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依恋——自闭症的家庭治疗》正式出版上架销售了

文 / 易春丽儿童心理工作室
2018-05-29 18:29

前言

《重建依恋一一自闭症家庭治疗》这本书实际上在十几年前就有了雏形,很早以前,我就推测,自闭症是和心理创伤有关的,2002年时我接第一个疑似自闭症的案例,就怀疑这个和创伤有关。2003年德国的专家组来中国做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治疗(PTSD)的培训,我还曾经问过一个做儿童的心理专家,自闭症是否是婴儿期的创伤后应激综合症?但是她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或许是天分,或许是本能,我根据自己家庭治疗的理念指导家长,竟然有我没有想到的效果。当时只是偶然看到了第一例患者,为了证明自己的治疗有效,不得不在网上写些帖子来招募新的来访者。因为我的干预理念和现在整个自闭症大的干预方向是相反的,所以,最初敢来我这冒险的家长并不多。家长还是更希望是训练孩子,有些家长来找我咨询,但是骨子里还是更倾向训练的。毕竟潜在的假定是,如果孩子被治疗康复了,那么这就可以成为一种药可以解决父母的所有问题。但情况可能是相反的。孩子的问题很可能是长期存在的,父母不得不先解决自己因此而带来的创伤。

我还记得2001年刚念博士的时候,有机会跟了半年李子勋老师的诊,李老师是做系统家庭治疗的,我还记得他经常问患儿的家长,如果孩子的问题一直存在,你们会怎么想?我猜这是通过提问,让家长认识到,他们解决问题的那一环也许在他们自己身上,当孩子状态不好的时候,父母是否能先行调整好自己,能够让自己具有养育能力,而不是期待孩子的好转成为安抚父母的药。

在自闭症干预领域里,我觉得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天份就是能恰当地解释自闭症儿童的行为,我相信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他们的想法是有逻辑的,他也会给我们一些信号,只不过这个信号是不明显的微弱的。对于我们咨询师,或者是父母来说能读懂自闭症儿童的某些情绪和行为,对建立亲子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实验室的研究生有的时候拼的就是解读自闭症儿童的细节性的行为。家长也可以通过我们的帮助学会怎么解读自闭症儿童的行为。比如有一个家长说,她让儿子做什么?他儿子不理,那就是说“不”,实际上,如果他儿子喜欢的话,可能直接就去做了,这是妈妈摸索出来的,如果在之前她很可能就认为她的儿子是没听见,是听力有问题或者是注意力问题,所以她可能会选择说话声音更大些,表情更夸张些并且反复说。而现在家长可以通过孩子执行“是”的反应啊,来推断他什么反应是“不”。

教家长读懂自闭症儿童只是干预的一小部分,真正难熬的是自闭症儿童的康复缓慢,孩子的父母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忍受的煎熬,而咨询师的家庭干预则是对这个家庭或者父母个体最重要的支持,能帮助他们走得更久些更有建设性些。

虽然这本书很早就有雏形,但是因为我自己的个性特征,决定了我拖拖拉拉的,书一直没有出来。最主要拖拉的原因是我不喜欢写文章,我一写东西就有阻抗,这本书能够出版,我最应该感谢的人是我的合作者周婷,她是原来我们北京大学心理系的博士,现在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当老师。在原材料准备充足的情况下,周婷用了三四个月的时间把我提供的资料整理成书,并且添加了一些相关的重要的引用文献,作为对这本书的学术支撑。由于去年12月底,周婷的女儿感冒生病,所以我们耽误了一个月,由于当初我们预计是要在4月2号自闭症日出版这本书,结果给世界图书出版社的编辑于彬老师制造了很多麻烦。这里我要感谢于彬老师和她的编辑团队,当我们今年1月底交出书稿之后,他们在加班加点争取在4月2日自闭症日能出来样书,是他们的努力使得图书能如此之快地面世。

另外一个我要重点感谢的人是我的弟弟易桂宁,这本书所有的文字誊录工作都是由他先行来完成的,作为这本书最大的原材料是来自于我2012年在北京大学开设的《自闭症家庭干预》的课程,课程的全部录音都是由他来誊录的。还有我做自闭症的一些咨询的录音,由于保密原则,我也不放心由别人来誊录,所以这也是由他来誊录的。没有这些米是煮不出来今天这锅饭的。

还有,我要感谢我们实验室的所有参与校对的同学,因为这本书最原初是来自于我录音的誊录,所以会有很多文字是口语化的。因为这些话原来都是我说的,我是看不出来有什么问题,所以这本书在交给出版社编辑之前,我们实验室的同学先行校对了一到两次,尽量用书面语替代口语部分。参与校对的同学包括周晨琛,龚云清,许天怡,林雪芳,侯晓晗,郑珈辰,黄慧。她们在校对这本书的过程中,也对我的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从专业角度以及对我的书的支持方面,我要特别感谢北大心理学院我的师兄也是我的同事钟杰博士,我北医的师妹现安定医院工作的王倩博士,还有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的任苇老师,他们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为我的书作序。

最后,我要感谢了是所有来找我做过咨询的家长,是你们给了我机会,能够让我在自闭症领域探索出一片新天地。如果没有你们的冒险,自闭症的干预依旧受困于紧紧盯着自闭症儿童的症状来进行干预,而不是从系统的角度、从家庭的角度出发对自闭症儿童的养育进行重新的构架。

这本书虽然看起来是针对自闭症儿童的临床干预,但是因为我们的假设——自闭症是婴儿期的创伤后应激综合症,所以这本书是可以应用到所有和婴幼儿心理创伤有关的干预。

这本书的读者群体可以包括临床工作者:精神科医生,心理咨询师,自闭症干预人员,社工。而最大的读者群体是婴幼儿的家长,不要等婴幼儿受到了心理创伤,再去临时抱佛脚,而是预防工作要在之前,减少自闭症或者其他心理问题发生的风险。因为现在很多自闭症儿童会随班就读,对学校的老师也是巨大的压力,所以对自闭症儿童的理解和解读有助于教师找到更有效的处理模式。

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推动自闭症领域的研究与干预,同时也能对婴幼儿心理疾病起到预防的作用,为婴幼儿的养育提供借鉴。

易春丽

《重建依恋——自闭症的家庭治疗》

作者: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讲师

易春丽

北京中医药大学讲师

北京大学心理系博士毕业生

周婷

作序: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

钟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王倩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

任苇

公众号排版: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周晨琛

该书现已在当当、京东、亚马逊上有售,欢迎大家购买阅读!

暗中观察

默默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