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雷初响,惊蛰已到,养生要重滋肝养血,晨起1杯水
点击上方↑“健康杭州” 可以订阅哦!
昨天的春雷,
你听到了吗?
惊蛰时节,“春雷初响,蛰虫始振,万物苏醒。”养生应注重顺应自然,调达肝气、平衡阴阳。精神上注意调节情绪,保持愉悦,切忌妄动肝火。趁气温日渐回升,多做些户外运动,宜选择慢跑、太极拳、放风筝、坐功等较柔和的运动方式。饮食上宜清淡平补,少酸多甘,多吃蔬菜、水果、野菜等食物。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动物冬眠,藏起来不食不动,称为“蛰”。“惊蛰”乃春日天气回暖,春雷初响,蛰伏昆虫惊醒的日子。我国古代将惊蜇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每候五天)”。惊蛰后气温明显上升,万物开始苏醒,春回大地,即将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惊蛰”时节气候特点为天气转暖,雨水渐多,早晚与中午的温差较大,仍有“倒春寒”,须注意保暖,不要急着脱衣。此季节各种病毒和细菌活跃,麻疹、水痘、流感、流脑等传染性疾病易于流行,须做好通风和预防措施。还容易出现困乏无力、昏沉欲睡的“春困”症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早睡早起,多做户外运动。
按中医五行学说,春与肝相应,“惊蜇”时春阳上升,易致人体肝阳偏盛,若不注意滋肝养血,可导致肝火过旺,此时应避免太过急躁。饮食上要注意清补平淡。
惊蛰闻雷万物长,调达肝气和阴阳,
多练静功防冷风,温补忌怒肝脾祥,
少酸多甘温不燥,多食野菜保安康。
惊蛰养生歌诀
【首先要养性摄神,保持良好情绪】
按中医五行学说,春与肝相应,肝火过旺,易引起人易发怒、眩晕、目胀,以及发生血压波动和中风等疾病。应避免太过急躁,别为小事生气动怒,尽量保持心境平和。工作之余,可采取闭目养神,或多做深呼吸,以利心身放松。也可栽花种草、养鱼养鸟、郊外踏青,这样可涵养性情,舒肝理气,使气血平和,情绪不易波动。
【早睡早起,晨起1杯水 】
《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意思是说,春天万物复苏,应该早睡早起,迎合春天之朝气,散步缓行,可以使精神愉悦。
春天以养肝为主,肝与人体的造血功能密切相关,养肝最重要的就是睡眠充足。中医认为,晚上10点到凌晨2点血液流经肝、胆,这时应让身体得到完全的休息,否则肝的修复功能将会受到影响,体力无法恢复。早晨7点,第一天肠胃中的食物已经消化差不多,大脑会发出“饥额”的信号,如果长时间不想起床,就容易发生春季的胃炎和溃疡,春眠也要适可而止。
惊蛰也是容易上火的季节,如遇上少雨干旱,体质更易偏燥。此时最好能“晨起1杯水”。饮水可帮助排除毒素,还能维持皮肤黏膜的完整性,构成抵御感染的屏障。喝水首选白开水,晨起空腹喝点蜂蜜水也不错,可以帮助排便,清除废物。另外,像绿茶、玫瑰花茶、菊花茶等清肝饮品,可以去火、清脂,也可酌情多喝。
【饮食“清淡平补”,少酸多甘】
惊蛰时的天气会明显变暖,饮食应清淡平补,并应顺肝之性,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维生素的清淡食物,可增强体质,抵御病菌的侵袭。宜多吃的食物包括:春笋、菠菜、芹菜、鸡、蛋、牛奶、鸭血、芦荟、水萝卜、苦瓜、木耳菜、油菜、山药、莲子、银耳等食物。另外,要少吃油腻和过辛过辣食物,如辣椒、香菜、胡椒等。
惊蛰后野菜多,如荠菜、苦菜、马兰头等,可适当多吃。野菜大多营养丰富,还富含维生素C及大量解毒消炎成分,能增强免疫力、抵御细菌和病毒侵害。
需要注意的是,惊蛰时节应少吃酸,因为酸涩伤肝。初春肝气盛易伤脾,适量多吃甘味食物,如大枣、山药等以养脾,最好做些大枣粥、山药粥等食用。
【推荐养生食谱】
山药红枣薏仁粳米粥
材料:粳米100克,薏米75克 ,山药(干)50克,荸荠25克, 枣(干)10克 ,白砂糖20克 。
做法:粳米、薏仁分别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3小时后,捞出,沥干水分; 荸荠、山药去皮,洗净,分别捣成粉末; 红枣去核,洗净备用;薏仁、粳米下入锅内,加适量冷水,置旺火上煮至米粒开花; 红枣下入锅内,转小火熬煮成粥; 待粳米软烂时,边搅拌边将山药粉洒入锅内,约煮20分钟; 将荸荠粉和白糖入锅搅匀,即可。
功效:山药:止泻、健脾、补肺 ; 红枣:安神、补脾胃、辅助降血脂 ;粳米:除烦、止泻、健脾。
【户外运动,舒经活络】
常言道:“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正是万物萌生,草长花开的好时光,也是开展体育锻炼,强身健体的黄金季节。
但惊蛰过后,自然界呈现复苏之势,人也同自然界其他生物一样,身体各脏器的功能都还未恢复到最佳状态,特别是关节和肌肉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舒展,因此此时不宜进行激烈的运动,应选择走路、慢跑、太极拳等比较和缓的运动方式。
锻炼前应充分做好准备活动,也要注意运动的时间和强度, 调节好自身节奏, 循序渐进,科学运动。气候适宜的日子,适宜远足踏青,亲近自然,更是有益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