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三十多年,心血管病专家养生宝典
以往,秋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但现在,不管四季如何更迭,总能不时听到一则则心血管疾病突发,施救都无力回天的病例,并不断刷新病患年龄新低。
从医三十多年,作为一家心血管病专科为特色的医院副院长,赵旭教授在临床一线,这种感觉更感同身受。说起养生经,他为大家介绍了心血管医生的养心宝典。
全院心内科医生没有一个吸烟“如何养心?第一条就是不抽烟。”赵教授解释,可能很多人觉得抽烟会诱发肺癌,但殊不知抽烟还会“伤”心。
“临床上,吸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诱因,如果血脂或血糖水平高,就更容易催生动脉粥样硬化。更可怕的是,动脉粥样斑块一旦脱落或破裂,会很快堵住血管,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或脑中风,严重危及生命。”
前不久,赵教授接诊了一位35岁的年轻人。“小伙子是厨师,人有点胖。年纪不大,烟瘾却蛮大,是位老烟民,平时,烟一根接着一根抽。事发当天,小伙子在厨房干活,突然觉得胸口疼,忍了半天还是来我们医院检查。”赵教授说。
谁料想,一检查就发现一侧血管99%堵住,急性心梗发作。小伙子吓得腿发软。“这时候,再和他说吸烟的危害,就听得进了,保证戒烟。”赵教授说。
医生劝别人戒烟,自己抽烟吗?“我不抽烟,同事也不抽烟。”赵教授说,我们是心血管专科为特色的医院,心内科的医生占到了全院医生的一半左右,但没有一个医生抽烟,同时整幢楼全面禁烟。
“作为医生,给病人诊疗是天职,而科普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责任。自己不抽烟,才有立场去劝说病人戒烟。”赵教授坦言。
骑车上下班 穿戴设备观察心率门诊、手术、行政、教学……医生压力也挺大,很多人好奇,他们如何疏解压力?赵教授笑着说:“我没有特别的妙招,医生的确很忙,所以更得抓紧利用一切碎片时间,见缝插针锻炼与放松。”
每天上下班,自行车是赵教授的出行工具。“我家到单位,匀速骑车大约25分钟,一圈骑到,微微出汗。身边不少朋友选择打球或游泳,但我选择了最为适合我的运动,绿色出行,时间可控。”赵教授说,骑行时,下肢需要更多的血液,两腿交替蹬踏,可使心肌锻炼得更发达,增强血管壁的弹性。
天气逐渐转凉,很多马拉松赛事也将展开。“运动一定要注意个体化。适量运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强度,才是最好的。比如有些心肌缺血的病人,不是不能运动,但过度的运动,会加重缺血的症状,所以如何把握运动的度,成了一门重要的学问。”赵旭教授说,微微出一身汗,是他自我鉴定运动到位与否的标准。
赵教授建议,有心血管问题的病人,或中老年群体,运动时,把可穿戴设备用起来。“现在有很多可穿戴设备,手表可与手机联动,记录运动时的心率,从临床来说,心率在140—160次/分之间为中等运动强度跑,是提高心肺功能效果最显著的理想速度。当然这也必须结合自己的年龄和身体状况,所以,建议把这些科技装备用起来,根据心率,记录最适合自己的运动量,这才是有效的锻炼。”
首次跑马拉松以及尝试高强度运动的人,赵教授建议做运动平板测试。“测试做做也很方便,大型医院都开展这个测试,在运动中观察自己的心脏负荷,为心脏做一次体检,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有利于杜绝更大的风险。”
控制糖量摄入 偏爱深绿色系蔬菜在浙江绿城心血管病医院走了一圈,发现医院内的医生身型都保持得不错,鲜有大块头医生。
“在我国城市,有种趋势很不健康,高蛋白高脂肪摄入多,但蔬菜和豆制品摄入少。美国心脏协会提倡健康的行为——不吸烟、控制体重、中等强度运动、少吃盐、少吃糖、多蔬果、多豆类和谷物、多鱼肉、少红肉。我蛮认同,寿命就是要从嘴里省出来的。”赵教授说,控制体重是门学问,多年临床和研究表明,肥胖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概率大大增加。
“我家海鲜多以清蒸为主,因为比较清淡,鱼类是蛮好的蛋白质来源,而日常蔬菜,则会选择一些深绿色系的蔬菜来吃。如秋葵、芦笋、西兰花,都只需清水汆过后,弄一碟酱油蘸着吃。”赵教授说。
至于当下一些时髦的保健品,赵教授摇手说:“维生素就要从食物中获取,而不是胶囊。”一日三餐,赵教授对糖量摄入管得挺牢。“这些年,我咖啡改喝清咖,含糖饮料不碰;早餐两个鸡蛋、一杯牛奶、一个馒头足够,午餐食堂解决,用最小的碗盛饭,体检单子上指标尖头几乎没有。”
(杭州日报 记者 柯静 通讯员 王回南/文 张之冰/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