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源性头痛是临床最常见的头痛之一,怎么产生的?如何治疗?

文 / 神黄中医智库
2017-11-29 12:32

颈源性头痛是临床最常见的头痛之一,怎么产生的?如何治疗?

颈源性头痛是临床最常见的头痛之一。本病是由颈枕部或(及)肩部组织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所导致的以同侧头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一般认为,颈椎退行性变和肌肉痉挛是颈源性头痛的直接原因。因此,颈源性头痛可根据神经根的不同受累部分,分为神经源性疼痛和肌源性疼痛。颈源性头痛好发于50岁左右人群,但近年来年龄日趋年轻化,20岁以下者并不罕见;从性别上看,女性多于男性。

颈源性头痛是临床最常见的头痛之一,怎么产生的?如何治疗?

一、病因病机

(一)病因

1.体位不当,颈部劳损:坐卧不当,劳力太过,导致颈部肌肉骨骼损伤,筋骨肌肉劳损。

2.风寒外侵,经脉失和:外受风寒邪气,痹阻经脉,气血不畅,筋脉失养,发生本病。

3.跌仆损伤,瘀血阻滞:跌打外伤,久病不愈,瘀血内阻,经脉阻滞,气血不通,以致疼痛。

4.情志不畅,气血失和:五脏六腑之血气皆上注于头面,情志所伤,脏腑气血失和,头颈部筋脉肌肉失养而发生疼痛。

5.脏腑损伤,精血亏虚:年老体衰,或久病所伤,导致肝肾不足,精血衰耗,不能上荣脑髓经脉,因虚而痛。

(二)病机

颈源性头痛病变主要涉及足太阳经脉,同时与肝脾气机不畅,气血不足有关。由于邪阻太阳经脉,导致太阳经脉不利,气血不畅,不通则痛。或因劳伤过度,脏腑亏虚,气血不足,筋肉失养,不荣则痛。

二、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1)单侧发作性头痛不伴对侧转移,偶尔也可双侧同时发作。(2)疼痛首先发生于颈部,随之扩散至病变侧枕额颞及眶部。(3)疼痛呈钝性,常深在,无搏动性。(4)间歇性发作,每次持续数小时至数天。(5)颈部活动,不良的颈部姿势可诱发头痛的发作。(6)颈部僵直,主动和被动活动受限,可伴有同侧肩部或上肢痛。

2.体格检查:枕大或枕小神经处压痛,颈部活动受限,颈椎及椎旁有压痛。病程较长者可有颈后部、颞部、顶部、枕部压痛点。

3.影像学表现: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小关节紊乱,后纵韧带或黄韧带增厚,关节间隙变窄等。

4.其他,本病发病年龄多在20~60岁,但近年发现学龄儿童也不少见。本病以女性患者多见。多慢性起病,不良的颈部姿势可诱发头痛。

颈源性头痛是临床最常见的头痛之一,怎么产生的?如何治疗?

三、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区别外感内伤:本病属于内伤,病程一般较长。然而,有感受风寒而发生头痛者,与本病见症相似,但病程大多较短,一般不难区别。

2.分清证候虚实:颈源性头痛病理属性有虚实之分,临床辨证除了从年龄、病程、体质等方面辨别虚实之外,舌苔脉象往往是主要的内容。

3.辨别病程新久:新病多实,久病多虚;新病气血失和、气血瘀滞者多,久病除气血亏虚、肝肾不足外,常兼见痰瘀内阻、络脉失和的病机变化。

(二)分证论治

1.经脉失和

症状:颈枕部拘紧或酸痛,连及颞额,或伴肩背不适,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或紧。

治法:疏通经脉,缓急解痉。

方药:葛根汤(葛根、麻黄、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加羌活、天麻、当归、川芎)。

2.瘀血阻滞

症状:头痛经久不愈,固定不移,疼痛较重,反复发作,难以缓解,舌质暗红或见瘀斑瘀点,苔白,脉沉滞或涩。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破血散疼汤(羌活、防风、桂枝、苏木、连翘、当归、柴胡、水蛭、麝香)加威灵仙、姜黄、川芎、丹参)。

3.气虚络痹

症状:头痛反复发作,日久不愈,时作时止,伴见头目昏沉,精神疲惫,面色不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益气补虚,活络止痛。

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桂枝、白芍、生姜、大枣)加当归、葛根、党参、仙灵脾、炙甘草。

4.气血失和

症状:头痛头晕,情绪不畅加重,伴见胸胁胀闷、心悸、恶心等症状,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

治法:疏调气血,和畅气机。

方药: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白芍、党参、炙甘草、大枣、生姜)加香附、旋覆花、天麻等。

颈源性头痛是临床最常见的头痛之一,怎么产生的?如何治疗?

5.精血亏虚

症状:枕颈部疼痛,隐痛为主,时轻时重,经久不愈,头昏耳鸣,记忆力差,精神不振,舌质红,舌苔少,脉细弱或细数。

治法:填精养血,充髓荣筋。

方药:滋营养液汤或杞菊地黄丸。

此外,对本病在内服药的基础上,可以用煎药后的药渣热敷颈部,其效更佳。另外,在工作、学习、睡眠时应注意头颈部姿势,减少头颈部组织损伤和肌肉疲劳,对预防发病和减少发作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