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我国常年卧床的老人那么多?看完这些真相,我沉默了

文 / 药疗君
2020-12-04 09:03

不得不说,在时间面前人人平等,生老病死更是我们谁也难以阻挡的自然规律。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身体的各项机能及抵御疾病的能力也在逐年下降。年轻时许下的愿望:等到退休,有钱有闲,潇洒的四处走走转转。结果到老了却发现身体已经不再允许长途跋涉,甚至我们身边很多老人早已卧床多年……不禁疑问,同时上了年纪,为啥欧美国家却少有常年卧床的老人,我国却很多?

为啥我国常年卧床的老人很多?

也不知道在您的家中是否有卧床的老人需要照顾,如果有,相信对于这个话题会有更深刻的体会。我们先看一组数据吧:首先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人均寿命在77岁,而健康预期寿命却是68.7岁。相差的这8岁意味着,居民是带病生存的状态。再看另一组数据,关于老年人生活状况的调查,发现我国有1.8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失能、部分失能的老年人约有4000万!这里所说的“失能”,就是大家所理解的生活不能自理,需要照顾。

而对比于欧美国家,所呈现的数字却恰恰相反,日本一医师夫妇曾在一本书里写道“这些欧美国家,只有 20% 的人在医院过世,少有长期卧床的老人”

那么,为啥会有这样的差异存在呢?有学者认为,这与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有关,在西方一些国家,推崇“寿终正寝”,最大限度的遵循自然规律,即便是身体已经衰退或者病情已经发展到不能进食,也不过多的进行医疗干预,把死亡的权利还给本人!

而我们的文化里讲的更多的是“孝道”,老人生病卧床,如果子女没能尽到最大的努力挽救(即便这个过程会给老人带来无尽的痛苦),很大可能会遭到周围人的谴责。作为子女,这个时候,也一定是最难熬的,不管如何做,内心都是备受煎熬。

这让我想起《天道》里,丁元英的父亲因脑溢血而昏迷卧床,医生询问是否继续抢救时(有可能是植物人),作为儿子的丁元英却反问医生:“那我怎么才能让我父亲死呢?”这样的话,不管是在场的家属还是电视机前的我们,多是不能接受的。不过相信,如果类似的事情真的发生在自己身上,没有几人能有勇气说出这样的话。

抛开文化上的差异,其实我们更想和大家探讨的是:造成卧床的原因,也是我们觉得是造成这个差异的根本。做这个对比其实很简单,相比较于东西方生活上的差异就能大致看出:在西方的传统认知里,孩子养育成人之后便离开家自力更生,父母不再有义务继续扶持。这样就真的有大把的时间与精力去完成自己想做的事。

而我们则不一样,“养儿防老”,几乎所有人的一生都是为了孩子活:将孩子养育成人,帮助他完成婚嫁大事,还要帮忙照顾孙子,接送孙子上下学……直到真的老的走不了路,病的下不了床之时,才算结束。哪有时间去考虑自己的事情呢?旅行?健身?怕是只能停留在想象阶段。

还有,很多老人一生操劳为了孩子,一身的疾病也都是多年的劳累积攒下来,为了家人为了孩子,即便是身体出现不适,也不会主动提出去做相关检查。即便到老了,也不愿去做检查,生怕查出什么病,拖累了孩子,积劳成疾的案例,在你我身边是屡见不鲜。

我是药疗君,其实表现在数字上的差异,其背后是无数可怜的父母心。一生为子女操持,积劳成疾也不愿拖累子女,但衰老到卧床不起的时候,却又没有选择的权利。著名作家巴金的最后6年就是在病床上度过的,不能自主进食就从鼻子下胃管,后来还做了气管切开。巴金不止一次地说:“我是为你们而活”,“长寿是对我的折磨”。

关于东西方老人卧床这件事上存在的差异,你有什么想要说的呢?欢迎留言说出你的看法,感谢您的支持(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