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肝 | 春季艾灸养生——让健康从春天开始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错过了春季的养生必定会影响下一个季节的健康,四季养生也是有个承上启下的作用的。那么春季该怎么养生呢?
《黄帝内经》有载: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春季万物复苏,阳气生发,是利用大自然阳气调节人体阳气最好的时节。此时,人体阳气开始生发,身体阳气一旦充足就会自动冲击潜藏了一冬的病灶,所以春天易出现肝病、风病、眼病、传染病、筋病等。
春季养生,重在养阳,艾火循经,疏肝利胆,元阳生发重在这一季!
春季对应五脏中的肝,对应五行中的木,此时肝经当令,所以春季养生重在养肝。而在这个时候很多人由于受到潮湿的环境导致体内湿气过重。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春季艾灸肝经上的一些穴位可以控制肝阳上亢侵扰脾胃,有效去湿,亦可提升肝阳以振情志,已达到温肝阳、益肝气,养肝阴、滋肝血,疏肝利胆的作用,让肝气处于一种平衡状态以助阳气正常生发。
| 春季湿气重
中医学认为,“湿邪”是“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之一,在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就会成为致病因素,并侵犯 人体导致疾病。
湿邪通常有两种,一是外湿,一种是内湿。外湿多因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所致;内湿则多由过度嗜酒或过食生冷,以致寒湿内侵脾阳失运,湿自内生。
总之无论哪种湿邪,都会使人出现食欲不振、腹满腹胀等消化功能减退的症状,同时伴有精神萎靡、嗜睡、身体发困、不想饮水等一系列“湿浊内盛”症状。而眼下阴雨连绵的回南天,人们长期处于过度潮湿的环境中,稍不注意就容易造成湿邪入体而引发湿症。
如何判断是否有湿气?
如果最近有以下表现,就说明体内有湿需要治疗了。
1、口中发黏
舌苔腻,湿性黏腻,所以感受湿邪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口中发黏。这是因为湿邪入里伤及脾阳,脾运失常,而“脾又开窍于口”,所以导致食欲的改变和口味的异常。除口中发黏外,还应伴有吃什么都没胃口,苔很黏腻。腻而色白,为寒湿;腻而色黄,为湿热。
2、胸腹胀满小便涩
湿为阴邪,易滞留脏腑经络,阻碍气血运行致脘腹胀满,脾胃升降功能失常。湿邪停于下焦,则小便短少而涩。
3、头部沉重四肢乏力
湿性重浊,其特点就是沉重。头为诸阳之会,湿困中焦,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因此,感受湿邪后,头重头沉犹如被布包裹之感。脾主肌肉和四肢,湿伤脾阳,可出现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四肢困重乏力。湿邪留滞于经络,则关节疼痛。
4、大便溏软且不天天排下肢浮肿
常表现为下肢浮肿,朝轻暮重,大便不成形但黏而不清利,便完后感觉不爽。
5、脚缝痒,起水泡甚至溃烂
艾灸祛湿简单又方便
艾灸的作用有很多,在生活中适时的艾灸能够达到开郁、祛湿的作用,而且还能补阳气,因此特别适合春季养生,经常艾灸可以让您轻松避免春季常见疾病,度过困乏的春天。
1、关元穴
【功效】:扶正固本
【取穴方法】:关元穴位于肚脐正下方3寸(4横指宽)处。
2、中脘穴
【功效】:和胃健脾
【取穴方法】: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在肚脐正上方4寸处。取穴时,采用仰卧的姿势,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
3、命门穴
【功效】:培元固本、强健腰膝
【取穴方法】:取一线过脐水平绕腰腹一周,该线与后正中线交点处,按压有凹陷处即为此穴。
4、足三里穴
【功效】:燥化脾湿,生发胃气
【取穴方法】:用同侧手张开虎口围住髌骨上外缘,余4指向下,中指尖所指处即为此穴。
5、丰隆穴
【功效】:祛湿化痰,可治下肢水肿
【取穴方法】:先确定腘横纹与外踝尖连线中点水平线,从胫骨前缘沿该水平线向外2横指,在腓骨略前方肌肉丰满处,按压有沉重感,即为此穴。
6、解溪穴
【功效】:舒筋活络,清胃化痰,镇惊安神
【取穴方法】:足背屈,在足背踝关节前横纹中点、两条大筋(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可触及一凹陷处即为此穴。
以上穴位,使用初阳艾灸仪施灸,建议1天1次或隔天一次,每次灸15~30分钟,10天为1个疗程
【时间充足又有需要的情况下,可以多灸几个穴位,具体多长时间还需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进行自我调节】
艾灸注意事项:艾灸时先灸左方,再灸右;艾灸后,不要立即冷水洗手或洗澡;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应按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
要循序渐进,初次施灸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以后再加大剂量;
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汗出等晕灸症状后,要立即,并躺下静卧,再加灸足三里,温和灸10分钟左右;
艾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不可喝冷水或冰水);
空腹及饭后一小时内不宜艾灸;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禁灸;身体发炎的部位禁灸。
饮食配合祛湿
平时饮食上尽量少吃或不吃寒冷油腻、甜食、饮酒外,可侧重多吃些祛湿功效的食物,如薏米、冬瓜、赤小豆、白扁豆等。
健脾祛湿温补汤
材料:淮山10g,茯苓10g,溪黄草10g,猪骨若干(脾胃差的选猪肺、猪脾脏更佳)
做法:整锅煲老火汤
和中化湿汤
材料:木棉花15g,鸡蛋花15g,槐花15g,薏米15g,猪肘瘦肉50g,炒扁豆15g,陈皮或砂仁6g
做法:整锅煲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