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本清源,活出自然的生命状态,摆脱抑郁、慢病及成瘾问题的困扰

文 / 唐啊鹏
2019-06-11 11:09

(微信公众号:虚极静笃回归自然,《虚极静笃养生疗法》的推广、教学基地)


正本清源,活出自然的生命状态,摆脱抑郁、慢病及成瘾问题的困扰

正本清源,活出自然的生命状态,摆脱抑郁、慢病及成瘾问题的困扰——《虚极静笃养生疗法》(上)

一、《虚极静笃养生疗法》简介、及适用范围

1、《虚极静笃养生疗法》简介

《虚极静笃养生疗法》是一个旨在通过提升心理健康水平,以防治慢病和解决心理问题为目的的养生疗法。

即通过认知纠偏及重建,摆脱和化解以思想架构为核心的,行随所愿、事随所愿的心理活动模式,超越情绪情感层面,平心静气、恬淡虚无,从源头上回归自然、和谐的生命状态,平衡、修复受损的身心,从而达到防治疾病、保健身心的目的,是一个纯粹绿色、便捷的养生疗法,一个调心的艺术。 包括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认知纠偏、重建。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问题:

1)、情绪情感与抑郁、慢病及成瘾机制有着直接、密切的联系,是其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只要超越了情绪情感层面,便可以从源头上摆脱、化解抑郁、慢病及成瘾问题的困扰。

2)、情绪情感并非源自于外部事物,而是以思想架构为核心的心理活动作用的结果,而且与心理活动是一一对应的,是完完全全心理的产物,与外部事物没有本质联系。

3)、以思想架构为核心的心理活动模式本身,存在着结构性缺陷——悖论性。即按正确逻辑展开的心理活动,却如影随形地伴随着矛盾、冲突,以及似是而非的结果。悖论性是情绪情感的本质特征。

4)、概念是思想架构中最基本的单元,其虚拟性、以及非实有性是概念的基本属性。因为所有的概念都是从自然界这个大背景中,人为抽象、幻化出来的僵死符号,与真实世界完全不沾边。

就是说,心理活动、以及情绪情感的发生虽然有其生理基础,但最终却是经由概念相互之间的作用来完成的,并非源自于真实的世界,亦真亦幻是情绪情感的又一个本质特征。

第二部分、身体力行。

这一部分是关于实践的功夫,要点是在正确认知的引领下,致虚极、守静笃,知幻即离,远离一切以思想架构为核心的心理活动,后天返先天,重归自然的生命状态。

即通过不断地以认知指导实践,再通过实践去修正认知的训练,彻彻底底、完完全全地停止心理活动,超越情绪情感层面,内不住心、外不住境,放下、远离所有幻化不实的概念、名相、念头以及时空观等,全神贯注地置大脑于湛然清静、平和自在的透空、甜美境界。

分静中守静(如:站桩、静坐等)、与动中守静(如:太极拳、漫步等)两个训练步骤。

2、《虚极静笃养生疗法》的适用范围

从问题形成的原因及机制角度讲,《虚极静笃养生疗法》重点适用三个方面的问题。即可以有效解决抑郁、慢病、以及成瘾、强迫等神经症类型的心理问题。

接下来介绍《疗法》第一部分的具体内容。

二、抑郁的临床特征、情绪与慢病,以及成瘾机制的真相


正本清源,活出自然的生命状态,摆脱抑郁、慢病及成瘾问题的困扰


1、什么是抑郁、及其临床特征

什么是抑郁?在医学心理学界,抑郁是被当作精神病症来理解的,被称谓情感性精神障碍。但是从心理咨询的角度来讲,所谓的抑郁就是指不良的情绪反应,是每个人都有的一种情绪体验。即抑郁是一种持久、反复的,以心境孤独、沮丧;思绪灰暗、消沉;情感压抑、悲切等为主要特征的,一种高发的心理问题。其临床特征是以消极的情绪体验为主。像:自卑、悔恨、绝望、愤怒、伤悲、焦躁、以及忧心忡忡、坐卧不安等体验,都是抑郁最为典型、常见的表现内容。即抑郁的临床特征,是指痛苦的、难以化解的情绪情感体验。长时间的抑郁能导致精神疲劳,而当自身的精力耗损过甚,对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影响,并引发了躯体问题时,便会形成所谓的抑郁症。

抑郁的危害极大,往往会于悄无声息中,扰乱人的大脑、以及躯体组织的生理机能,侵蚀人的生存意志、直至崩溃。统计显示,抑郁已构成了当今社会最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2、情绪与慢病

无论是古代医学还是现代医学都表明,人的身心是一个自然和谐的整体,其和谐性本身,就具备医治各种慢病的潜质,且能力要远远超出我们所掌握的、所有的医治慢病的技术。

因为慢病的出现,主要是身心失衡、紊乱的结果。因此维护、修正我们身心本有的自然和谐状态,具有重大的养生价值。而情绪,尤其是那些长期、弥漫的不良情绪,是导致身心失衡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说,人的情绪与慢病以及康复,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的先贤们,就发现了人的情绪与健康的关系,并得出了“七情过度百病生”的结论。所谓的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认为人的情绪过度发生,会引起阴阳失调,气血不和,经脉淤堵,从而导致气机紊乱,久而久之便会慢病丛生。

