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慢性牙周炎盯上了?洗牙了解一下

文 / 健客堂
2021-05-08 18:29

航空总医院口腔诊疗中心:梁曼 赵强

相信大家不论是从医生的嘴里,还是在亲朋好友的口中,一定或多或少的听说过“洗牙”这个词,但是究竟为什么要洗牙呢?洗牙到底是什么意思?洗牙对牙齿有伤害吗?要了解这些问题,都要从慢性牙周炎说起。

什么是牙周炎呢?简单来说,牙周炎是由细菌引起的牙周组织的感染性疾病。而慢性牙周炎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牙周炎,约占牙周炎患者的95%,流行病学调查也显示,我国轻、中度牙周炎普遍存在,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得了慢性牙周炎呢?比如,当你早上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或者啃苹果等硬东西时发现苹果上有血迹等等,这些都表示,你可能被慢性牙周炎盯上了。对于慢性牙周炎来说,最好的治疗方法就是预防。除了持之以恒的保持口腔清洁(包括刷牙、使用牙线及必要时使用牙齿间隙刷等辅助清洁)外,定期到医院来洗牙是维持牙周健康、预防牙龈炎和牙周炎发生或复发的重要措施。

我们来弄清楚什么是“洗牙”?

洗牙就是要去除牙面上附着的菌斑、牙结石等。牙结石是沉积在牙面上的钙化团块,质地较硬,它就如同开水壶里的水垢一样都是钙盐的沉积物,刷牙是刷不下来的。牙结石表面粗糙,不仅对牙龈形成机械性的刺激,而且有利于细菌附着,引发牙龈炎症、出血、肿痛甚至口臭等症状。

洗牙是采用超声波高频振动来去除刷牙等其它口腔清洁措施不能去除的牙菌斑、牙结石以及牙齿表面的一些烟渍、茶渍等着色。洗牙可以维持牙周组织健康,预防牙周疾病发生或复发。因此洗牙并不会伤及牙齿及牙龈。牙科专家建议每半年到一年定期洗牙一次。

洗牙为什么要验血?需要化验哪些项目?

洗牙有益口腔健康,但在洗牙之前,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由于洗牙的过程中会出血,因此伴有血液系统疾病、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严重肝病或长期服用抗凝剂的患者,要在全身疾病稳定后才能洗牙。安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不能使用超声洁牙。另外,对于急性肝炎、肺结核活动期、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者也不宜使用超声洁牙,以免血液和病原菌随喷雾而污染诊室空气,导致交叉感染。因此,在洁牙前,牙医需要了解您的全身健康状况,进行相关血液检查,必要时请内科医生会诊。

血液检查项目: 血常规、凝血功能、乙肝、丙肝、梅毒、HIV

洗牙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1、洗牙后当天牙龈有少许血丝伴少许酸痛属于正常现象。

2、洗牙后数周内,牙齿有少许酸软属等牙齿敏感症状属于正常现象。期间避免食用过冷过热的食物,以免物理刺激使牙本质的过敏现象加重。

3、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推荐使用巴氏刷牙法刷牙,可以上网对照视频学习。切勿横刷牙,做到每天刷2-3次,每次3-5分钟。养成每次吃完饭立即漱口并使用牙线清洁的好习惯。

4、刷牙出血、牙龈有少许红肿者一般在洁牙后一周会慢慢改善,症状较重者需继续牙周系统治疗。

关于洗牙的问题大致就介绍到这里,如果您还有什么疑问建议到正规口腔医院进行咨询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