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万物长,养生需跟上!

文 / 橙子先生smile
2018-03-05 19:00

惊蛰,古称“启蛰”,

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

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

“一雷惊蛰始”,

意指春雷乍响,

惊醒了冬眠在地下的昆虫,

适宜它们活动的季节来临了,

于是纷纷醒来,开始新一年的生活。

惊蛰万物长,养生需跟上!

故此,惊蛰时节阴阳剧烈动荡,阳气如惊雷欲出,自然却春寒料峭,人体为万物之灵长,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春风易引动肝阳,阴阳斗争最易削弱正气而致病,或诱发痼疾。小编在此提醒各位,可要注意天气变化,做好养生保健工作呦~

惊蛰三候

惊蛰万物长,养生需跟上!

桃始华:惊蛰之日,“桃始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乃闹春之始,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流水桃花,便勾引出千媚百态。

仓庚鸣:惊蛰后五日,“仓庚鸣”,仓庚就是黄鹂,黄鹂最早感春阳之气,嘤其鸣,求其友。仓为青,青为清,庚为更新,“昔我云别,仓庚载鸣”,文人由此也称它“离黄”,“离黄穿树语断续”就成了悲声。

鹰化为鸠:再五日,“鹰化为鸠”,古人称“鸠”为布谷鸟,仲春时因“喙尚柔,不能捕鸟,瞪目忍饥,如痴而化”。到秋天,鸠再化为鹰。【以上节选自《微读节气》(朱伟著)】

惊蛰习俗

惊蛰吃梨

惊蛰万物长,养生需跟上!

惊蛰吃梨,寓意跟害虫分离,也在气候多变的春日,让疾病离身体远一点。也有人说“梨”谐音“离”,据说,惊蛰吃梨可让虫害远离庄稼,可保全年的好收成,这一天全家都要吃梨。古代走西口者也取“离”的谐音,多有“离家创业”之意。后来,人们惊蛰日吃梨,亦有“努力荣祖”之念。

祭雷神

惊蛰的节气神乃雷神。在台湾,相传“雷公”是一只大鸟,而且随时随地拿着一支铁锤,就是他用铁锤打出隆隆的雷声,唤醒大地万物,人们才知道春天已经来临了。

惊蛰万物长,养生需跟上!

客家“炒虫”

惊蛰日驱虫、除虫、吃虫的习俗,起源非常古老。惊蛰这一天,闽西古汀州地区客家人,或在热水中煮带皮毛的芋子,或炒豆子、炒米谷。民间认为,这样可以消灭多种小虫。还有的客家人或做芋子饭、或做芋子饺吃,以芋子象征“毛虫”,以吃芋子寓意除百虫。

春捂必讲究 春困能远离

穿衣应以捂为主

惊蛰时节尽管天气转暖,但气温变化较大,尤其晚上和中午的温差相当大,大家在穿着上要注意保暖。一些年轻的姑娘们,往往在早春时节就穿起了五颜六色的裙装,这种穿着其实对身体很不利,暴露在外的肢体会因为风寒的侵袭而出现发凉麻木、行动不灵、酸痛等不适。因此,此时节在穿着上还是要以“捂”为主。

惊蛰万物长,养生需跟上!

饮食清淡多吃梨

惊蛰时节,气温偏低、气候干燥,因此在春天还应多吃生津润肺的食物。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在民间还有惊蛰吃梨的说法,梨的吃法很多,可生食、可蒸煮,也可以榨汁。春季吃梨最好还是以冰糖煮制,这样不仅可以避免食物冰冷,更利于和胃降逆。

另外,饮食宜清淡,油腻的食物最好不吃,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葱蒜、胡椒也应少吃。春天肝气旺,易伤脾,所以惊蛰季节要少吃酸,多吃大枣、山药等甜食以养脾。

惊蛰美食

黄金韭菜夹

韭菜属春发补阳气的好食材,而且味道也有特色,可多吃。

荠菜豆腐丸子

荠菜唯有和豆腐搭配才能出那独有鲜味。

惊蛰万物长,养生需跟上!

芝麻枸杞拌菠菜

菠菜是补肝最好的蔬菜,适量多吃些菠菜可起到很好的养肝保健功效。

早睡早起去“春困”

惊蛰节气前后,有的人可能会常感到困乏无力、昏沉欲睡,早晨醒来也较迟,这就是民间常说的"春困"

惊蛰万物长,养生需跟上!

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春天早睡早起,散步缓行,在春光中舒展四肢,呼吸新鲜空气,以顺应春阳萌生的自然规律,使自己的精神愉悦,在保证休息的同时,进行适当的活动,可以激发体内阳气上升,但运动之前应做好热身。

运动时大汗对于人体的阳气是一个消耗,所以运动时达到微汗就可以了。高强度剧烈运动,对人体养阳和生长产生不利影响。所以春季运动,不要太过激烈,需要循序渐进,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保持身体健康。

惊蛰万物长,养生需跟上!

春养肝,慎动火

春养肝,指春季养肝。春天在五行中属木,而人体的五脏之中肝也是属木性,因而春气通肝。惊蛰时节,人的肝气旺盛,往往易出现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血压升高等表现。

因此,要注意避免过量饮酒、熬夜;随时保持心平气和,不要大悲大喜,戒躁戒怒,否则肝气升腾太快,易患眩晕、中风之病。同时可以每天饮用冲泡的玫瑰花水,以起到疏肝解郁、养颜美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