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大学研究:人体温度正在不断“凉凉”,或成“低温”群体

文 / 上海双旭
2020-11-24 09:52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近日,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教授朱利及团队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论文题目是《工业革命以来美国人体温的下降》。

该论文指出,经过长期的数据和调查整合发现,自从工业革命以来,美国人总体上,平均体温一直在持续下降,在不到200 年间里持续下降了 0.4℃,也就是说,标准体温从 37℃,一直下降到如今的 36.6℃。

也就是说,人的体温平均每10年下降0.03摄氏度。

人体体温的标准由来已久。

1851 年,德国一名医生卡尔,在行医过程中专门对接近25000多名患者进行了数百万次的体温测量,在取得这些巨量体温数据后,卡尔基于这些数据得出一个结论:37 摄氏度,是大多数人正常体温的“生理点”,也就是说,当人类无病无灾的时候,身体会处于恒温状态,即37摄氏度上。

基于这个数据标准,医生卡尔紧接着发明了一种专门测量人体温度的“温度计”——这是一种玻璃仪器,里面装有水银,利用水银的温度敏感特性来测量体温。

这种温度计被发明出来之后,人们开始用它来测量异常体温,但是这种温度计比现代数字温度计的测试较为繁杂,而且测量的准确性略差。尽管这一标准在今天看来不够严谨,但的确为充分利用体温,在临床上为病人判断健康状态开创了新标准。

研究成果发布后,朱利教授表示,“根据这个数据调查,我们可以发现,从生理上讲,人类和过去的确已经所不同。”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了人体体温逐渐降低这种变化呢?

近200年来,人类体温的下降极有可能与地球大气环境变化有关。自然环境的变化不断助推人在身体和生理上的变化:人类新陈代谢速度以及日渐消耗的能量相比蛮荒时期或者以前,都有所下降。

在过往的时代,由于医药缺乏,人们普通的损伤容易形成感染,炎症的发生是经常的。

而因为缺乏药物的抑制,人体体温抑制会伴随着炎症的存在而不断升高,直到炎症在人自身的抵抗之下痊愈,体温才会重新恢复到正常状态。

朱利教授解释说,“人体各种炎症会产生各种蛋白质和细胞因子,这些蛋白质和细胞因子,会促进新陈代谢并使人体的温度直线升高。”

此外,科研人员还推测,由于人类发明了空调等调节温度的工具,所以人处在恒定环境下的时间也较大幅度增加。在恒定温度下,人肢体懒散,生活舒适,这些因素也有助于降低人体代谢率。

朱利教授表示,纵观我们目前所居住的环境,已经与19世纪时的样貌完全不同。日常我们自己家中设定的温度,我们经常接触的各种微生物,我们经常吃的食物。都已经与过去发生了巨大的不同。因此,也可以说,我们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目前,仍然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教授只是客观地做了温度变化的研究和结论,却没有更深一层的基础上去研究人性。

毕竟人性与人体是一体的,只是研究外围因素,不了解内在实质性的变化,这样的研究也不能算是全面的。

人体感应非常敏锐,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正如医生们测量和相信的温度一样。

当社会整体蓬勃向上,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更多的真善美被不断激发昂扬,人的情绪激动昂扬时,温度是不一样的。

升高、发烫、出汗、大汗淋漓、情绪高涨,这些被充分调动起来的人性激情澎湃起来最为明显的标志,就是体温飙升了。

不信你可以去酒吧蹦迪人群处观察一番,在自己K歌K到尽兴时感觉一下,在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爱意浓烈时体会一下,在这些令人惬意、欢喜的场景中时,你的体温是不是并不那么冷,甚至完美超越了基础体温

是的,当然会如此。

人是社会性动物,人也有自己独特而与众不同的细腻心理体验和情感阈值。

当人处在能够激发自己或感觉悸动不已的场景中时,身体新陈代谢会加速,体温会上升,以配合起伏不已悸动不已的心境和情绪。这是人对环境的适应,更是人对环境的主动性主观性影响。

没错,人在环境中,并不总是被动的,我们总是在被动适应中主动而努力地改变着外界。

当经济越来越发达,物质越来越丰富,人们会惊觉:为什么很多简单的事情变得越来越复杂?人心也变得越来越诡谲?乃至于,已经越来越不敢在任何非私人场合,泄露一丁点自己的情绪、热度、态度、观点。

包装完整,适应日渐冰冷的人际关系和环境,是如今许多社会人一张冷漠脸背后的真实心态。

毕竟,哪怕仅有一点温度,这珍贵的体温和对生活的热度,也只能留给自己,何必要浪费情绪给其他无关紧要的人呢?

人体体温不断下降,可能降低的不只是新陈代谢,更多的是人性中对温暖与爱的期望值。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Field T, Vega-Lahr N, Scafidi F, Goldstein S. Effects of maternal unavailability on mother-infant interactions. Infant Behavior and Development. 1986; 9:473–478.10.1016/0163-6383(86)90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