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了3顿,还是不吃饭?”孩子挑食厌食,这个原因你一定没想到!

文 / 大头爸爸讲故事
2021-04-05 18:29
最近发现,无论小宝宝或者大孩子,都普遍有一个问题令妈妈们苦恼,那就是挑食偏食了。所谓“厨房累成狗,孩子吃两口”,每天各出奇招,为了孩子多吃两口煞尽苦心。追着喂、闹着喂,甚至揍着喂效果也是不明显。苦思冥想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错,不饿吗?为什么就是不好好吃饭?很多家长第一时间会想到可能是积食、消化不良等问题。但我们今天就提出一个新鲜的角度——孩子不爱吃饭,会不会跟牙齿有关呢?俗话说:牙口好,吃得香。毕竟孩子患上了龋齿,最先影响到的就是咀嚼功能。当乳牙发生龋坏、疼痛甚至缺失时,会导致孩子的咀嚼功能下降,孩子会因为牙疼、塞牙而不爱吃饭,从而引发厌食和偏食如果只有一侧牙疼,孩子就会只用对侧的牙齿咀嚼,这样就会造成偏侧咀嚼,偏侧咀嚼会使龋齿及牙龈的炎症加重。造成宝宝龋齿的原因有很多种,常见原因多数是没有好好刷牙。可有时候明明刷好牙了,这龋齿怎么也找上门来呢?哎?那可能是因为你给宝宝用错杯子了。宝宝从刚出生到2岁,就要接触不同的饮水容器。不同容器会直接关系到宝宝的牙齿发育,适当的月龄就要用相应的杯子,像2岁还在用奶瓶奶嘴的宝宝,牙齿发生龋齿、变形的几率就相对增高。

01

长时间使用奶瓶影响颜值?宝宝大概在6个月的时候就开始有乳牙萌出,而吸食奶嘴容易导致牙齿变形,跟爱吸吮手指的原理一样。吸吮奶嘴时上颌和舌头会因为嘴巴用力受到挤压,长时间下来会导致牙齿排列不齐,咬合不正。还会形成地包天,嘴巴变大影响颜值。 加上很多时候宝宝喜欢用奶瓶奶睡自己,边喝奶边睡着,奶液残留在嘴巴里面没办法及时清理,容易产生蛀牙。有些宝宝喜欢躺下来喝奶瓶,奶液甚至会通过咽鼓管流进中耳,造成中耳炎。所以为了宝宝的颜值和口腔健康,差不多时间就要给宝宝戒奶瓶啦。 宝宝正确的杯子使用流程应该是奶瓶——鸭嘴杯——吸管杯——嘬饮杯——敞口杯,家长要根据宝宝的月龄和实际的能力发展,为宝宝挑选适合的杯子。01鸭嘴杯要戒掉奶瓶,第一步可以尝试过渡性质的鸭嘴杯。对于习惯使用奶瓶的宝宝来说,一下子直接用吸管杯是无所适从的,毕竟吮吸奶瓶和使用吸管,是两种不同的技能。于是就衍生出介乎于奶瓶和吸管杯之间的鸭嘴杯。鸭嘴杯顾名思义就是杯口为扁平像鸭嘴一样的形状,它的好处就在于宝宝能够吮吸,也能够像吸管一样吸出,让宝宝在这两种技能中先摸个平衡。鸭嘴杯分为软嘴头和硬嘴头两种,刚开始使用的宝宝先用软的鸭嘴头,质感类似奶瓶,对口腔娇嫩的宝宝十分友好。软嘴头用得流畅之后,就可以转成换硬嘴头了。02吸管杯当宝宝熟练鸭嘴杯之后,家长就可以把吸管杯安排上。在6个月以后,宝宝可以稳定独坐,并能用手握紧杯身手柄。在选择吸管杯的时候,先给宝宝买有十字挡板的吸管头,因为有挡板的缓冲,液体流出的速度缓慢,宝宝不会一下子呛到。等到宝宝再大一点,比如9-10月龄的时候,就可以换上没有十字挡板的正常吸管,用正常流速喝水,满足宝宝咕咚咕咚大口喝水的需要。 (重力球吸管杯)注意一点:市面上的吸管杯分为有重力球和无重力球。重力球的作用是能多角度吸到液体,相对于没有重力球的吸管杯来说,角度变化更灵活一点,适合爱躺下来喝奶的宝宝。缺点嘛,就是重力球比较难清洗。03嘬饮杯无论给宝宝用何种杯子,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能学会像大人一样端着普通水杯喝水。但给小宝宝喝正常的杯子,对于家长来说无疑是“自杀”——因为肯定把水倒得四处都是。这时候,嘬饮杯就最适合用来练习了。 嘬饮杯直接去掉了吸管,外形跟普通杯子相像,但杯口设计还是充满人性化。宝宝可以学习常规的喝水动作,水从杯口旁边缓慢渗出。由于出水量比普通杯子小得多,所以不用担心水洒一地的情况,但同时宝宝也能慢慢习惯正常喝水的动作和幅度。04敞口杯/斜口杯这款杯子已经接近普通的敞口水杯了,好处就是有一定的倾斜角度,能够让宝宝看清水位,不容易动作一大就把水潵出来。在宝宝一岁半左右,就可以尝试使用斜口杯,当宝宝把斜口杯都能顺利“攻克”下来,之后直接使用常规的敞口杯就问题不大啦。不过要注意的是,无论使用斜口杯还是敞口杯,都不适合把里面的液体装得太满,宝宝的小手未必能拿稳装满水的杯子,容易打翻。另外,杯子里面装的液体也不能过热,不要选择玻璃材质的杯身,以免宝宝烫伤、割伤;尽量选择杯身隔热、防滑、可高温消毒的塑料材质。

