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5个小毛病,竟是大病征兆!早知道就能有幸躲过,尤其最后一个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重病、大病其实都有一些很细小的蛛丝马迹,但因为小,很多人都自动忽略了,因此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
皮肤瘙痒不止
皮肤瘙痒在生活中很常见:
蚊子叮一下觉得很痒;
吃个海鲜浑身发痒;
皮肤干燥越挠越痒;
……
皮肤瘙痒原因很多,如上面提到的,还有一些由荨麻疹、带状疱疹、红斑狼疮皮肤病引起的。更要引起大家注意的,就是那些看起来虽然和瘙痒没关系,确是背后真凶的大病。
皮肤瘙痒不止,可能是这3种疾病
1.恶性肿瘤
发生在淋巴、胃、肠、肝、卵巢和前列腺等处的肿瘤时,也会伴有皮肤痒的症状,大多比较顽固。
2.糖尿病
部分糖尿病病人会出现没有皮疹的单纯瘙痒,如仅仅阴部瘙痒或者全身瘙痒,这有可能是血糖没控制好引起的。
3.肝脏疾病
肝部不适、肝功能异常以及黄疸出现时可能伴随皮肤瘙痒。例如黄疸,血液里的胆红素增多进入血液,引起皮肤瘙痒。
>>区别:区别于单纯的皮肤问题,上述疾病大多是长时间不明原因的瘙痒。
>>应对:如果出现长时间无原因的瘙痒,就要引起重视,最好及时到正规医院诊断。在查明原因前不要采取不恰当的止痒方式(随意抓挠、用热水烫、“土方”止痒等);不频繁地使用碱性香皂清洗;激素类药物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体重突然下降
如果你生活规律,也没有在节食、减肥,体重却突然下降,就要特别注意可能是一种疾病信号。
体重突然下降,小心这3种疾病
1.肿瘤
表现为短时间内体重急剧下降,尤其是在一个月内体重下降10kg以上,要警惕患肿瘤的可能。
2.糖尿病
糖尿病病人由于血液中的糖不能被身体存储和使用,人体所需要的能量只能靠体内的脂肪和蛋白质来提供,从而导致体重会下降。
3.甲亢
甲亢病人体重减轻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通常是由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导致的。
>>区别:如果没有刻意进行节食、运动减肥,而体重在6至12个月的时间内,下降4.5~5kg或者总体重下降5%,属于比较反常的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体重突然下降是上述疾病的症状之一,但是并不是唯一的表现,你还需要注意身体发出的其他异常信号。例如,糖尿病病人会伴有异常口渴、小便次数增多等症状;甲亢会伴有甲状腺肿大、眼球突出等症状。
>>应对:体重的突然减轻只是身体健康状况的一个反应、一种信号,要想确切知道身体到底怎么了,最好的办法仍然是去医院。
莫名牙痛
都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但很多人都将牙疼归结为牙和口腔本身出现了毛病,却不知道有种牙痛,可能是由危及生命的疾病引起的。
莫名的牙痛,小心这种疾病
心绞痛
部分冠心病病人在发生心绞痛时会发射到牙齿,引起牙齿疼痛。
>>区别:这类特殊牙疼与一般牙疼不一样,可表现为牙痛剧烈,但牙疼部位不确切,往往数个牙齿都感到疼痛,同时伴有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濒死感,服用止痛药无效。
>>应对:有冠心病、高血压病史的病人一定要高度警惕,尤其是当牙痛同时伴有胸闷、胸痛、气短等症状时,应该立即停止一切活动、就地休息,并及时去医院接受治疗。
持续发热
发烧时,很多人可能捂一捂发个汗好了,或者吃点退烧药、物理降温就没事了。但如果碰到不明原因的持续发热还老不好,你可要当心了
引起持续发热的疾病
1.癌症
发烧是身体的一种调节机制,白血病、淋巴瘤等许多癌症都会对免疫系统造成影响,身体为了对抗这种问题,就可能表现为持续发烧。
2.结核病
如果发热长达3周以上,并且检查了1周以上,都查不出病因的话,要警惕结核病的可能性。
3. 肝脓肿
发热是肝脓肿常见的症状,也会伴有寒颤、发热、腹痛、乏力等,其实肝脓肿并不是一般的小毛病,危害很大,若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可高达10%~30%。
>>区别:发热如果经过了常规治疗却一直没有退烧,就要注意了。例如癌症病人会可能出现发热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周以上),应用抗生素和抗过敏药物无明显作用的现象。
>>应对:如果出现不明原因、且持续发热的情况,在查明病因前,建议不要自行购买药物服用,如果已经服用了退烧药物,可以在就医的时候一起带过去,同时尽早就医。
经常眼前一阵发黑
小编经常是肚子一饿眼前就发黑,还以为自己是得了什么病,结果医生说是长期没有进食导致的低血糖,按时吃东西就好了。
经常眼前一黑,可能是这3种疾病
1.脑瘤
一些脑瘤病人也可能发生一过性眼前发黑的现象。
2.脑卒中
也就是通常说的“中风”。有些脑卒中病人在发作时,有突然眼前发黑、单眼视物不清、身体局部麻痹等症状,这可能是中风前兆,俗称“小中风”。
3.低血压
临床上称为体位性(直立性)低血压,表现为突然站起来眼前会发黑,基本上过一会就可以自行恢复。比较多见于老年人、孕妇和长期卧床者。
>>应对:三高人群、烟民和酗酒者都应有意识地关注这些疾病征兆,出现上述危险信号时马上就医。有过中风经历的人应避免情绪过大波动,注意膳食平衡,劳逸结合,坚持适度运动。
如果病了,身体总会发出一些红色信号,如果大家觉得不对劲,别犹豫,赶紧去医院看看,找医生来诊断,可千万别被自己大意给“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