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输入水果汁险丧命,养生为何“走火入魔”?

文 / 风青杨
2019-03-18 11:21


文 风青杨

51 岁的曾女士家住湖南郴州,特别钟爱养生之道。2 月 22 日下午,她在家中突发奇想,将 20 余种水果混合榨汁,经过简单过滤,自己进行静脉注射,不料立即感到皮肤瘙痒,体温上升。医生接诊后发现其全身感染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肝脏、肾脏、心脏等重要脏器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面临生命危险。经过五天的紧急救治,曾女士从ICU转到普通病房。(潇湘晨报)

在中国,“养生”是一个很神奇的词,但凡能与“养生”沾上边的,都特别受人们的追捧。民间新奇的养生疗法更是层出不穷,宣称的效果一个比一个神奇。不只排毒,食疗、神药、最新的治病妙法、祖传的养生秘方……混乱的保健讯息,在有人看来根本不值一信,但可怕的是,我们最亲的长辈们,却常常被这些信息搞得稀里糊涂,开始“乱养生”。

人为什么如此热衷于这么荒诞的养生办法?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每个人都有一颗长寿的心,这种心态被新科技和老秘方不断冲击放大,江湖术士和骗子利用这种信息差和概念衍生出了各种行骗手段,总有大把人为此买单。

“我妈让我给她4000元,要买小区门口一位姑娘给她介绍的膏药,说能治好她的腰痛”“我爸让我买那种床,说很多人用了高血压都不犯了”……花钱买所谓的养生“保健品”,这事估计许多老人都做过,子女们也都无奈过,更不要说手机里天天收到老爸老妈发来的各种养生信息。公园里养生保健的人群,电视里夸张的养生广告,时不时还涌现一些“神医”,倒了一个张悟本,还有李悟本、刘悟本……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不时有人会坠入养生忽悠的陷阱。

去医院看个感冒,可能就要花去你大几千元;看个癌症之类的大病,就可能要消耗掉一家人后半辈子的幸福,在这种情况下,张悟本说你根本没必要去医院看病吃药,吃那些西药不但治不好你的病,还有可能要了你的命,你直接去菜市场买点绿豆、白萝卜就一切OK,“药店”就是你家隔壁的菜市场,“医院”就是你家的厨房,绿豆、白萝卜能花几个钱,天天吃我也能吃得起,这就太有吸引力了,我们也就太喜欢了,这就好比一个大夫说你赶紧把你家的存款花光,即使花光也不见得你能治好你的膀胱;然后另一个大夫说,你根本没事,随便吃点消炎药就跟常人一样活蹦乱跳,你说我们信谁?你说我们喜欢谁?

因为缺少常识,所以当我们遇到生老病死等难题的时候,很多人不是去理解我们遭受的痛苦究竟是怎么回事儿,现代医学又提供了哪些解决方案,各种方法的利弊何在,而是祈求于“灵丹妙药”“偏方”,希望能够立即解除痛苦。即使没有健康问题的人们,也期望通过“量子挂坠”这类看似简单易行实则为偷懒的方法,实现“没病防病”的美好愿望,却忽视了身体本身的要求,比如日常锻炼的重要。

这种荒唐的事,历史上还真不少。15—16世纪的法国,灌肠成为必需以及非常时髦的事情——可能是因为王室非常热衷。传说,路易十四一生中享受了2000次灌肠。在法国,痴狂于灌肠的高峰期,很多人为了“维持健康”频繁灌肠,甚至1天进行2—3次。

1747年12月26日,一个医生给一个瘫痪病人采用的治疗方式是上午为其胳膊通电2小时,下午再通电2—3小时。在忍受了1个月的疗程之后,病人成功地康复了。另一个试验结果就没有那么有说服力。不过,偶尔出现的成功故事以及电疗的神秘过程带来的兴奋,引来了一位法国医生的评论:“在这座城中,每个人都想被电一下。”

与其说是医学的荒诞史,不如说是人类自己的受骗史,我们身边的老人,很多年轻时没有机会接受科学教育,知识体系和判断能力存在缺陷,科学素养尤其匮乏,如今,偏偏在本就固执的老年阶段遇到了海量信息的网络时代。加上朋友圈是熟人社交圈,不少老人往往在获取信息后急于广而告之,增加了养生谣言的传播。

想远离生存的焦虑,却仍以急于求成的心态寻找安宁;想摆脱功利的束缚,却仍以急功近利的逻辑看待生活——“大师”王林几十年信众无数、浙江慈恩寺短期出家报名火爆、“广西长寿乡”成了各类患者的圣地,背后的原因或可由此解释。现代人急于找到生活出口的焦虑,和寻找本身的急功近利结合起来,变成一种对“神人”和“圣地”的走火入魔。

作者:风青杨知名评论人。一个有趣的人,分享一些有趣的事。嫉恶如仇,从善如流! 微博@风青杨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