02

宝宝杯子那些Q&A

能给宝宝跳过鸭嘴杯,直接使用吸管杯吗?

可以。有部分宝宝不需要经过鸭嘴杯的过渡,直接就能get到使用吸管杯的技能。

有很多母乳宝宝没有经历过奶瓶、鸭嘴杯,到了6月龄以后直接就能学会吸管杯。

我们最终目的是为了宝宝能学会用吸管杯,如果能直接学会就无需纠结流程。

宝宝怎么都学不会吸管杯,还是依赖奶瓶,怎么办?

一般来说,宝宝4个月就可以开始尝试用鸭嘴杯,但这不是硬性标准,每个宝宝适应能力都不一样。

家长可以多给宝宝把玩杯子,握着杯子手柄多熟悉,暂时学不会没关系,多尝试让宝宝接触杯子。

家长日常可以拿一根吸管,在宝宝面前做出夸张的吸出动作,让宝宝多看多模仿。

宝宝学习的过程是储备式的,一旦进度条加满,你就发现小家伙突然之间开启了很多新技能。

所以不用纠结宝宝哪个时间节点能学会,但要一直保持让ta学习,以便尽快脱离奶瓶。

怎么选择杯子?吸管多久要换?

首先要选择正规厂家,减低买到劣质塑料的风险。选择不含BPA(双酚A),并且可以高温消毒的杯子。

另外最好拆卸方便,有些吸管杯拆卸安装比较困难,这会大大打击家长勤洗杯子的积极性,如果选择粗一点的吸管就更加好清洗了。

吸管和吸头容易老化,建议像奶嘴一样三个月更换一次。宝宝好动,容易把杯子扔地上,所以要选择扛摔扛跌的材质。

很多吸管杯遇上热水马上渗漏,所以在使用吸管杯的过程中注意水温,不要高温,也不要用力上下摇晃

最后局长给粑粑麻麻们一个小建议:喝奶的杯子跟喝水的杯子区分开来,一是更加卫生,没有奶液残留的异味;二是让宝宝区分喝水的杯子,增加喝水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