比如:《皇帝内经》中就强调,“喜则气缓、怒则气上、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就是说,“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另外,现代心理学及医学研究也都证明,情绪的发源地是大脑,而大脑作为人的中枢器官,一旦出现强烈持久的情绪波动,就会通过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对全身各个器官产生直接的影响,扰乱各器官功能的正常运行,导致机体代谢异常、失调而出现各种慢病。

即情绪的产生是以自身生理为基础的,它与我们机体的联系非常紧密,可比喻是一座链接主观意识与机体组织的桥梁。即理论上我们知道各机体组织的运作、以及代谢过程。但是我们的意志及精神,是无法直接控制机体的运行状态。而情绪情感经由神经及内分泌系统的介入,便与机体组织形成了一一对应的关系。比如:当情绪上出现哪怕是一丝微弱的变化,都能从机体生理的量值上表示出来。

就是说,情绪情感在量度、强度和品质方面,可以直接决定机体组织的运作状况。

比如:癌症作为一种慢病,在发病之前,精神及心理上都曾遭遇到不同程度的伤害、或者长时间地受到了不良情绪的困扰和摧残。特别是当发现患癌之后,情绪在治疗及康复的过程中,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明显的事例就是,在被确诊的癌症患者当中,有三分之一的人是由于情绪的干扰而导致过早死亡。因此在健康方面,一个人一旦被情绪盯上了,那可就是雪上加霜。

3、成瘾机制的真相

我们都知道,生活中存在着成瘾现象。所谓的成瘾是指,对某种身心行为无法做到有效取舍而产生依赖。其实成瘾是人类普遍存在的现象,可谓是无处不在。单就吸烟成瘾这一项,在我国就有三亿多人,况且成瘾的类型又是多种多样。其中就包括:接触与不接触型成瘾,或者是可见与不可见型成瘾。

比如:吸烟成瘾、饮酒成瘾、吸毒成瘾、咀嚼槟榔成瘾、网络游戏成瘾、赌博成瘾、消费购物成瘾、窥探成瘾、权欲财欲成瘾、疑病成瘾、性爱成瘾、记恨妒忌成瘾、以及强迫洗手、强迫思维等现象。

成瘾行为看似种类繁多,但其基本特征却都是相同的,那就是欲罢不能,即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那么是什么导致了欲罢不能?

无论是哪一种成瘾行为,从表现来看,每当成瘾者想要脱离成瘾行为的时候,就会招致包括:焦躁、郁闷、坐立不安、神不守舍、愤怒等难受、痛苦体验,而只有顺应成瘾行为,痛苦感就会立即消失。显然是脱离成瘾行为所招致的痛苦体验,导致了欲罢不能。或者说,之所以欲罢不能,就是为了缓解脱瘾后的痛苦感。下面就以吸烟成瘾为例。

比如:中午休息了,非吸烟者可以很坦然地进入到休息状态,可是吸烟者却不行,他还要做件事情,不然心里就不舒服,也休息不好,那就是在休息之前必须要吸支烟。

再比如:即使是一位很懒散的吸烟者,每日里也会很上心地把当天的“干粮”、烟制品给备足。尤其是在出远门的时候,对烟的储备更是不敢有丝毫懈怠。原因很简单,就是吸烟者实在无法、以及恐惧面对无烟可吸的日子。

因此只要厘清了无烟可吸、或者戒烟后出现的难受和痛苦体验的真相,也就厘清了吸烟成瘾机制的真相。

然而在对吸烟成瘾机制问题的认识上,我们却处于一个本末倒置的、以讹传讹的谎言世界,一个巨大的误区中。即普遍认为:戒烟后出现的难受和痛苦,是由于烟毒、或者尼古丁缺失导致的结果;烟草依赖就是尼古丁依赖。而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人们对这一结论的认同,几乎到了毋容置疑的地步。可是这一结论是错误的。正确的结论是,无烟可吸、或者戒烟后出现的难受和痛苦体验与烟草本身无关,烟草依赖不是烟草的问题,而是我们的问题、是心理问题。

在此有人会提出质疑,这怎么可能,不仅危言耸听,更是罔顾事实。因为明明“只要戒烟、或者无烟可吸,吸烟者就会很难受和痛苦,而只要及时吸烟,难受和痛苦就会立即消失” 现象就摆在那,这么显而易见的现象,怎么能说烟草依赖不是烟草的问题呢?是的,现实中确实存在着上述现象。但是这个现象具有很强的蒙骗性,就像当初认同地心说的人,被“太阳东升西落”现象所蒙骗一样。

下面就无烟可吸、或者戒烟后出现的难受和痛苦体验的真相问题,做一具体分析和探讨。以下是我们生活中的三点常识:

1)、人的一切行为,都如影随形地伴随着相应的心理活动,不然就与行尸走肉无异。就是说,戒烟者在戒烟的时候,实际上是同时做了两件事情:一件是看得见的停止了烟毒、以及尼古丁向躯体的输入;一件是看不见的、实施了一个相应的心理活动。

显然戒烟后出现的难受和痛苦,其出处及根源,就体现在以上这两件事情当中。

2)、所有的成瘾行为,就起源来讲,都是来自于生活。成瘾行为、以及对应的成瘾事物,并非是成瘾者所专有。

比如:大量的、尤其是长期处于恶劣二手烟环境下的非吸烟者,虽然没有吸烟之实,但体内并不缺少烟的成分。

比如:吸毒。所谓的吸毒也称谓药物滥用。就是说,毒品无非是些麻醉和精神类药品,其用途首先是药用,非吸毒者在医病的过程中,对毒品的使用其总量并不在少数。然而又有多少人,是因为医病而成为了吸毒者?

