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夏至时节话养生

文 / 健康上海12320(上海市健康教育所)
2017-07-03 20:22

“长到夏至,短到冬至”,

夏至是日照最长的一天。

天气炎热,

人们食欲不振,开始消瘦,

此时可以适当进补。

【习俗】冬饺夏至面

夏至时值麦收,古有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所谓“冬至饺子夏至面”,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习俗,民谚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

江苏夏令饮食有三鲜:地上三鲜为苋菜、蚕豆和杏仁,树上三鲜为樱桃、梅子和香椿,水中三鲜为海丝、鲋鱼和咸鸭蛋。广东地区,人们喜好煲清补凉汤,喝凉茶、酸梅汤等,还有吃狗肉之习,俗语说:“夏至狗,没啶走(无处藏身)。”

【饮食】苦夏吃补食

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即进入伏天。此时天气炎热,人们食欲不振,开始消瘦,即“苦夏”。浙江建德民谣说:“立夏日,吃补食。”说明夏至补食从立夏就开始了,一般都吃红枣烧鸡蛋和黄芪炖鸡,以滋补身体。

夏令喝汤既能获得养料,又能补足水分,推荐两种汤肴:一是鸡汤(母鸡汤更优),有防治感冒、支气管炎的作用;二是番茄汤(烧好待冷却后再喝),所含番茄红素有一定的抗前列腺癌和保护心脏的功效,最适合男子。另外,冰糖莲子羹,可滋补体质,对低血压病有疗效。

饮用绿豆汤有消暑作用。人的胃肠功能因受暑热刺激,其功能会相对减弱,易头重倦怠、胸脘郁闷、食欲不振等不适,甚至引起中暑,伤害健康。喝些绿豆汤,或者用莲子、薄荷、荷叶、粳米、冰糖煮粥,可防暑降温。

【体质】出汗易头疼

中医认为,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一方面要注意保护阳气;另一方面,此时“阴阳争死生分”,尽管天气炎热,可阴气已开始生长。

夏至时节,大多数人会有全身困乏以及头痛头晕的症状。究其原因,首先是由于气温高,人体排汗导致水分大量流失,此时若不及时补充水分,就会使人体血容量减少,大脑会因此而供血不足,进而造成头痛头晕。

造成头痛头晕的另一种原因是,人体出汗时体表血管会扩张,更多的血液会流向体表,这种血液的再分配可使血压偏低的人血压更低,从而发生头痛头晕。

【体质】防心疾感冒

夏季出汗多,导致血液少水而浓缩。这一时节,心脑血管病人应适量饮水,不贪凉,少吃冷饮,勤洗澡,保持脉络舒通、心律正常和体温平衡。

夏季还易诱发暑湿感冒,发高热,头晕,头胀,心中烦热,身倦无汗,口渴喜饮,可伴有恶心呕吐,小便短而色黄,舌苔黄腻。治疗时,应选用具有清暑解表、芳香化浊的验方。

  • 浮萍30克,鲜荷叶9克,西瓜皮12克,水煎后去渣服,汗出为度。

  • 藿香9克,银华15克,扁豆花9克,厚朴6克。每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服。

  • 六一散12克,薄荷6克,将这些药放于杯中,用开水冲泡后代茶饮。

(上海市中医医院神志病科

主任医师 许良)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