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和死亡终将到来,除了治疗、抢救和挽留,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文 / 健康科普小护理
2020-11-12 09:02

最近看了一本书,看完后静静地思考了很久。

这本书书名叫做《最好的告别》,副标题是“关于衰老和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

这个书名听起来似乎有点沉重。生老病死是大自然的自然规律,这个大家都知道。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往往更愿意关注生的愉悦,却刻意回避谈论衰老、疾病和死亡。

而《最好的告别》这本书,恰恰聚焦于人生的后半段:衰老和死亡。

《最好的告别》

这本书的作者阿图·葛文德出生在一个印度的医学世家,大学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又在牛津大学攻读哲学、政治和经济学,之后在哈佛医学院拿下医学博士和公共卫生硕士学位。

他不仅是一位学神,还是克林顿、奥巴马两届政府医改顾问,是《时代周刊》2010全球“10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榜单中唯一的医生。

这些头衔随便拿出一个来,都足够让人仰慕不已,而阿图在文学创作上更是成绩斐然,被称为“医生中最会写作的人”,他出版的4本书中,3本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榜单。

这本《最好的告别》,写于阿图医生50岁的时候。在知天命的年纪,阿图把他对衰老、死亡的理解和思考通过一个个故事传递给了我们:生命和医药都有局限性,面对衰老和死亡,除了治疗、抢救和挽留,我们更应该着眼于如何让老人自主、快乐、有尊严地走向人生的终点。

大家不妨想想这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人老了究竟意味着什么?第二个问题:我们给的,是老年人想要的吗?第三个问题:面对衰老和死亡,我们该做些什么?

让我们带着这三个问题,一起在书中寻找答案。

一提到衰老,你可能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满头的白发、脸上的皱纹、手中的拐杖、脱落的牙齿……

大家想到的这些,都可以概括为两个字,那就是“丧失”。

老年,意味着一系列连续不断的丧失。

最明显的是身体机能的渐渐丧失。

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人体器官的衰老有 10 年一变的规律。

30岁,人的各种生理功能就开始不知不觉走下坡路。

40岁,记忆力开始减退,肥胖开始着陆。

50岁,健康状况开始危机四伏:肌肉萎缩、免疫系统弱化、血压升高、老年病蠢蠢欲动。

60岁开始,生理机能加速衰退。身高开始肉眼可见地萎缩,头发也变得稀疏,糖尿病和骨关节痛开始高发。

等到70岁,大脑和血管机能大不如前。半数以上的人开始与冠心病有缘,其它老年病也日益突出;大脑反应迟钝,学不进去也记不住东西了。

80岁后,进入“吃饭防噎、走路防跌”之年。机体全面衰老,有不少人出现了老年痴呆症……

除了要面对身体机能的逐步丧失,老年人还不得不面对朋友、家人的离开和固有生活方式翻天覆地的变化。

家里有老人的朋友应该都有体会,老人特别听不得的就是“谁谁谁没了”“谁谁谁病重,可能没几天了”这种话。年纪相仿的老朋友离开,好像一针针扎在身上,提醒着自己:“我也老了,不中用了,时候不多了。”

家人的离开,尤其是老伴的离开,更是致命一击。相依相伴几十年,突然变成孤身一人,没有了相互的照顾和陪伴,精神寄托轰然崩塌,很快自己也撑不下去了。

除了朋友、家人的离开,原有生活模式被打破也会让老人措手不及。年纪大了,有的变成了空巢老人,平日里都没人说说话;有的被送到了养老院,人是变多了,但是自由却变少了,生活变成了煎熬和无尽的等待……

一系列的丧失是人步入老年后最明显的标志,它时刻强调着一个事实:生命是一条单行线,人总是要一步步走向衰弱和死亡。

但另外一个事实是:在死神面前,医院、养老机构、老人和他们的家人更愿意再博一把,再试一次。当然,他们也确实从死神手里“偷”了一些时间回来——

20世纪初,人均寿命不足50岁,到20世纪30年代,伴随着医学进步,人均寿命已经攀升到了60多岁;到了现在,70、80岁的老人随处可见,90、100岁的高寿者也不再是罕见的奇闻。

在这看似喜人的数据背后,阿图医生却在思考一个更深刻的问题:当科学进步把老化和垂死变成了医学的干预项目,只追求让病人、老人活下去,而不考虑如何让他们有品质地活下去,这种情况让人担忧。

阿图医生曾经遇到的一个60多岁的老人拉扎罗夫。当时,拉扎罗夫的癌细胞已经转移。

医生已经知道病情已经无法痊愈,但还是本着治病救人的医者本分,给拉扎罗夫进行了手术。

幸运的是,手术成功了;不幸的是,拉扎罗夫没能熬过术后并发症。最终,拉扎罗夫在病床上插着管子,走到了生命尽头。

这件事让阿图医生倍感冲击,大家明知道手术在当时对拉扎罗夫已经无济于事,但是却依然选择了过度的技术干预。结果,不仅让患者走得很痛苦,更增加了对逝者和亲属的伤害。

也许你会说,去医院治疗,那肯定是因为实在没办法了。如果老人需要照料,又没有急重症,送去养老院就可以了,老人住得安稳,又有人照料,作为子女,我们也放心。

但事实上,你可以去问任何一个老人,如果不是不得已,他不会主动去选择养老院。因为一旦走进了养老院,厌倦感、孤独感和无助感就会像瘟疫一样,击溃老年人的精神堡垒。

阿图医生的夫人的祖母爱丽丝就是这样的案例。

爱丽丝在自己56岁那一年,失去了丈夫。此后,她一个人独居了20多年。那些年里,她尽量让自己活得有品质:她会把衬衫和裙子烫得整整齐齐,外出会涂上口红、穿上高跟鞋;她还坚持去健身房,独立购物、做家务。