再比如:饮酒、网络游戏或者咀嚼槟榔等所有的成瘾行为,非成瘾者同样都具有。

3)、情绪情感反应虽然伴随着相应的事物而出现,但是二者之间并不存在本质上的联系。

比如:当一个人受到赞誉、或者被斥责时,会表现出自豪、得意,或者愧疚、胆怯等情绪反应。只是这些反应,并非来自某个人、或者是言语。因为无论是人还是言语本身,都不具有让他人产生情绪反应的作用。

比如:有钱了,人人都会很高兴、愉悦。只是这些反应,也绝非是钱物的作用。同样,因为钱物本身并不具有让人愉悦的功能,不然那些在银行工作的人员,每天都会手舞足蹈起来。

再比如:饲养宠物的人,一旦宠物丢失,往往会表现出心急如焚、伤心、以及撕心裂肺般的思念。如若重逢又会非常欢喜,甚至会喜极而泣。同样,这些反应也绝非是宠物本身作用的结果,与宠物没有本质上的联系。

至此,只要把上述的三点常识性认知综合起来考虑,便很容易得出:由心理活动导致的情绪体验,才是戒烟后出现难受和痛苦的始作俑者。即吸烟成瘾的机制,就隐藏在无烟可吸、以及戒烟后的心理活动当中,是心理问题,与烟草、或者尼古丁本身无关。

同理可知,所有的成瘾行为所涉及到的情绪情感体验,都与成瘾所对应的事与物无关,而是与心理活动相关。

综上所述,无论是抑郁、慢病以及成瘾机制,都与情绪情感密切相关。就是说,只要我们能够厘清情绪情感的真实面目,再通过实践,将情绪情感现象化解于无形之中,让身心不再受情绪情感的影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重新恢复到自然和谐的生命状态。如此也就等于是从源头上化解了抑郁、慢病以及成瘾问题的困扰,实现防治疾病,保健身心的养生目的。而这也是《虚极静笃养生疗法》的思路、及依据。

讨论到此,对于有效化解、超越情绪情感,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慢病、以及抑郁、成瘾问题这一点,已经毋容置疑。然而知道是一回事,能否做到又是另外一回事。因为实际情况就摆在那里。即道理上大家都明白,可是一旦摊上了事,又有几个人能真得放下?比如:那些被诊断出身患癌症的人;那些被抑郁情绪、以及戒断反应折磨的死去活来的人,又有谁能真的做到平心静气、坦然面对?

那么为什么会有“明明知道不该如此,却就是做不到”这样的情况呢?根本上讲原因就一个。即对情绪情感真相缺乏正确的了解,认知上存在着严重的误读,因此无法做到有的放矢而摆脱其羁绊。

就是说,能否正确了解和认识情绪情感的真实面目,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是重中之重。下面就开始直探情绪情感的真相。

三、情绪情感的出处、及其与外部事物


正本清源,活出自然的生命状态,摆脱抑郁、慢病及成瘾问题的困扰


首先来探讨情绪情感的出处、及根源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人们普遍存在着误解。即总是习惯性地把情绪情感与具体的外部事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自觉不自觉地认为,情绪情感是由外部的事物直接作用的结果。

就像上一节所讨论的、由成瘾行为涉及的情绪情感问题,人们就普遍地将注意力放在了成瘾行为所对应的事与物方面。即把由成瘾行为引发的难受和痛苦,归因是由成瘾行为对应的事与物作用的结果,完全忽视了心理作用这一块,其认知上的偏差,已经到了本末倒置的程度。

比如:把由吸烟成瘾涉及到的难受、痛苦体验,归咎于是烟草、或者尼古丁作用的结果;把由嗜酒涉及到的难受、痛苦体验,归咎于是酒精作用的结果;特别是在吸毒问题上,几乎所有的人,都把由吸毒所涉及到的难受、痛苦体验,归咎于是药物作用的结果。

好在这一认知并不难纠正,只需要通过两点常识性分析和观察,就能够把情绪情感的出处问题厘顺清楚。由于有关情绪情感出处这一认知非常重要,因此有必要再重述一遍上一章的分析和观察。常识告诉我们:

1)、人不是行尸走肉,每一个行为,都如影随形地伴随着相应的心理活动。比如:在戒除任何一个成瘾行为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同时做了两件事情:一件是看得见的停止了成瘾行为;一件是实施了一个相应的、看不见的心理活动。就是说,戒除成瘾行为后出现的难受和痛苦体验,其出处及根源,就体现在以上这两件事情当中。

2)、生活中的行为,人人都可能涉入。包括成瘾行为、以及对应的成瘾事物。比如:上网、饮酒、治病用药等等。然而非成瘾者却并不会因为放下、远离了成瘾行为后,而出现任何的不快和痛苦。

显然只要综合上述两点常识,就足以得出:由成瘾行为引发的难受、痛苦的情绪情感反应,其出处是源自心理活动,而非对应的成瘾事物。

其实在情绪情感与心、物的关系问题上,禅宗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比如在“风幡妙语”这个公案里,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

一天,六祖慧能云游到法性寺,正赶上法会。当时,有个僧人指着殿外被微风吹动的幡旗,提了一个问题,说:“幡旗正在飘动,请问各位,这是风吹幡旗在动呢?还是幡旗自己在动?”

