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一怕生”、“二怕晚”、“三怕忍”,养好胃,记住一句口诀!

文 / 雪姐谈健康
2018-05-24 18:04

俗话说“十胃九病”,胃作为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是非常容易得病的。


生活中,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都会导致胃生病。


胃“一怕生”、“二怕晚”、“三怕忍”,养好胃,记住一句口诀!



胃“一怕生”


对一些蔬菜、肉类来说,煮熟了吃会比生吃好,煮熟的意义是可以杀菌、软化食物、帮助消化喝吸收,对胃来说是有一定的养护意义,有些肉类,特别是鱼类,肉质中含有寄生虫或者细菌,不经过高温吃进胃里,对胃的伤害可不是一星半点。



胃“二怕晚”

不按时吃饭,胃酸不能被食物中和,就会刺激胃黏膜,引起消化性溃疡。


晚餐吃太晚,胃肠道没时间消化,会使消化功能出现异常,并且胃肠得不到休息,胃黏膜便不能得到及时修复,久而久之可能增加胃癌风险。



胃“三怕忍”


在很多人眼里,胃病只是小病,胃痛了就吃点药忍忍,但这样可能让小病变成大病。吃药1-2周都不见好就要及时就医,就算不到两周,服药后没效果也要就医。



养好胃,记住一句口诀!


即:一保、二米、三水、四穴


一保:保暖

患有慢性胃病的人,要特别注意胃部保暖,以防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或加重旧病。


二米:小米、花生米


小米:健脾和胃、补益虚损、和中益肾、除热解毒。易于消化,又开胃又养胃,素有“代参汤”之称。


花生:含油量较高,所含蛋白质也很丰富,并且极易被人体消化吸收。每天吃适量生花生,对养胃有一定好处。

三水:温水、牛奶、养胃茶水


温水:35℃~40℃的温水,是胃肠道感觉最舒服的温度。


牛奶:可稀释胃酸,对胃的刺激相对要少,在胃表面形成保护膜,但一天不宜超过两杯。


养胃茶水:茶疗在调理胃病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根据“通则不痛”的原理以理气、活血、和胃、止痛,达到治根的目的。茶疗温和持久,日常喝点养胃茶是不做的选择!



四穴:足三里、中脘穴、章门穴、膻中穴


按足三里:促进消化,缓解胃胀胃痛。


按中脘穴:温胃理气。


按章门穴:解除胃痛。


按膻中穴:调气养胃,使得肠胃气机得到疏理。

养胃茶,这样喝,更健康


1、红茶,加红糖和生姜止胃痛


红茶属发酵茶,茶多酚在氧化酶的作用下发生酶促氧化反应,含量减少,可有效保护胃黏膜、预防胃溃疡。


由于红茶味道较重,如果想让茶水变得清淡,可以这样做:


方法:每次放入3~5 克茶叶,口味淡者可放得更少些。水茶的比例为50∶1,开水冲泡5分钟左右即可。


若在茶水中加入红糖、生姜,还有止胃痛的功效。


建议:红茶宜温饮,过凉的话,其中的单宁会析出,造成肠胃不适。



2、熟普洱茶,促肠胃蠕动,防便秘

《本草纲目拾遗》记载,“普洱茶味苦性刻,解油腻牛羊毒——括肠通泄”,这说明普洱茶具有消食的功能。


熟普洱,不仅保留了普洱茶消食的功能,而且茶性更加温和,在适宜的浓度下,饮用熟普洱茶可促进肠胃蠕动,长期饮用有助于通便,预防便秘。


方法:茶水比例在3 克茶/10 毫升水,一般以100℃的沸水冲泡,口感最佳。


建议:普洱茶有生熟之分,想要护肠胃,最好选择熟普洱。



3、蒲公英根茶,去胃火、治胃痛


蒲公英入肝胃二经,不仅可以降肝火,还擅长清胃热!公英清胃火,效果甚至优于白虎汤,并且不伤胃气,不损土!


清代《外科证治全生集》中这样写道:“蒲公英瓦上炙枯黑存性,研末火酒送服治胃脘痛。”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蒲公英对胃溃疡及胃粘膜损伤有保护作用,蒲公英对于各型胃脘痛者能够清热润胃,消炎止痛,药性轻灵,清热而不伤胃,养阴而不恋邪,且无壅滞之弊。


值得注意的是,蒲公英对于胃热效果好,如果是脾胃虚寒者,尽量将蒲公英发酵后,制成蒲公英根红茶,泡水喝,可以大大降低蒲公英寒性,对于养胃效果更佳!


方法:取蒲公英根2-5g,热水冲泡代茶饮即可!

建议:每日食用量不超过15g,并且要温热着喝,不要喝凉的!


4、大麦茶,消化不良者可适当多饮


《本草纲目》记载:“大麦味甘、性平、有去食疗胀、消积进食、平胃止渴、消暑除热、益气调中、宽胸大气、补虚劣、壮血脉、益颜色、实五脏、化谷食之功。”

大麦茶属于粗粮,常喝可改善肠胃功能。


方法:先煮沸2 升左右的水,再放入一包大麦茶,然后煮5~10分钟即可饮用。


建议:大麦茶最好现煮现喝。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