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骗局背后,是美国牙医的真实写照吗?

文 / 奇点网
2019-05-28 12:46


一场骗局背后,是美国牙医的真实写照吗?

2016年5月,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塞尔,有一位叫约翰·罗杰·隆德(John Roger Lund)的牙医被捕了。

被捕的原因竟然是欺诈患者,对患者进行过度治疗。

在隆德整个职业生涯中,几乎所有的患者都被隆德忽悠过。其中有位50岁的电工,米歇尔(化名),最初来到隆德的诊所,就想简简单单的拔颗智齿,可结果呢,前后7年间被忽悠治了9颗牙齿,还花了5万美元[1]

一场骗局背后,是美国牙医的真实写照吗?

图源:authoritydental.org

朋友们,5万美元啊,在美国治牙可真贵啊!要是Dr.Why的话,就不治了,毕竟这年头,要是穷,牙齿都不敢坏了。

但是话又说回来,米歇尔为什么在这七年里从未质疑过隆德对他的治疗呢?隆德的事情又是怎么败露的呢?我们还要从4年前说起

奇怪的治疗

2012年,隆德退休了。

一位年轻的牙医,Brendon Zeidler接手了隆德的诊所和患者。原本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但就在Zeidler经营诊所的几个月后,出现了越来越多怪异的事情。

比如,Zeidler在给一些患者做完基础的检查后,确定他们的牙没什么问题,并叮嘱他们要认真刷牙和保持口腔卫生后就让他们回家了。但是这些患者通常都很惊讶,并带着质疑的语气问Zeidler,你确定给我看好了吗?这就检查完了吗?

而这些患者几乎都是以前常在隆德那看牙的人。

除此之外,不管Zeidler怎么努力工作,每个月的营业额只有隆德的10%左右,最多的一次也只达到了隆德的25%。这不禁让Zeidler怀疑,是自己技不如人,还是有别的原因?

一场骗局背后,是美国牙医的真实写照吗?

图源:123dentist.com

于是,Zeidler开始特别留意那些被隆德治疗的患者。

这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Zeidler发现,几乎所有隆德经手的患者,都做了一些有的没的的治疗。其中有一位50岁的女士,2003年来隆德这治牙,到2010年,自己的牙只剩10颗了,剩下的都被种植了假牙。

当Zeidler翻阅隆德留下来的患者病历时发现,隆德最爱做的事情就是给患者做根管治疗以及牙齿美化。米歇尔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来的时候只是智齿发炎了,没想被隆德多治了9颗牙,并且都做了根管治疗。

根管治疗也叫牙髓治疗[2],主要用来治疗被感染的牙髓。根管及牙髓腔内有大量的神经组织,血管及细胞。做根管治疗时,需要用牙髓锉清洁牙髓里面的血管神经,冲洗清洁后,再用填充物将牙齿填充上。理论上这样的治疗只是针对感染到牙髓,牙齿损坏十分严重的患者。

一场骗局背后,是美国牙医的真实写照吗?

图源:aahnfp.org

但是怪就怪站在这,Zeidler看过米歇尔的牙,也给米歇尔的牙做过X线检查,根本没严重到做根管治疗的程度啊

而且根据米歇尔的病例报告,隆德在给米歇尔做根管治疗时还做了好几次切开和引流(临床术语为I&D,Incision and drainage)[3],但I&D并不是牙科常用的辅助手段。而且单看2009年这一年,隆德就给患者进行了多达109次的I&D。

一场骗局背后,是美国牙医的真实写照吗?

图源:authoritydental.org

不难想象,隆德这么做的原因就是为了挣钱,假设通常情况下,我们做牙齿填充可能需要100-200元之间。

我们拔一颗牙大概也要 100-200 块钱左右,如果是智齿的话,可能稍微贵一点,但价格一般不超过1000。

但是如果做根管治疗的话,可就贵了,从500到5000甚至上万不等,再加上一些额外的不知名的费用,总共治疗的费用就要再翻上一番。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看到这,可能很多朋友不禁会问,难道这些患者花了这么多钱,就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吗?难道没有一个人质疑过隆德吗?

事实上,确实有一个人质疑过隆德。这位患者名叫乔伊斯·科迪(Joyce Cordi)。

1999年,科迪第一次来到隆德的诊所,在此之前,科迪的牙齿有先天性异常,她的一个牙齿包在另一个牙齿里面了,所以医生将他这两颗牙齿都拔了,并用牙桥(假牙套)固定牙齿。除此之外,科迪的牙齿非常健康。这次来到隆德的诊所也就是例行检查而已

一场骗局背后,是美国牙医的真实写照吗?

图源:disklinigi.istanbul

可没想到的是,隆德告诉科迪,不仅她的牙桥有问题,她的其他牙齿里也有问题,有的还需要做根管治疗。这让科迪很困惑,自己没来之前牙都好好的,怎么到这就需要这么多治疗呢?

而隆德就好像对科迪的问题早有准备似的,不管科迪问什么,隆德总能给她一些听起来比较学术的答案。比如这次来,隆德会对科迪说,你的牙出现空腔,必须要做填充。等到下一次,隆德又会说,你的牙龈在萎缩,容易导致蛀牙等等[1]。

但说实话,科迪也不懂,但是因为科迪的爸爸是医生,科迪很尊重医务工作者,即便对隆德的治疗存在疑惑,她还是选择了接受治疗。

其实,在美国,大部分的患者都和科迪的处境一样,当他们躺在牙科座椅的那一刻起,似乎就变成了案板上的鱼肉。

一场骗局背后,是美国牙医的真实写照吗?