这时有个僧人回答说:“当然是风吹幡动了。因为先要有风,幡旗才会动。”

而问话的僧人却说:“我觉得是幡旗自己在动。因为动性在幡旗不在风。如果风吹在没有动性的物体上,比如:房屋、巨石等,是不会动起来的。”

回话的僧人又说了:“不对,是风在动,这个跟动性没有关系。如果没有风在吹的话,即使是一根动性很强的羽毛,也不可能动起来。”二人各持己见僵持不下。

这时六祖慧能轻轻地站起来说:“诸位师父不要争吵,请听我说,这不是幡旗在动,也不是风在动,而是诸位师父们的心在动!为什么呢?因为世上万事万物的显现,都是因为有了我们这个当事人。如果我们不能听、不能看、不能嗅、不能想、不能感知,那么怎么可能知道风吹幡动?怎么可能知道周围的一切呢?如此风也好、幡也罢,也就没有了意义。所以我说不是风在动,也不是幡旗在动,而是诸位师父们的心在动。”

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没有起心动念,身外的因素是不会直接引发情绪情感反应的。或者说,外部事物只是通过感知觉引发了心理活动。如果没有心理活动这个环节,再剧烈的外部事物,也不会产生情绪情感反应。心理活动与情绪情感反应,才是互为对应的关系。

经由上述分析,以及“风幡妙语”公案给予的启示可知:情绪情感的根在人的心里,其出处是源自于人的心理活动,与外部事物没有本质的联系。

四、心理活动模式的局限


正本清源,活出自然的生命状态,摆脱抑郁、慢病及成瘾问题的困扰


既然情绪情感是源自于心理活动,显然只要对心理活动加以剖析,便可以进一步了解和认识情绪情感的真实面目。接下来,将对心理活动的相关问题展开探讨。

1、心理活动模式

人的心理活动是一个极其复杂、隐匿的,一个持续不断的动态过程。但是归纳起来,无非是以思想、及其反映的事、物为中心所展开的,“现在怎样”与“应该怎样”的对比、判断、衡量、评估、取舍、抉择等意识活动,以及具体的问题或想法。包括 :生活、工作及事业等方面。

就是说,人类心理活动的基本模式,是由以思想框架为核心的意识活动构成的,并且通过具体的问题或想法体现出来。

2、悖论、及其特征

我们很早就发现,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思维活动始终存在着悖论,以及似是而非和无有意义的现象。比如:巴门尼德的“说谎者悖论”,就出自约公元前六世纪。悖论是一个困扰人们既古老又常新的话题。

什么是悖论?悖论是同一命题中隐含着两个对立的结论,而这两个结论都能自圆其说。 其特点就是似是而非。即按照正确的逻辑推理,却导出了逻辑上的矛盾。即:由A可以得出非A;由非A可以得出A。

悖论涉及的层面与内容既广泛又复杂,而且一直在扮演着一个革命者的角色。比如:在1901年,由罗素发现的“罗素悖论”就显示出,作为数学基础的集合论内部包含着矛盾。就是说,我们赖以认识客观世界的精准工具本身有缺陷。这一发现,无异于在数学晴朗的天空响起了一声霹雳。也因此,引发了数学历史上第三次危机,并且撼动了整个数学的基础。

罗素悖论是这样构造的:在所有的集合当中,可以合法的分为两类。一类是正常集合。即:集合不把自己作为自己的元素。比如:所有中国人组成的集合(集合本身不是中国人);所有自然数字组成的集合(集合本身不是自然数)。一类是非正常集合。即:集合把自己作为自己的元素。比如:所有概念的集合(集合本身就是一个概念);所有集合的集合(集合本身就是集合)。

现在让所有不以自己为元素的集合,即正常集合组成一个集合R。那么问:R属于哪一类集合?

如果R是非正常集合。就是说R是把自己做为自己元素的集合。但R的定义是:它所有的元素都是不把自己作为自己元素的集合。所以R只能是正常集合。

如果R是正常集合。既R是不把自己作为自己元素的集合。根据R定义:所有不把自己作为自己元素的集合都是R的元素,说明R就是R的元素。所以R只能是非正常集合。

罗素悖论反映出的问题及其重大而深刻,好在它还有一个通俗的形式,便于我们理解,称为理发师悖论。内容是:有个理发师规定,我只给不给自己刮脸的人刮脸。可是当他拿起刮脸刀,要给自己刮脸的时候,却遭遇到了难题。

如果理发师给自己刮脸,他就成了给自己刮脸的人,按规定他不该给自己刮脸。如果理发师不给自己刮脸,按规定他又应该给自己刮脸。结果无论是刮,还是不刮,都是自相矛盾。

逻辑学家通过对罗素悖论不断的研究发现,悖论的产生与源自那些“自我指涉”结构有关。所谓的“自我指涉”结构是指,“作为总体的元素、分子和部分反过来直接指称这个总体,或者直接用这个总体来定义”时,所形成的关系结构(引号部分引自:陈波.逻辑哲学引论)。

就是说,“自我指涉”结构是形成悖论的基本特征。

比如:罗素悖论。单就对全体顾客而言,理发师只要按规定去实施本职工作,就不会出现任何的问题。但是当理发师把对全体顾客的规定,反向作用到自己身上的时候,也就是作用到了规定的制定源头上去了,从而形成了自我指涉结构。如此理发师便把自己绕进了困境而形成了悖论。

再比如: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臂力再大,也不可能自己把自己提起来,这其中也是悖论的原因。即大而不大。因为用手臂这一躯体的一部分,来反向作用于躯体时,就是一个典型的自我指涉结构。

