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要术】芒种时节,劝你这样养生,一年都少病

文 / 齐鲁粮油
2019-06-07 10:00
【养生要术】芒种时节,劝你这样养生,一年都少病

芒种的“芒”字,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芒种的“种”字,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芒种”二字谐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种”了。

芒种时节,由于气候逐渐变得湿热,大家也许会发现自己的身体变得容易疲乏并且食欲不振,这时注意养生就尤为重要了。

【养生要术】芒种时节,劝你这样养生,一年都少病

“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牵的要人拉,拉的要人推。”谚语中短短几句话,反应了芒种时节人们的通病——懒散。中医认为其原因是夏季气温升高,空气中的湿度增加,体内的汗液无法通畅地发散出来,即热蒸湿动,湿热弥漫空气,人身之所及,呼吸之所受,均不离湿热之气。所以,使人感到四肢困倦,萎靡不振。因此,在芒种节气里不但要搞好雨期的田间管理,更要注意增强体质,避免季节性疾病和传染病的发生。

芒种的养生重点要根据季节的气候特征,在精神调养上应该使自己的精神保持轻松、愉快的状态,恼怒忧郁不可有。起居方面,要早睡早起,适当地接受阳光照射(避开太阳直射,注意防暑),以顺应阳气的充盛,利于气血的运行,振奋精神。夏日昼长夜短,中午小憩可助恢复疲劳,有利于健康。芒种过后,午时天热,人易汗出,衣衫要勤洗勤换。为避免中暑,芒种后要常洗澡,这样可使皮肤疏松,“阳热”易于发泄。但须注意的一点,在出汗时不要立即洗澡,中国有句老话,“汗出不见湿”,若“汗出见湿,乃生痤疮”。不要因贪图凉快而迎风或露天睡卧,也不要大汗而光膀吹风。

【养生要术】芒种时节,劝你这样养生,一年都少病

芒种期间的饮食宜以清补为主,顾脾胃, 少寒凉。

天气湿热易使人胃口差、消化能力下降,许多人在芒种时节出现不适, 民间称这种现象为苦夏。中医认为, 湿属阴邪, 而脾喜燥恶湿, 由于芒种比较闷热, 故易湿困脾胃, 如果又贪吃冷饮, 此时脾胃很容易“受伤”。

【养生要术】芒种时节,劝你这样养生,一年都少病

避免过多食肉, 多吃谷菽菜果

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告诫人们饮食“常宜轻淡甜之物, 大、小麦曲, 粳米为佳”, 并说“善养生者常须少食肉, 多食饭”。由于天气闷热, 人体消化能力有所下降, 故芒种时节, 饮食宜清淡、质软、好消化, 不可过多摄入高热量食物, 可适当吃些粳米、红米、红豆、绿豆、小麦、大麦、粟米、苡仁、扁豆等甘淡平补之物。

【养生要术】芒种时节,劝你这样养生,一年都少病

吃苦饮酸

一般苦味的食物具有清热解暑燥湿功效, 所以芒种时节可以适当吃些苦味的食物, 例如苦瓜、莲子、芥蓝、荞麦、生菜、苦菊等, 正所谓“苦夏食苦夏不苦”。而酸味食物具有生津、敛汗的作用, 适当增加一些酸味的食物如乌梅、山楂、柠檬、葡萄、草莓、番茄之类的食物, 有生津、止渴、开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