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三伏天里话“清补”

文 / 中西医肺病专家何明
2019-07-25 20:05
"

三伏天,是二十四节气中小暑与处暑之间的这一段时间,也是一年中让人觉得最热、最湿、最闷的日子。从俗话中的“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就可以知道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最不舒适的日子,而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中的暑邪。

到了三伏天,我们不仅要根据天气特点注重防暑祛湿,还要注意避免长时间低温空调环境造成的空调病。

「中医养生」三伏天里话“清补”

中医提示 避免长时间低温空调环境 预防空调病

另外,还可以利用三伏天时人体阳气旺盛、气血趋表、皮肤松弛、腠理开泄的特点,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三伏贴”进行冬病夏治。

大家都非常关心:在这些湿、热、闷、粘的日子里,吃点什么才能缓解周身不适呢?下面我们就来谈谈暑湿季节的饮食建议。

暑湿季节的饮食建议

中医认为“夏季暑湿,适宜清补”,三伏天是暑湿最重的日子,人体在高温环境下,代谢速度明显增快,体能消耗更大,体液排出更多,这个时期可选择清淡平和之品,帮助人体营养物质的补充

三伏天虽然天气湿热,可也是瓜果蔬菜最为丰富的时期,绝大多数的应季果蔬都是适宜的消暑、开胃佳品。夏季惯常食用的冬瓜、苦瓜、丝瓜、黄瓜、番茄等瓜果类蔬菜,具有利尿、补水的作用,是祛暑食物的首选。

「中医养生」三伏天里话“清补”

正确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哦

凉拌、清炒是夏季最佳的烹饪方法,不仅能够最大程度保持蔬菜的营养,而且各类凉拌汁使蔬菜呈现出的清爽鲜香的滋味,可以促进食欲和消化。做凉拌菜时适量的加入新鲜的柠檬汁、薄荷叶,不仅使凉拌菜口感更丰富,而且具有生津解暑、祛湿透表的作用。

「中医养生」三伏天里话“清补”

凉拌,清炒最佳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凉拌菜虽好,脾胃虚寒的朋友却不宜过多食用。另外,天气湿热,食物更易腐败,所以不要吃剩菜剩饭。

暑湿季节能量消耗增加,能量的补充尤为重要,蛋白的补充必不可少。牛羊肉等红肉类蛋白在这个季节就显得过为辛温,而鸭、鹅等禽类、鱼、虾类动物蛋白更为适合食用,不仅能够补充蛋白,多数还具有补虚清热、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的功效。

需要注意的是,烹饪手段也是关键,三伏天的烹饪我们选用清蒸,清炖,或者与青瓜、芹菜、青笋类蔬菜清炒为宜,尽量避免麻辣、水煮、干煸等等使用过多香辛类调味品参与的肥甘厚腻的烹饪方法。

「中医养生」三伏天里话“清补”

清蒸清炖哦

说到“清补”,当然少不了中草药,有不少药材适宜三伏天食用。比如西洋参,其性凉而补,据有益气生津、扶正除烦的作用,可以开水冲泡代茶饮,也可以与鸭肉同炖成汤食用,以益气养阴补虚。

「中医养生」三伏天里话“清补”

还有沙参、麦冬、石斛、百合、玉竹、太子参等,具有养阴清热之功效,也是三伏天里很好的选择,可以有效补充因为高温多汗而造成的人体津液消耗。今后炎炎夏日,不要只想到可以饮用酸梅汤、赤小豆薏苡仁汤,因为体质不同、天气不同,选用的补益方式就不同,这是我们中医辨证施治的特点。

大家记得寻求专业中医生的帮助,避免千人一方、万人一药,因人而异调理身体,过一个养生的美好夏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