可是,爱丽丝84岁的时候,危险信号开始出现,比如她开始脑退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老糊涂”,还会不自觉摔跤。

为了保障她的安全,家人把她送去了老年公寓。可仅仅过了几周,爱丽丝就失去了往日的生气。

她住的是所谓的“独立生活区”,可实际上却一点也不独立。每天被观察饮食、被监控健康,说得好听是被照顾,其实在她心里就是被处处管制。

又过了一年,爱丽丝摔倒,大腿骨骨折,更加残酷的现实来了:她无法生活自理了。从那以后,她连隐私都没有了。大多数时候,护工叫她起床她就起床,安排他洗澡她就洗澡,让她穿衣服就穿衣服,甚至和谁住在一起她都无法选择。

她觉得自己像一个犯人,被投进了监狱。这样毫无价值感的日子,分分钟就过够了。一天,她在家人过来探访的时候,轻声说了一句说:“我准备好了。”

之后的某一天,她腹部疼痛,咯血,但她选择了不惊动任何人、不呼救,只是静静躺在床上等待。第二天,她过世了。

作为子女或亲属,我们总是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送老人就医、去养老院,却很少问问老人自己想要什么。天平这端,我们提供了安全与照顾,而另一端,老人需要的却是自由、自主和尊严,供需早已经失衡了。

那么,在衰老和死亡的考验面前,我们还能为临终的老人们做些什么,才能让这天平重归平衡呢?

阿图医生尝试做出的回答是:承认生命周期的限定性,坦诚面对衰老与死亡的不可避免性。给临终老人们足够的尊重和有意义的生活,让善终服务光明正大地走入临终人群的选择圈,让他们坦然、轻松地过好余下的每一天。

在美国,很多机构正在做着有益尝试。

上个世纪90年代,波特兰有一个叫做帕克之地的辅助生活中心,在帕克之地,每个老人都拥有带完整浴室、厨房和可以锁门的私人公寓。这样独立自主的条件,别的养老机构很难达到。

帕克之地也会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配置相应的护理服务,但是和别的机构最大的区别就是:护工们会尊重老人的意愿,不会强加干涉。和之前提到的爱丽丝老奶奶在养老院的境遇相比,这里的老人得到了足够的尊重、自主和掌控权。

调研结果也印证了这样做的好处:这里的老人们生活满意度提升明显,健康程度也得到保持,而且重度抑郁症的概率也在下降。

还有一个位于新柏林的大通疗养院,做出了更加大胆的尝试。

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和舆论挑战,给院里引入了两条狗、4只猫和100只鸟。

当时,大通疗养院已经收住了80位严重失能的老人,80%的老人患有老年痴呆或者认知障碍,看护这些老人本身就已经压力山大,又引进了这么多需要照顾的小动物,是不是疯了?

是很疯狂,但是结果却令人兴奋。因为小动物的到来,之前孤僻不走动的老人主动要求带狗去散步,所有的鸟都被认领,老人们的眼里开始有了光。

两年下来,小动物们获得了很好的照看,老人们的恢复程度更加不可思议:他们的处方数量下降了一半,药品总开销是对照机构的30%,死亡率下降了15%。

这个计划之所以成果喜人,正是因为老人在照料小动物的过程中,重新找到了生活的乐趣和存在的价值感。

如果说帕克之地和大通疗养院的各种尝试,是为了让老人更有价值地存活,那么接下来要说的善终服务和临终关怀的意义,则是让老人更加坦然地面对死亡。

很多人对善终护理不太了解,甚至是存在理解偏差,比如认为善终护理就是任其发展,无所作为。

其实不是这样的。善终服务并不是消极对待,只是和普通的标准医疗的优先顺序不一样。标准医疗会把延长生命作为第一任务,而善终服务优先考虑的是怎么样让患者在当下尽可能地享受生活。比如碰到绝症,善终服务会尽量帮他们缓解疼痛和不舒服、尽量保持头脑清醒,或者实现偶尔能够外出的目标。

阿图医生的父亲就是善终服务的受益者之一,虽然做出选择、进行临终谈话都不容易,但是他还是决定接受时间给予他的一切,不论长短。

经过一系列的善终护理和临终关怀,阿图发现父亲对未来的恐惧弱化了。最后,父亲在与每个亲属好好告别并交代清楚后事之后,在家中安宁地离开了世界。

当然,正如一位善终护理人员说:“99%的人明白他们要死了,但是100%的人都希望不要死。

虽然接受善终服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需要一个过程。但我们依然有理由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将“把今天过到最好、而不是为了未来牺牲现在”的善终服务写进生命最后一张答卷里。

在这本书中,我们和阿图医生一起直面衰老和死亡,了解了人老了将面临的种种困境;我们知道了老人除了基础的安全需求,还有着对尊严、自主、价值的渴望;我们还探讨了让老人可以舒心、坦然地过完生命最后时光的一些方式:比如给予更多尊重、有意义的体验,甚至是选择善终服务。

生是偶然,死是必然,顺其自然;生的愉悦,死得坦然,生命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