3、心理活动模式的悖论性

以上分别探讨并明确了心理活动模式、悖论及其特征。接下来将要探讨的是《疗法》的几个重点内容:心理活动模式存在着结构性缺陷——悖论性。具体分析、探讨如下:

有关心理活动的局限,一般情况下不是很容易发现。因为我们自身就依附于旧有的模式当中,仅仅通过体验是难以辨认的。而只有将心理活动运作到极致,使得问题到了最远端、最为尖锐的时候,再通过理性分析,才能够窥见一斑。就像机械手表的技师们在组装机芯时,为了寻找和发现几十个齿轮间是否存在啮合问题,会通过条盒轮的力矩,让齿轮处于高速运转状态来实现一样。

而心理活动的极致状态,往往是通过一些终极的、被称作奥秘的问题体现出来的。比如:宇宙的图景?生命的起源?人类不存在时世界的状态?对死亡的恐惧?人为什么要活着?等等问题。下面我们就通过对上述极致问题的剖析,来认识心理活动模式的局限。

a、首先来分析“宇宙的图景?”。这是一个关于宇宙极大、极小形态的问题。

关于宇宙的极大形态问题,也就是宇宙有无界限问题。我们无论回答宇宙是有界、还是无界,都是矛盾的。

如果说宇宙是有界限的,那么当我们划定了这个界限时,界限之外又算做什么呢?因为所谓的界限,必定是由内外相互指示来加以区分的。而只要是涉及到内外的相互指示,对极大界限的划定,最终就不可能完成。或者说,宇宙本来就是个极大的存在者,如果围绕这个极大的存在者,再来判别界限问题,就是对宇宙概念的否定。

反之如果说宇宙是无界限的,既然是无界限的,那么又怎么可能将无界限综合为一个整体——宇宙?如果没有了宇宙这个存在者,又哪里会有界限问题?

因此关于宇宙的极大、及有无界限问题,无论是有、还是无,其结果都是矛盾的。

关于宇宙极小形态问题。通过量子理论可知,如果电子被确定为是一个极小存在者的话,那么它本身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形态。即它既可以是以波的形态存在,也可以是以粒子的形态存在,具体展现出哪种形态,取决于我们如何去观察它。

就是说,关于宇宙的极小形态、及纯粹的电子本身到底是什么形态这个问题,没有意义。就如同“手机外壳是什么颜色?”这一问题没有意义一样。

b、生命的起源?

对于这一问题无论怎么研究,答案无非两种。一种是生命来自于某一个时刻,并且一定是无中生有。可是生命怎么可能是无中生有呢?另一种是生命一直就存在着,并且从来也没有一个开始。如果生命不曾开始,又如何一直存在呢?

看得出,对于这一问题,不管是哪一种答案,对我们的理性思维来讲都是矛盾、无法想象的。

c、人类不存在时世界的状态?

首先是要明确,探究这个问题的主体是我们人类自己,而探究的内容又必须是探究者不存在时的状态,既然如此,那么又靠谁来探究或者叙述呢?如果是有答案的话,那也只能是假借着人类不存在的名义,所描绘的也一定是经过了人类参与后的存在状态。因为任何的“假如”、“推理”和“设想”等说辞,都不可能将我们自身从这种描绘当中剔除出去。所以此问题的任何答案,一定都是答非所问、似是而非,或者是没有意义的。

d、对死亡的恐惧?

恐惧是生命存在时的一种情绪反应,死亡是指生命结束后的状态。就是说,当对死亡的恐惧出现的时候,死亡并没有来临,而当死亡来临的时侯,恐惧的主体也就不存在了。即死亡与对死亡的恐惧是毫不相关的两回事。

显然围绕存在的状态,去探讨与存在状态不沾边的话题,其答案同上,要么是答非所问、似是而非,要么就是没有意义。

e、人为什么要活着?或者是人活着的意义?

这是一个由“人”和“活着”两个概念构成的问题,表面看这两个概念是不同的,但是在这个问题中,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却是相同的。因为一个人之所以能称其为人,前提必须是要活着,而只有活着,人才能称其为人。

而由两个内涵相同的概念构成的问题,其答案也是同上,要么是答非所问、似是而非,要么就是没有意义。

就如同“鸟为什么要飞?”、或者是“鸟飞起来的意义?”这类问题的答案没有实际意义一样。因为“飞”是“鸟”的抽象概念,两个概念内涵一致。

显然以上几个极致问题,单从逻辑上看,清晰且符合规则,但其答案却是矛盾和相悖的,并且都属于典型的“自我指涉”结构。即“宇宙”、“生命”、“人类”、“死亡”、“人”这些概念,分别是每个问题的中心,而每个问题探寻的对象,又无不是指向这个中心。

由此可见,只要是涉及到了“自我指涉”结构这样的问题,也就是问题探寻的对象、方向,指向的是问题的中心,那么其答案必定是相悖和无有意义的。“自我指涉”结构问题的存在,反映出了心理活动模式的悖论、及似是而非性。

4、心理活动模式的冲突性

前面提到过,心理活动尽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其基本形式,无外乎是“现在怎样”与“应该怎样”之间的比较、判别、修正等意识活动。而且现实生活中,人们又是普遍地处于行随所愿、事随所愿的求取、以及想要变成什么的活动状态中,很难停下来,即便是全部的愿望获得了满足,至少还有一个活得久的愿望存在。所求随所愿几乎就是贯穿于每个人一生的心态。

