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病源于经络堵!身上这三经,每天敲敲,浑身轻松百病消
人体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内属脏腑,外布于全身,将各部组织、器官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根据中医理论,人体内的经络就像一个纵横交错的交通网,联系着各大脏腑、沟通气血。
中医认为,百病源于经络堵。在我们身上有三条非常重要的经络,每天敲一敲,帮你从头到脚抵御疾病入侵!
心包经:保护心脏
中医认为,心包是心脏的护卫,能“替主挡邪”,凡是心血管方面的问题,要从心包经入手解决。
心包经的走向是从心脏出发,经过腋窝,沿手臂内侧的正中线到达指尖,途中有天池、极泉、内关、劳宫等穴位。
位于腋窝顶点的极泉穴和手腕内侧的内关穴,都是心脏急救穴。
心绞痛或心梗发作时,弹拨极泉穴,有增加心脏供血的效果;按揉内关穴,也能起到保护心脏的作用。
如果适当地刺激心包经,可以增加心脏供血,有效地保护心脏。
方法:用一只手沿对侧心包经的路径,从中指尖向上沿途按揉,内关、极泉等穴重点按揉。
如果觉得按揉比较麻烦,沿心包经拍打也能获得同样的效果。
大肠经:增强阳气、祛除火气
手阳明大肠经简称大肠经,起于食指外侧末端,经过手背沿手臂外侧上行至肩部,转向后与督脉在颈后相会。
再转向前一路下行,经过胸腔、腹腔,最后进入大肠。
大肠经还有一条分支,向上经颈部至面部,在鼻子两侧与足阳明胃经相接。因此,头面部的病症与这条经络“息息相关”。
《灵枢·经脉》记载“大肠手阳明之脉主津液所生病者”,如目黄、口干、鼽衄、喉痹等。
认为它是一条气血很旺的经络,可以帮助人体增强阳气或把多余的火气去掉。
大肠经主要的日常保健穴位是合谷穴和曲池穴。
1
合谷穴:充补气血
合谷名意指大肠经气血会聚于此,并形成强盛的水湿风气。
合谷穴是大肠经原穴,由三间穴的水湿云气而汇聚,性温、量大、所处范围广,可担当起充补大肠经整条经脉气血的作用。
方法:用对侧拇指按揉或用三个手指捏住合谷穴处皮肤,以感到酸胀且能够忍受为宜。
2
曲池穴:排毒减压
曲池穴是大肠经合穴,为大肠经经气最强盛之穴,也是大肠经的湿浊之气聚集的地方。
曲池穴与人体的新陈代谢有密切关联,因为人体日常排泄体内废物都是借助肠道器官,所以经常按压曲池穴,可以排毒减压。
方法:用拇指略微用力按压,以略感疼痛为基准,按住5秒后松开,双手交替互按3-5分钟。
胃经:保护“后天之本”
足阳明胃经简称“胃经”,它上下贯穿人体,每侧共有45个穴位,是一条非常重要的经络。
实际应用中,我们了解得更多是它的分支,这条经络沿喉咙向下后行走至大椎穴,接着折向进入胸腹腔。
接着下行至大腿前侧,一直下行至足背和脚趾。
中医认为,“胃为后天之本”,日常的饮食营养都是靠胃来供应,胃的功能是否正常,影响着全身健康。
因此,胃经的功能主治也以“消化”为主,对胃肠消化系统疾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头面、目、鼻、口、齿等部位的病症都有良好的功效。
其主要的保健穴位有天枢和足三里。
1
天枢穴:防治胃肠病
天枢穴位于身体的中点,人的气机上下沟通、升降沉浮都要经过这里。
主治腹痛、腹胀、便秘、腹泻、痢疾等胃肠病。
方法:只需将两手拇指顶在天枢穴位置,然后做轮转按摩,持续3~5分钟,坚持揉按便能起到好的养生效果。
2
足三里:全能穴
足三里是个“明星穴位”,它是强身健体的大穴,“三里”即理上、理中、理下之意。
经常按摩可使胃肠蠕动有力,帮助调节和改善整体的免疫功能。
方法:用大拇指或中指做按压,每次5~10分钟,感觉该处有针刺一样的酸胀、发热感。持之以恒,可防病健身,抗衰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