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生来了:春季养生要从“肝胆相照”入手
每每看到春景都让我们觉得心旷神怡,中国人是讲究“天人相应”的,不同的季节适合用不同的办法来调理我们的身体。
那么,到了春天,我们又该怎样调节自己的身体状态,要先从哪里开始保养呢?
(网络图片)
今天《大医生来了》请来浙江省中医院肝病科副主任中医师叶蕾,请她来介绍一下春季养生的重点。
浙江省中医院
肝病科副主任中医师
叶蕾
春季养生:养肝护胆
在中医理论中,人的五脏六腑与四季对应——春养肝胆,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脏,所以肝胆的生理机能比较旺盛的季节是在春天。
肝和胆相表里,肝气不舒的时候就会影响到胆,所以要同时调理。春天阳气生发,靠的就是胆经,胆主生阳。因此,春季养生宜顺应阳气自然升发舒畅的特点,以养肝护胆为要务。
这样不仅能顺应天时、升发阳气以防风寒,而且还能疏散心中郁闷、压抑的情绪。
如何判断自己的肝胆是不是健康?
【1】
无端感到疲倦、无端感到烦躁、焦虑和忧郁。
【2】
眼睛干涩、口干口苦。
【3】
头发经常很油。
【4】
出现粘便、有体臭。
【5】
腰部赘肉增加、脾气特别大、失眠多梦。
【6】
指甲有明显竖条纹、脸庞两边有肝斑。
【7】
乳腺增生和妇科问题。
【8】
虎口发青。
春困乏力:与胆气不足有关
中医认为:胆气是春生之气,春季壮胆有利于阳气的生发。胆气虚会表现出身体发凉、困倦、胆小的症状。
1、胆气虚导致身体发凉
身体侧面发凉提示胆气虚,这是胆气不通的一个表现。我们可以通过外力刺激来打通胆经,达到缓解和治疗胆经不畅的目的。
胆经的循行:外眼角——耳后——肩的侧面——身体侧面——臀部——腿外侧——第四脚趾。
中医有很多办法帮助大家疏通胆经,如敲打法。
沿着胆经循行的路线一直往下敲,每次敲5-10分钟,每日1-2次,饭后不宜敲胆经,要间隔半小时。
通常,中医疏通胆经的方法有拍打、揉搓、点按!
2、胆气虚导致困倦
《黄帝内经》讲:阳气者若天与日,春天犯困提示胆气不足。人体缺乏阳气,就会表现出无精打采、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中医提神大法——按压风池穴。
风池穴是胆经上很重要的穴位,它具有清头目、通神窍的作用。
按揉方法:用力按揉风池穴,压住不动停3-5秒,放开;再压住再放开。
针刺风池穴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一定要找专业医生来治疗,不能自己在家动手。
3、胆气虚导致胆小易惊
《黄帝内经》写道: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胆气对我们的精神、神志活动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胆量不仅是与生俱来的,也可能是后天胆出了问题,进而使人表现出胆小怕事、犹豫不决、易受惊吓、经常梦魇的情况。中医有妙招帮我们“壮胆”!
壮胆的穴位——丘墟穴
丘墟穴是胆经的原穴,通过按摩、针刺等方法刺激丘墟穴,能起到壮胆的作用。
丘墟穴在外踝前下方,在趾长伸肌线后面的小窝里。
按压方法:用拇指指端做环形按揉,按到有胀热的感觉,3-5分钟即可。
春季养肝小知识
多喝水
多喝水可补充体液,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多喝水还可促进腺体,尤其是消化腺和胰液、胆汁的分泌,以利消化、吸收和废物的排除,减少代谢产物和毒素对肝脏的损害。
饮食平衡
不要暴饮暴食或常饥饿,这种饥饱不匀的饮食习惯,会引起消化液分泌异常,导致肝脏功能的失调。
少饮酒
少量饮酒有利于通经、活血、化淤和肝脏阳气之升发。但不能贪杯过量,要知道肝脏代谢酒精的能力是有限的,多饮会伤肝。
心情舒畅
乐观使人健康。由于肝喜疏恶郁,故生气发怒易导致肝脏气血淤滞不畅而成疾,会伤及肝气,久之,易导致肝病。
适量运动
在春季开展适合时令的户外活动,如散步、踏青、打球、打太极拳等,既能使人体气血通畅,促进吐故纳新,强身健体,又可以怡情养肝,达到护肝保健之目的。
出诊时间
每周二上午、每周五下午
浙江省中医院
(湖滨院区)
每周四下午
浙江省中医院
(下沙院区)
上线嘉宾预告
周三(4月4日)10:00——11:00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院长、主任中医师
高祥福
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工作,在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肾脏疾病,特别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肾病及风湿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肾、类风关、强直性脊柱炎、痛风、干燥综合症)等方面有较为丰富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