然而有比较、求取,有想要变成什么的愿望,就一定会伴随着事与愿违和分歧,而事与愿违和分歧正是冲突的根源。所以说,只要还有心理活动,还在起心动念,冲突就不可避免。冲突是心理活动模式的必然结果及特性。

5、心理活动模式的亦真亦幻性

我们都知道,概念是思想、及心理活动的基本单元,而且概念是对事物本质特点的概括,是从鲜活的自然背景中,由人为设定出来的、一个被固化了的符号。虚拟性、以及非实有性是概念的本质属性。概念与被概念所描述的真实世界毫不沾边。

比如:“一杯水”这个概念。实际上真实的世界里并没有“一杯水”这个东西。因为在真实的世界里,“一杯水”的存在,至少离不开气压、温度、引力、光线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任何一个因素的缺失,都不会产生“一杯水”现象。而“一杯水”这个概念,不过是把这些因素统统给剔除出去的,一个固定和不变的符号。显然概念、与概念所描述的事物完全是两回事。

另外,由于心理活动的展开,必须要以机体的生命活动和器官的机能为依托。可见心理活动是经由真实、鲜活的生理基础,与来源于思想库存中的幻化、僵死的概念共同来完成的。因此亦真亦幻是心理活动模式、及情绪情感的又一个特性。

这一特性反映在生活中,就是一种身心不和谐、分离的状态。具体表现就是人在这里,可是心思却早已飞到了别处。

比如:吃饭时不在吃饭;散步时不在散步等等。 或者是情绪来了,但具体的事情要么是已经过去了,要么就是还没有发生、不存在。像:对某件事的担心;对死亡的恐惧等等。

6、整体性局限

以上是从局限特性的角度展开的探讨。下面再从整体性角度来加以分析。

就我们所处的自然界而言,如果把人类全体视为是一个单元,那么剩下的部分,就是区别与我们人类的外部世界了。而无论是从存在顺序,还是从体量上看,这个外部世界依然是代表着自然界,我们人类不过是从自然界这个大背景中,被提取出来的一个微小部分而以。所以人类与外部世界的作用,也就是与自然界的作用。

显然来自于自然界中的人,回过头再去作用于代表自然界的外部世界,这是一个典型的“自我指涉”结构。就是说,站在事物整体的角度看,人类关于精神、文化及心理动态的发展,无一不是处于矛盾、冲突以及悖论的大环境中,并受其影响。

比如:冲突性。趋利避害、趋乐避苦这种以思想为依托的人性本能、行事原则,与生物本身向死而生的自然法则的作用关系,就是存在于生活中各个层面的冲突源。

比如:悖论性。在人类文明、科技发达、进步的当今世界,心智的扭曲却是空前的,并时刻伴随着人类被自我毁灭的风险。即文明与野蛮残暴始终是并存的。

进一步分析还可以发现,作为独立的个体、或者自我,在与他人所构成的彼此关系上,实质也是个人与外部世界和自然的关系。可见不仅在心理活动的模式中,具有“自我指涉”结构,在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中,同样也具有“自我指涉”的悖论结构。

五、心理活动模式局限的影响


正本清源,活出自然的生命状态,摆脱抑郁、慢病及成瘾问题的困扰


心理活动模式的矛盾、冲突及悖论性,充分说明了我们人类的心理是不完美的,有着巨大的漏洞、及严重的缺陷。情绪情感现象的存在,就是局限的具体反映,并通过抑郁、慢病及成瘾等问题表现出来。心理活动模式的局限是人为的范畴,并非是自然的属性。

1、局限与抑郁

下面通过具体案例,来分析和说明心理局限是如何导致抑郁的。

案例一、

案情介绍:这是个事业有成,家庭和睦的白领青年。可是在光鲜的背后,内心却时常发出这样的呼喊:我要怎样做才能不痛苦?有谁能给我一个活下去的理由?

问题起始于多年前一次同学聚会,会上他遇到了久违的同班恋人,勾起了对往事的美好回忆,爱恋之情也油然而起,不过聚会结束后,大家就各奔东西,再也没联系过。

事情本该就此结束,但不曾想,从这次聚会以后,他的脑海里总会浮现出初恋情人的身影、以及过去的生活点滴,他不断告诫自己,事情已经过去、不许再涉猎了。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发现,心绪好像更加烦乱,而且还出现了影响工作及正常生活的苗头。比如:睡眠、食欲、工作精力等方面都出现了不适的情况。为此倍感焦虑,并常常自我责备,甚至质疑自己的人品,期间不停地去探讨、思考一些诸如:爱情的真谛;责任、家庭与人生等等问题。待事情发展到后期,再加上工作上的一些不如意,已经不单是无法忘却的烦恼了,渐渐地问题开始泛化,对生活的一切都不再信赖,所有的事情都变得灰暗起来。就这样,几年下来,一直都是处于这种看不见的挣扎之中,致使心力憔悴,痛苦不堪。

案情分析:其一、刚开始,这不过是一个如何面对和处理过往记忆的遗忘问题。然而无意中却把自己导入了强迫心理的状态中。即试图通过意志力强求、排斥记忆中的某个念头,反而会使得念头越来越强的一种心理活动。

因为记忆是对过去的一种印记,是意识中的一个信息。同样想忘却的心理,也是自我意识中的信息,当这两股信息相互作用,由于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除了会引起冲突心理之外,其结果必然是处于越想忘掉、越难忘的窘况。

