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之问:你会给别人让路吗,让路这个细节暴露了你的什么心理

文 / 平易心理研究
2019-07-26 02:13
"

大家好,我是实践派心理学—平易。我的心理学信条是:只有真正能解决实际问题并经过实践检验的,才是好的心理学!

十五年前,那时我刚刚从事心理培训工作不久,在一次培训课某天晚上的分享总结会上,一位学员向大家提了一个问题:如果你正在走路,正巧迎面走过来一个人,你们会不会给对面的人让路?大家听了这位学员的这个问题,都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为啥这位学员会提出这样一个莫名其妙的问题?不过,还是有位学员回答了他:会让啊,不让不就撞上了吗?可提出问题的那位学员却干脆的说:我不会让!听他这么一说,所有人都被弄蒙了。接下来,许多人都表达了几乎相同的看法:如果自己在生活中遇到这种情况,自己根本不会多想,一般会下意识的让一下路。然后,有学员反问这位提出奇葩问题的学员:让个路有什么的,谁方便谁让不就完了,这是个事儿吗?其他学员也都纷纷表示自己从没想过这个问题。

心理学之问:你会给别人让路吗,让路这个细节暴露了你的什么心理

接着,这位学员又发话了:凭什么我要给他让路呢?他怎么不给我让呢?听完这位学员的这个回答,大家更加迷糊了,他们实在搞不懂,这位学员儿为什么会提出这样一个大多数人从没想过的奇葩问题?于是,大家满脸疑惑地都把目光转向了我,期待着我能给大家做一个解释。

正在看文章的小伙伴们,不知你是如何看待和理解这位学员所提出的这个奇葩问题的?假如你在生活当中如果遇到类似情形,你会让路吗?

为什么这位学员会提出一个多数人从没思考过的问题?

其实,当我听到这位学员所提的这个问题,我就推测他很可能是一个极度自卑的人。因为这是一种在自卑者身上非常典型的思维模式,只不过在他身上显得尤为极端。在后面几天的培训中,随着对这位学员了解的越来越多,我的确发现他是一个极度自卑的人,所以他才会向大家提出这个多数人从没思考过的问题。这验证了我之前对他的推测。

那么,自卑者典型的思维模式是什么呢?

首先,自卑者往往缺乏足够的自我价值感,这导致他们不认同自己,总是怀疑自我的价值,而这种对自我价值怀疑的心理,也会投射给自卑者的外部世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如何看待他人以及对他人态度和行为的解读。

心理学之问:你会给别人让路吗,让路这个细节暴露了你的什么心理

先拿走我自己举例吧:

25年前,我曾是一个很自卑的年轻人,那时我刚刚工作。有一次去饭店吃饭,我要了一碗面,服务员端上来的时候,不知怎么回事,“哐当”一声就重重的放在了我面前的餐桌上。我当时脑子里跳出来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这个服务员看不起我,所以对我态度很不好。

从我当年的这个经历中,自卑者的心理模式可见一斑:是我先有对自己的不认同、不喜欢,然后再把这种心理投射给那个服务员。而也正是这种自卑者的思维模式,让我把这个服务员“哐当”把碗放在桌子上的行为和自己联系起来,并解读成他讨厌我、看不起我,所以才不屑的把碗重重的“摔在了”桌子上。正是由于有这样的解读,才让我当时心里特别难受。

当然这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而我现在早已摆脱了年轻时的自卑感,也有了自我价值感和自我认同感,不再怀疑自己。因此,如果这件事放在现在,我就不会像从前那样把那个服务员的行为硬要和自己联系起来。我现在可能会这么想,比如:这个饭店服务员态度之所以不好,是老板的培训和管理没做到位;或者是这个服务员的个人素质太差,连与人打交道最基本的尊重都不懂;再或者是这个服务员是不是刚才被老板臭骂了一顿?或是他刚刚失恋?

心理学之问:你会给别人让路吗,让路这个细节暴露了你的什么心理

总之,假如别人对我的态度不好,我以前的思维是:因为是我自己有问题,是我自己不够好,所以别人才对我那个态度;而现在,由于我自我价值感和自我认同度很高,所以,我觉得我自己挺好,我没有任何问题,因此,如果别人对我态度不好,那是他的问题。

看到这里,你或许会有疑问,觉得我上面说的很有道理,但这和那个提出奇葩问题的学员又有什关系呢?

我的回答是,非常有关系!

我们知道,人的思想指导人的行为。而我上面分析的是自卑者的心理和思维模式,而那个学员之所以不给别人让路,只是他的自卑者心理和思维模式指导下的具体行为表现而已。也就是说,先有对自己的不认同,然后再把这种心理投射给他人,对他人的行为进行一种自卑者特有的解读,进而出现这种自卑者思维指导下的某种具体的行为表现。

下面是对自卑者行为表现的分析:

研究自卑心理的鼻祖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讲过这样一则故事:

有三个孩子,都是被妈妈带着到动物园去看狮子。第一个孩子看到笼子里的狮子,躲在妈妈的身后说:妈妈,妈妈,我要回家;第二个孩子看着笼子里的狮子,脸色苍白,瑟瑟发抖,他向妈妈说:妈妈,我一点儿也不害怕狮子!而第三个孩子,却像自己的妈妈说:妈妈,我能不能向狮子身上吐口水?当我们看完这个故事,可能绝大多数人都会觉得第三个孩子非常的勇敢。

