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医院青年医生对医改积极性不高!

文 / 看医界
2018-01-15 12:37

导读:调查显示,学历高、收入高、医院等级高的医师参与医改不主动,而职称高职务高的医师更积极。

作者:徐毓才

来源:看医界

最近,中国医师协会在2018年会上发布了《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引发了业内普遍关注。《白皮书》是根据2016年到2017年中国医师协会进行了医师大样本的调查而出具,全国共计4.46万家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参与本次调查,共约14.62万医师参与。

在这份调查中,人们更多的关注焦点在执业环境、医患关系、医师收入、医师健康等方面,然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在对医疗体制改革的态度上”医师的“反应”也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调查显示:

三甲医院青年医生对医改积极性不高!

职称高、职务高的群体对医改的主动参与性越高;

年轻组主动参与性差,且学历越高主动参与程度越低;

较高收入的医师对医改的态度更被动;

医疗机构等级越高的医师被动接受医改比例越高,积极参与的程度越低。

概括起来,就是学历高、收入高、医院等级高的医师参与医改不主动,而职称高职务高的医师更积极。是不是比较有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看起来比较“分裂”的现象呢?

实际上,仔细分析,其实并不意外。对于一个群体是否积极主动参与与自己利益密切相关的改革,最根本的决定因素有三个,一是可能性,二是必要性,三是动力大小。

1、为什么职称高、职务高的群体对医改的主动参与性越高?

从可能性看,职称高、职务高的群体相对来讲有更多的话语权,这种话语权使得他们有机会参与医改政策制定,特别是职务高的,因为我们的大部分调研说是“走基层”,实际上还是“走高层”的多,即使很多时候召开座谈会,说真话实话还是不那么自由。

从必要性来看,职称高、职务高群体对改革的必要性认识更清楚,对症结看得更透彻,对体制内的“弊端”认识更深刻,对改革给予更多的希望,因此变革的愿望更迫切,参与的意识也就更强烈。

从动力方面看,职称高、职务高的群体由于有更多的精力、经历、经验、阅历,也有自己的资本,因此对于改革有底气,有勇气,这样也就有更强大的改革动力。

基于以上三方面分析,目前一些大医生,包括主任医师、主委级医生,甚至“院长”更容易走出体制自主创业,一方面他们有更优越的条件和雄厚的基础,另一方面他们中很多人还有一份熊熊燃烧的激情与梦想,所以他们便积极响应和投身伟大的医改实践。

2、为什么学历高、收入高、医院等级高的医师参与医改不主动?

从可能性讲,学历高的年轻人多,一方面舍不得放弃自己为之付出为之奋斗很多年的“梦”,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年轻,没有话语权,没有参与医改的通道,既然与己无关,何必瞎操心瞎掺和?而且,这多年医改,实际上并没有太涉及医生的切身利益,比如薪酬、执业环境等等。

从必要性讲,医疗界中医务人员普遍对医改缺乏认同感,对前景普遍不看好,因为医改本就是改政府,而很多医改政策改政府的不多,而且执行很不到位,所以在医务人员心里,觉得改与不改无所谓,所以也就不积极主动参与了。

从动力上讲,要想让改革主体积极参与,无非让他们看到希望和未来,让他们觉得改有好处,不改没出路。而为什么学历高、收入高、医院等级高的医师参与医改不主动呢?就是这方面原因。不改,他们依旧享受着“幸福”,灰色收入依旧,医疗机构等级制带给大医院、高学历者的“福利”依旧。

倒是基层的医生有更多的不满意,然而他们没有话语权,加之医疗风险大,索性不看病了,所以能上调的去了上级医院,不能上调的就混着,所以基层医疗服务萎缩了,大医院人满为患了,医生负担成倍加重,病人越来越不满意,看病贵看病难难以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