其二、心理活动悖论性的使然,令当事人长期处于矛盾、冲突的心理状态。

“自我指涉”结构,不仅是悖论问题的特征,在对事物的探寻过程中,随着探寻方向不同,也会产生“自我指涉”现象。即当我们沿着某件事物的发展顺序,去正向探寻问题时,会得到一系列的、不含有矛盾的结论或内容。而面对同样的事物,如果再反向去探寻问题时,那些由正向探寻所获得的结论或内容,便都成了被质疑的对象了。

就理发师悖论而言。当理发师按规定的方向,只面向顾客进行操作时,就会与规定相符,不会出现任何的矛盾、冲突。而当理发师反向面对自己,把自己也当成是顾客时,即问题的探寻方向指向了规定的源头,由此便形成了“自我指涉”现象。结果当理发师按规定再去操作时,便产生了悖论。

同样道理,在这个案例中,当事人长期思考、探索的那些诸如“爱情的真谛”、“责任、家庭与人生”等等问题,由于反向探寻的原因,心中必然会产生矛盾和冲突。

比如:当探寻“爱情是什么?”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以往的那些沿着,以“爱情”为中心的正向的努力,包括已经建立的信念、认知、关系以及所达成的现状等等,就统统成了被质疑的对象了。从而滋长消极、以及矛盾、冲突心理,并受其煎熬。

其三、经由思维现态可知,当事人已经深深陷入到了心理活动局限的泥潭中。

比如:“我要怎样做才能不痛苦?”的呐喊。本来他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以思想为框架的心理活动局限作用的结果,可是现在他又想试图通过思维,即通过“现在怎样与应该怎样”的探寻方式去解决问题。然而思想层面的问题,又怎么可能经由思想得以解决?

再比如:“有谁能给我一个活下去的理由?”的呐喊。其中的“活着”是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前提条件,即“活着”和“我”具有相同的内涵。而以“活着”去作用于“活着”的表象“我”,便构成一个典型的“自我指涉”的悖论问题。其结果就是,此问题尽管在逻辑上没有任何不妥,但其答案只能是答非所问、似是而非,除了制造矛盾,没有一点意义,更别说解决遗忘问题了。因为活着就是人存在的方式,哪里还需要额外的理由?

案例二、

案例介绍:这是一名援非工程师。在非洲工作期间,由于受伤接受过输血、手术等医疗。回国后,一直担心被艾滋病感染。多年来,几乎是尝试过所有相关检查,全部呈阴性。可是担忧的心理并没有因此有所缓解,总感觉身体有类似艾滋病的反应而不舒服。认为:科学再怎么进步、严谨,也不可能百分百的正确,怎么知道自己不是被错检的?因此而矛盾、痛苦,严重影响到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甚至期盼自己被确诊为艾滋病,如此也会比现在的状态好受。

案例分析:此案例的重点,并非在是否患病、或疾病本身方面,对于是否患病的担心,只不过是一个由头。此案例的关键点是心理活动冲突性在作祟。

首先,当事人有一个信念,即“科学再怎么进步、严谨,也不可能百分百的正确”。可以说,这一信念没有毛病,具有绝对的真理性。而正是由于这一信念的真理性,使得那些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关于艾滋病的检验理论、技术及设施,无论再怎么先进、权威,都逃脱不掉不可信的结局,而令当事人处于一方面追求、依赖科学检验,一方面又怀疑检验结果的矛盾、冲突心理中,并源源不断地产生担忧、恐惧情绪,引发痛苦。

2、局限与慢病

和谐是自然界的基本法则,而慢病是源于机体组织的和谐性遭到了破坏,导致躯体功能紊乱、失常,使得自身细胞、及器官出了问题所致。比如:癌症、高血压、心脏病等等。

显然作为机体和谐性的天敌——心理活动的局限,对于慢病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即一个人如果能摆脱心理上的局限,保持良好的机体和谐状态,便可以从根本上远离、或治愈慢病。

就是说,慢病不过是心理局限的外延,对于慢病的治疗,如能从局限以及调心方面着手,可谓是釜底抽薪。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于局限与慢病的关系是深有体会。

比如:在疾病面前,要保持积极的心态,是句耳熟能详的忠告。不过这只是一个自欺欺人的说辞而已。因为只要有选择、比较,就一定会有矛盾、冲突,在追求积极心态的同时,焦虑、恐惧等消极心理会始终伴随其左右、如影随形。如此保持积极心态的提法,等于是没有提法,什么也解决不了,只能任凭情绪情感肆虐。

而只有重新认识自己,改变或超越心理活动模式,才能够从根本上摆脱情绪及慢病的困扰。当然首先是要具备这样的认知:心理局限是人为的范畴,并非自然的属性。

比如:冲突心理。冲突是源于分歧、及事与愿违,而分歧、事与愿违离不开比较、判断及想要变成什么的心理活动。显然比较、判断等心理活动,是人类特有的属性。

再比如:对死亡的恐惧。这是个具有代表性的恐惧心理。不过自然当中并没有死亡恐惧这回事,这纯粹是心理的使然。就是说,对死亡的恐惧是人为的一种心理反应,并非死亡本身作用的结果。因为死亡一旦成为事实,恐惧的主体就已经不复存在,没有了主体,又哪里会出现恐惧?