心理学之问:你会给别人让路吗,让路这个细节暴露了你的什么心理

可在阿德勒的理论中,他的解释却和大多数人大相径庭。阿德勒认为,这三个孩子,其实都害怕狮子,只不过三个人的表现方式有所不同。尤其是第三个孩子,他的表现容易被误解为胆大勇敢,但实际上,这是一种自卑的反向表达,他想用自己的行为来证明自己不害怕狮子,而这种证明的内在心理动机,恰恰是出于自卑感和恐惧感。

好,听完这个故事,可能大家已明白了,我们那位学员为什么会提出那个让人匪夷所思的奇葩问题。

实际上,这位学员极度自卑,甚至已经自卑到就连“走路让不让路”,都要证明自己不怕别人,都要证明自己比别人强。

在自卑者身上,这种证明自己的行为还会有下面一些形式:

比如,我在年轻时,除了曾经自卑,说话还有点轻微的口吃。在我的心理培训课上,也会有一些说话口吃的学员。我发现有口吃的人,包括从前的我在内,都有以下一些共同点,比如:都特别羡慕那些主持人和相声演员的口才,并且“渴望成为一个演说家”是不少口吃者心中的梦想,因为我们特别渴望能像演说家那样,站在成百上千人面前,口吐莲花,滔滔不绝,向众人展现自己口才的魅力。有一次培训,来了一位有口吃的学员,那期培训一共十几个人,他在培训期间说的话比其他十几个学员加起来还多,几乎一大半的话都让他一个人说了。所有这些,都是自卑者证明自己的行为表现。

心理学之问:你会给别人让路吗,让路这个细节暴露了你的什么心理

最后的总结和给大家的建议:

我们首先对自卑者的心理和思维逻辑做个分析和总结:

  • 先有内心自我价值感的欠缺,对自己的不喜欢、不接纳和不认同;
  • 再由内向外把这种心理投射给他人。也就是把对自己的不认同和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及行为联系起来,并由对自己的不喜欢和不认同,转化成——是他人不喜欢自己和不认同自己。之所以有这种转化,其实是自卑者特有的思维模式进行诠释和解读的结果。

实际上,自卑感人皆有之,只不过不同人的自卑感所产生的动力指向了不同的方向。我们可以把前文所举的各种例子汇总一下,结果不难发现,自卑心理常有以下三种表现形式,并且分别指向三个不同方向:

第一种是指向自己。

就像我在饭店吃面的经历,感觉自己遭受了打击,结果心里感到难过和沮丧。自卑感在我身上,变成了对自我的一种否定、攻击、诋毁和苛责,这使得我更加不认同自己了。

第二种是指向他人。这类人总想证明自己并不差,甚至比别人强。

就像那个提出“让不让路”的奇葩问题的学员,就连走路都想证明自己不怕别人,证明自己比别人强。还有人指向他人的方式是带有攻击性的,这种人把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行为解读成是对自己的攻击,进而,为了保护自己的价值感和尊严而向他人发起反击。这种人给人的感觉是,他在哪个环境都像一个浑身长满刺的“刺猬”,经常会与他人因为一些很小的事情发生冲突,甚至会大打出手。在我们的培训中,也曾遇到过个别这样的学员,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就不展开,有机会我会着重介绍这种自卑心态。

第三种,这是最好最正确的方向——把自卑变成自我成长和工作与事业发展的动力:

心理学之问:你会给别人让路吗,让路这个细节暴露了你的什么心理

有关这一点,我举几个例:

很久以前在一本心理学的书中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概念——反恐惧症。书中讲了一个故事,一位从小就有恐高症的女孩儿,把恐高症当成了挑战自己和超越自我的目标。最后,这位从小怕高的女孩儿竟然成了一名空中小姐。

古希腊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德摩斯蒂尼,他曾是一位严重的口吃者,为了矫正自己的口吃,他口含石子苦练演讲,最终成为演说家。

实际上,许多心理学家本人就曾经有某种心理障碍或心理问题。比如,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就曾为人际关系而困惑和苦恼,于是,他钻研心理学,发展出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疗法,并成为一个人际关系大师;而另一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埃利斯,在年轻的时候,为了战胜自己对社交的恐惧,曾经在大街上找陌生人去搭讪,并且积极锻炼演讲,后来他创立的理性情绪疗法成为一种经典的心理疗法。

还有日本的森田正马,曾在早年也有过严重的心理问题,通过自己的研究实践,创立了森田疗法,并被称为东方的“弗洛伊德”;最后给大家介绍的这位,正是前文所提到的心理学家阿德勒,他和许多人一样,曾经严重的自卑,而最终把自己的人生经历结合心理学的研究实践,创立了个体心理学,他的名著《挑战自卑》成为论述自卑心理的经典之作。

除了心理学家,事实上在各个领域都有许多自卑的超越者,而他们也同样是把自卑引向了第三个方向。

心理学之问:你会给别人让路吗,让路这个细节暴露了你的什么心理

所以,亲爱的朋友们,如果你身上存在某种自卑感,请你把这种自卑感引向正确的方向,在这个方向上只要你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实力,你会发现,自卑不仅不是你人生的拦路虎,它还可以成为你人生成长和前进的动力!甚至你也可能像上面的那些成功者一样,在你的人生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成就!

有关如何更好地利用自卑感进行自我成长,我将会在以后的文章当中分享给大家一些具体的、可操作性的一些理论方法。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