还得视天时地候、个人状况,取得身体的最佳动态平衡。外界对排寒族常有诸多误解,其一,就是以为我们只用发汗解表药,只吃热性的花椒、生姜、咖哩、肉桂、胡椒等,完全曲解并窄化排寒保暖的意涵。
我们不只提拉体气,最重要的是维持身心的平衡态;只要是身心当下需要的,都能有助启动排寒反应,何须过用热补?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食养以平衡为标的
中国人喜欢劝食,容易在人情之前失了分寸,或是体气不足、情绪低落时,不易把持节度,口体之养就容易出状况。基本上,饮食有三大原则:
1.饮食有节:适当时机吃适当食物,分量也有所节制。
2.饮食忌偏:日常以平性饮食为好,除非体质偏性大,必须以食材的偏性来矫正此偏性。例如,平素过食冰冷寒凉,宜以温热或发散性食材来矫正体质的偏性,以此调理。
3.病后忌口:比如发烧中或发烧后,不食高蛋白质,否则容易复病。
此外,年有四季,日有四季,人体也有四季,人体在不同季节、不同时辰、不同人生阶段,变动极大,也各自有其当下最佳的平衡态。在兼顾以上三大基本饮食原则下,因时因地因人弹性调整,而不是死守某个SOP,一条路走到黑。
以产妇为例,妇女生产伤精耗血,产妇的生理特点就是体虚发热,这是失血后的阴虚内热,不是一般以为的热,当然不能以寒凉降火的饮食相加。不但如此,冬天坐月子与酷暑天在冷气房坐月子大不同,考虑的层面必须更细致。
所以说,平衡态会因时、因地、因人变动不休,不是简单归纳那种人吃那种食物可以唬弄过去。
◆调整初期用猛剂以矫其弊──以偏性治偏性
调整体质的初期,以食物的偏性来矫正体质的偏性,这个「初期」可能三、五年,也可能三、五个月,时间长短视个人「偏」的程度而定。每人过去糟蹋史不同,有人长期夜宵,吃冰凉饮料、水果、牛奶,如此偏寒,自然得多花点时间矫正。
长期在冷气房的人无力排汗,泡脚一段时间,再配合温热饮食,待体气上来,自会启动排寒。被寒气伤得太深的人,排寒格外辛苦,可能要排寒保暖多年,才能回复到比较自然的平衡态。
曾有一位人称「西瓜博士」的果菜市场理事长,我特别留意他的餐桌。这位理事长体寒又好吃青蔬,胃疾严重,曾每星期都得送急诊,胀气疼痛到必须打吗啡止痛。后来,他一年四季吃麻油姜炒羊肉,胃疾从此不药而愈。
这是「以偏性治偏性」十分典型的例子。一般人怎堪一年到头这样峻补?但是对于寒气深入的他来说,这样吃刚好矫正体质的偏性。(可他同时晚餐还是吃水果,排寒只做了半套!)
【排寒问诊录】
真想吃水果,务必酌量,切勿食冰冻高甜!
Q:
水果真的不能吃吗?如果不小心吃到或者真的很想吃,怎么办?
A:水果不是完全不能吃,要看你有没有条件吃。前面提过,慢性病、重症患者,陈寒瘀阻严重,水果寒湿伤阳,当然不能吃;其余轻症或平人,能不能吃呢?
1.如果你一心排寒,即使轻症很快痊愈、即使平人吃了一时也不会怎样,我劝你还是少吃不吃为妙,因为陈寒在里锢结难解,何苦再增新寒,又添负担?
2.但有一种情况,陈寒锢结、瘀结难化时,会在体内产生局部发热,也就是西医所谓慢性发炎的现象,这时会想吃些寒凉之物消炎,这非治本之道,但若需要亦无可如何,只能酌量,切勿食冰冻高甜!
3.一般人若应时应景,真的很想吃,这个欲望太强,那就酌量吃一点解馋。自己要觉察身心堪能承受的「度」,而不仅是被流俗、欲望带着走!
得到回覆之后,脸友再回:「医师说我自我苛求,太准了。喝了温热的酪梨牛奶后,睡眠马上改善,身体充分休息后,精神好许多。因体力透支,左肋腹腔闷胀,喝酪梨牛奶改善超有感,也喝山药汤。」
短时间内过度劳累,不论用脑或体力劳动,如马达瞬间高速快转,摩擦生热。这个「热」伤精耗血,阳气升动外散,导致「气有余化火」,以致出现阴亏,如失眠、经少、口舌生疮……这是阳气尚旺,而一时津液递补不及,所以平常少吃的寒湿食物,如牛奶、木耳,甚至某些水果,皆可用来救急。但若长期亏耗,寒湿加重,阴阳俱亏,可就形成痼疾,没那么容易料理。
Q:我一向不太喝牛奶。一来喝了胃部不适,随后又可能口臭,二来牛奶寒湿,但早几天开始却忽然想喝。今午喝了点牛奶,感觉很舒服。傍晚突然排便(我极少午后排),感觉很舒畅。其实早一段日子就想喝牛奶,但怕寒湿,所以没喝。经过这次,好像明白「胃喜为补」及随心的意涵,没必要苦行。**
A:身体状况与时气、地气有关,时刻变动,自己须敏锐觉察,俾能明瞭身体需要,伺机微调。自己觉察要够,我就怕一些死脑筋抱着当教条,不会随机应变。只是,切记「过犹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