以上是关于局限与慢病问题,下面再来了解局限与成瘾问题。

3、局限与成瘾

前面已经探讨过,所谓的成瘾是指对某种身心行为无法做到有效取舍而产生依赖,而且成瘾现象的机制,就隐藏在心理活动当中,是心理问题,与成瘾所对应的事物无关。

那么怎样判断成瘾行为?成瘾有个典型特征——欲罢不能。即想停、停不下,想忘、忘不了。而且是起始于明白、失于明白;起始于控制、失于控制。一旦想停止成瘾行为,就会招致更大的难受和痛苦。两害相权取其轻,为了缓解不适和痛苦,只好无奈地、反复不停地依赖成瘾行为而无法自拔。

比如:在一段时间里,如果因为没有手机可用,而感到焦虑、难受及神不守舍的话,那就说明有了手机成瘾心理,其强弱程度视痛苦的状态而定。

成瘾并不是个别现象,不仅种类五花八门、没有好坏之分,而且所有的行为都有成瘾的可能,人人都被成瘾的链条捆绑着。

当一个人自从开始有了欲望、需求的时候起,穷其一生都处在行随所愿、事随所愿的取舍当中,很难停下来。因为一旦追逐、满足愿望的行动停止,生命便会失去活力而抑郁、无聊乃至痛苦,可谓是欲罢不能。因此心随所愿,愿随所望,便是一个普遍的、存在于每个人一生中的成瘾行为。

只是随着一些对生活、健康构成威胁的成瘾行为的泛滥,如何从源头上预防及解决成瘾行为,便成了一件紧要的事。那么为什么会有成瘾现象?在这里,我们还是以吸烟成瘾为例,来说明成瘾的机制问题。

首先来确定一个关键点,即戒烟实际面对和作用的对象是什么?在此有人会说,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吸烟是区别吸烟者与非吸烟者唯一的行为,只要不再吸烟,也就成功戒烟了。因此吸烟行为就是戒烟实际面对和作用的对象。

没错,吸烟确实是区别吸烟者与非吸烟者唯一的行为,不过把吸烟行为看成是戒烟实际面对和作用的对象却是非常不妥。因为只要稍加留意便会发现,吸烟行为是一个典型的、由综合因素构成的行为。其中包括:肢体动作、身体器官、烟制品、打火机、空气、吸烟环境以及渴望吸烟的念头等等。

在这些众多的因素当中,除了渴望吸烟的念头这唯一的因素之外,剩下所有的因素非吸烟者都同样拥有。显然把吸烟行为视为是戒烟的对象,就太过于笼统和模糊了,根本就没有方向性可言。试想以这样一个不确切的目标去引领戒烟行动,即使是拥有再强大的戒烟愿力,也很难落实到实处,又怎么可能收到好的戒烟效果呢?

而只有把渴望吸烟的念头,这个唯一区别吸烟者与非吸烟者的因素,视为是戒烟的对象,戒烟行动才会是精准、有的放矢的,其结果才会是有效的。所以说,成功戒烟也是一个关于如何令念头消失、以及遗忘的艺术。

好了,明确了戒烟的对象后,再来了解戒烟又是怎么回事?戒烟者以往所说的戒烟,无非是指以否定、对抗和排斥心态去面对吸烟行为。实际上,也就是以顶、扛、熬的心理,去作用于渴望吸烟的念头。

如此一来,两股大脑中的能量,便形成了作用于反作用的状态,形成了冲突心理与悖论心理,导致两个结果,其一、令渴望吸烟的念头越戒越强。其二、严重干扰大脑这个中枢器官,而产生痛苦的戒断反应。从而导致戒烟难。

因此所谓的成瘾,就是在处理欲望或念头时,由否定、对抗或排斥的心态,引发了冲突和悖论心理,不仅使得欲望或念头难以消失,而且伴随着没玩没了的痛苦,因而导致欲罢不能而产生依赖。即成瘾现象是心理活动局限的一种外在反映。

六、回归自然、挑战自我,活出真实的生命状态


正本清源,活出自然的生命状态,摆脱抑郁、慢病及成瘾问题的困扰


“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疗法》本来是以探讨、解决抑郁、慢病及成瘾问题为出发点的,不过经由一路的探寻、观察发现,这些问题的存在,还有着宝贵的警示意义。即告知我们,以思想为架构的心理活动模式、及其引发的情绪情感存在着局限,包括:冲突、悖论以及亦真亦幻的特性。从而注定了以思想框架为核心的、充满情感色彩的人生,不过就是个笑话。正可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所以无论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还是从达成生命觉悟的角度,都向我们发出了挑战,即用心去摆脱、超越充满局限的心理模式,回归到和谐自然的生命状态,来一场心理上的革命,是非常必要和值得的。

如果我们整个的人生,就只能停留在充满局限的心理模式上,不曾体验过清静、和谐、真实的生命状态的话,那可就真的悲哀了。

最后再简介一下“虚极静笃,回归自然——《虚极静笃养生疗法》(下)”的内容要点:

1)、目标:身体力行,调整心理活动状态。包括:静中守静、和动中守静。

2)、实践原则:化解和超越。

3)、调心心法:致虚极,守静笃。即意识方面,要进入到內不住心、外不住境,以及无形无相、全体透空的境界。要抱持一颗赤子之心,将自我融入到背景当中。情绪情感方面,要体验出平和宁静、清凉喜悦的状态。

好了,关于《虚极静笃养生疗法》(上)的内容就介绍到此,更多了解,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虚极静笃回归自然。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