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乃后天之本,健脾养胃,做到这四条就够了
一个人,能吃、能睡、能排泄,也就是吃得好、吃得对,睡眠充足,大小便和出汗情况都正常,那这个人基本上没有什么大毛病。
这是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脾胃病(消化)科魏玮主任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
在这儿,吃被排在第一位,是因对一个人来说,肾是先天之本,脾胃则是后天之本。先天之本决定了一个人的体质,而成长、发育、维持生命所需营养的供给、运化,都离不开后天之本。如果一个人吃不下,能量供不上会是什么后果?
如果只用一个字来形容人的最佳状态,魏玮主任认为“和”字最恰当。
中医理论中,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间的运动变化生成世间万物,这五种物质既相互滋生又相互制约,在相生相克中维持动态平衡。脾属土,有消化水谷、运输精微,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功能,一旦它怠了工,势必影响到其他脏器的运行。
日常滋养脾胃,维护这个后天之本需要怎么做呢,这三个原则您可以试一试:
一、七八成饱 少吃一口
饮食量对将养脾胃很重要,少吃一口,也就是七八分饱为好。怎样才是七八分饱?就是并不很饱,但放下筷子也不会觉得还饿,不吃也没问题。
另外,每天定点吃饭,吃温热的饭,对养护脾胃也非常重要。在一天的饮食中,早饭是吃给“自己”的,自己当然要对自己好一点,所以早餐吃好,品种丰富点,别光是馒头、粥、咸菜,加点豆浆、牛奶、新鲜蔬菜;午餐是吃给“朋友”的,可以向对待朋友那样“款待”一下胃;晚餐是吃给“敌人”的,对敌人自然不能放任。
有句话叫“胃不和则卧不安”,晚餐吃得太多、太油腻,会影响睡眠质量,暴饮暴食还易诱发胰腺炎等病。
二、将养情志 心平气和
脾胃病是情志病,也就是身心疾病,多与心情有关,这个芽儿有深刻体会,多年前,芽儿的一个同事开车,一转弯没留神把路边的交警撞出去了,然后赶忙送医院,最终交警没什么大事,他突发溃疡胃坏了……
中医认为,身心疾病原因有二,一是体内正气不足,二是七情过激、情志内伤,所以养情志在脾胃养护中尤为重要。如今人心浮躁、急功近利,脾胃弱的人就会很受伤。在魏主任看来,常见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50%以上的人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在中医里归于泄泻、 便秘、腹痛、肠郁、郁证,治疗时则得强调“形神合一”,采用疏肝理气、健脾和胃、养心安神等方法疗效才好。
所以,患脾胃病的人,如果单纯吃药治疗效果不佳,就应辅以心理治疗,心理纠治还对防止复发起着关键作用。
三、调味之品 可能伤胃
南甜北咸,各地调味品大不相同。山西人爱吃醋,是因为那里水质、土质硬,醋可以中和这种“硬”;四川人喜吃辣,是因为那里气候潮湿,辣椒可祛湿。一个地方饮食习惯的形成,和当地的水土、气候分不开,而放到另一个地方不见得适合,比如辣椒其实并不适合干燥的北京,老北京菜谱中就很少有用辣椒的菜肴。
如果脾胃比较弱,一段时间内,除辣椒,烟、酒、绿茶以及刺激性食物就要少碰,再有就是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食物更不能直接吃。
四、一日三餐 比例要对
在日常饮食结构中,首先要保证的是粮食,要占一日三餐的30%,其中不但要有大米、白面,也要有五谷杂粮;
其次是蔬菜,要占到三餐的60%左右,品种、颜色能多丰富就多丰富;
最后才是含脂肪的食物,包括肉、蛋、奶在内,这一部分占10%左右。肉吃得过多易生湿热,比如溃疡性结肠炎就与饮食不节、情志内伤及湿热、阳虚体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