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二来了,老大问题也来了?父母该怎么做?
二胎时代来了,家里多了个弟弟或妹妹,老大有什么反应?有没有更粘妈妈?动不动就发脾气哭闹?甚至还有各种“麻烦”,比如受伤了,生病了等等。妈妈可能精力不够,心神憔悴,可能心里还在责怪老大怎么这么不省心?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童年的记忆将会随身携带一生,它是个人生活方式的根源及最简单的表现方式。
从心理学的角度,我们来看看老二来了,对老大有什么影响?我们又能做些什么?
以我亲身经历的感受来聊聊,我排老二,上面是哥哥(大我一岁半),下面有个弟弟(小我十岁)。哥哥从小调皮捣蛋,爱惹事,常被批评,责骂,竹篾子的痛打,甚至被绑起来打过,都是我亲眼所见。父母认为哥哥老惹事,就用打来让他记住下次不要再犯同样的错。可事与愿违,不仅没让哥哥变好,倒让哥哥变得更沉默寡言。父母对这个老爱惹事的儿子感到失望透顶,常拿我跟哥哥比较,我胆小听话常被表扬,哥哥一直都不被认可,是反面教材的典范。现在回想起来,那是哥哥用错误的方式引起父母注意,想得到关注,想得到父母的接纳和爱,可父母狠铁不成钢,真是个可悲的错误呀。而我用听话获得父母的认可,这束缚了我个性的发展。后来有了弟弟,我感觉父母对我的爱也变了。明明是弟弟霸占我的东西,每次都是我要让着弟弟,还挨责骂,说我不懂事。觉得父母明显偏爱弟弟,心里就会失衡,觉得父母偏心,感觉自己不被爱了,被忽视了。事隔多年,再回首时,求那时的心里阴影面积?我们都觉得父母那样的打骂教育方式不好,但哥哥对自己的孩子还在用以前父母对待他那样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对待。这是“轮回”,形成一个循环,不喜欢父母那样对自己,长大了自己又那样对待孩子,孩子又会那样对他的孩子……多么悲哀的循环!
曾经一段时间我也顺着“轮回”在循环。随着老二如期而来,女儿老大的王位不保,不可避免的战争一触即发。当弟弟被大家围绕抱在怀里时,姐姐也求抱抱?我们的反应:你都这么大了,还要抱?求关爱不得转不合作。起床不会穿衣服了,放学后不写作业,吃饭时不吃饭,三请四请还不来吃等等一系列问题。不明就理的妈妈开始咆哮:还不起床?还不快写作业?还不快来吃饭?在催促中出现了:我讨厌你们!讨厌妈妈!讨厌弟弟!我不想吃饭(即使饿了也不吃,不吃饭父母就会担心我)后来发展到尿床,时不时皮肤过敏。我也是简单粗暴的应对,被磨得心神憔悴。孩子到底需要什么?父母到底要怎么做?
后来通过学习,了解到家庭星座对孩子的影响,父母的行为模式对孩子的影响,孩子童年的记忆(不管好的或不好的)将成为他的人生脚本。“人生脚本”这个词,是加拿大心理学家埃里克·伯恩提出的概念。他认为,人生脚本就是我们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对自己一生的规划。
于是当女儿再问我们:有了弟弟,你们还爱我吗?当然爱,不管怎么样,你永远都是我们最爱的宝贝女儿。在女儿再求抱抱时,我就放下手上的事情好好抱一下她。即使没空抱时也不再嫌她烦,如实告诉她这会儿没空,等多久就陪她。在帮弟弟买东西时不管是吃的,穿的,还是玩的用的,一定也有姐姐一份。每天都安排特殊时光一起度过,一起游戏,一起学习,有交流有沟通。告诉她我们今天遇到什么有趣的事,听听她有什么好玩的事。开始试着接纳孩子一些以前不被接受的行为,让孩子感觉到被爱;通过沟通了解孩子的一些想法,鼓励她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建立起爱的连接,灌浇她想要的爱。爱的给予,不仅是吃饱穿暖,给世界上最好的东西给你,而是以孩子需要什么,接收到多少来衡量。
说了这么多,老二来了对老大到底有什么影响?主要是父母的养育方式对老大的影响,早年的记忆会成为孩一生的脚本。
那我们能做些什么?个人认为有三点:1、彼此的链接。爱是流动的,也是相互的,当链接上了才能好好爱。2、觉察孩子的需要。孩子需要什么?物质的,吃穿住行?真正需要什么?接纳,理解,支持,鼓励?这需要父母自己去觉察,父母可以回到自己小时候去觉知孩子的需要,在那个当下,你最想要的是什么,需要父母怎么做可以帮助你,你拥有一支有魔力的魔法棒,可以怎么帮助你的孩子?3、接纳孩子。无条件的接纳孩子,孩子那些不可爱的行为是在呼唤爱,他需要你的帮助,需要你的爱。
给孩子一个安全温暖的家,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