感受一下吱吱的电钻图源:book.giflingua.com

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带着口罩和头套的人,拿着吱吱作响的电钻,在你的牙上又挖又凿的,同时你又没有办法说话。当你存在疑惑,牙医拿出X线结果给你解释原因的时候,你又不是专业的,也无法判断真假。所以,大部分的时候,都是牙医说什么就是什么。

缺乏循证的学科

这也让很多人感到恐慌,甚至导致大部分人都担心牙医的业务水平,即便自己表面上看起来很平静,但其实内心想法是,他靠谱吗?能给我治好吗?

与美国牙科协会循证牙科中心有着深度合作的牙医,Jane Gillette表示,正是这种牙医说什么就是什么的现象,使牙医与病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很微妙。而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和其他医学学科相比,牙科比较“落后”。

这个落后不是指技术,而是缺乏以证据为基础的科学研究。

举个例子,在美国,当你看完牙齿准备离开的时候,牙科医生通常会和你说,我们六个月以后再见。这也是美国牙科不成文的规定,一个成年人,应该每6个月去看一次牙或做一次牙齿清洁

一场骗局背后,是美国牙医的真实写照吗?

图源:youngmumstufff.com

要问为什么,没有原因,就像世袭,老牙医传给年轻牙医,年轻牙医就把这个理念奉为真理。但是实际上,这样的真理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最近《柳叶刀》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就对每六个月看一次牙这个事做了个研究,结果发现每6个月看一次牙与改善口腔环境与牙周疾病无关[4]。

牙科里类似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很多操作的背后没有完整的临床试验支撑,比如,预防性智齿拔除等等。

一场骗局背后,是美国牙医的真实写照吗?

图源:giphy.com

针对这些现象,苏格兰邓迪大学循证牙科中心主任德里克·理查兹表示,循证医学自从1992年出现以后,受到了大批临床医生的支持。

循证医学让医学不再完全靠医生的经验,而是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依据,同时结合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病人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制定出病人的治疗措施[5]。

而牙科的循证医学则推进的非常慢,美国牙科协会成立牙科循证中心也是近些年的事,所以整体落后于传统医学。

这也让很多牙医感到憋屈,因为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想要做一些努力以及尝试一些新的治疗方法,但是很少会有试验去证实他们的治疗方法是正确的

既然无法证明一些治疗手段是正确的,那么换句话说,因为缺少证据,也无法证明一些治疗手段是错误的。

一场骗局背后,是美国牙医的真实写照吗?

图源:theatlantic.com

所以,当Zeidler得知隆德所做的事情的时候,他感到非常的震惊与无奈。

但作为一名合格的牙医,Zeidler有责任告知隆德之前治疗的患者,隆德给他们治疗背后的真相。尤其是那些在隆德那治疗了20年的老患者。

同时Zeidler为了证明自己并没有冤枉隆德,Zeidler找来了3个在业内比较有名气的牙医。并让这3人翻看隆德的治疗记录,结果这3人全都认为隆德有问题,隆德的患者实际需要的治牙率其实很低

既然这么多人都跟自己的想法一样,Zeidler也没什么好顾虑的,开始挨个给隆德的患者打电话,很多患者在接到电话后当场就炸了,他们认为,他们之所以一直在隆德那治牙是因为对隆德很信任,结果隆德却背叛了他们

一场骗局背后,是美国牙医的真实写照吗?

图源:youtube.com

随后Zeidler又尝试与隆德以及他的律师取得联系,希望隆德能给他的患者做出一些解释,但是并没有得到回应。

于是从2013年10月开始,一直到2017年之间,先后有10名患者状告隆德,起诉他存在欺骗患者,过度治疗的行为。

背后的真相

2016年5月,隆德被捕了。隆德以300万美元的赔偿与他的这些患者达成了和解协议。除此之外,法院吊销了隆德的执业许可证。

这件事看似结束了,但实际上根本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一个隆德倒了下来,还有很多人不断加入“隆德”大军。

这不禁让人好奇,在美国这种过度治疗很常见吗?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在美国,像隆德这样过度治疗的现象的确很常见,有着35岁从业经验的牙医杰弗里·卡姆(Jeffrey Camm)表示,他就曾在美国牙科协会上留言,他认为一些同行有着“创造性诊断”的癖好。

一场骗局背后,是美国牙医的真实写照吗?

图源:youtube.com

卡姆还表示,自己不想成为众矢之的,虽然大部分牙医都非常好,但是还是有一部人有着根深蒂固的观点,就是他们是牙医,他们有工具,他们就必须要做点什么。

资深记者玛丽·奥托( Mary Otto )在最近出版的新书《牙齿》中也提到了一些牙医确实存在卡姆所说的观点,而这样的观点之所以根深蒂固,或许跟牙医的前身有关[6]。

现在的理发师是以修理头发为主,而16世纪的理发师则是以修理人体为主,包括拔牙、放血等等。

一场骗局背后,是美国牙医的真实写照吗?

怎么看都像在受刑图源:artuk.org

所以那时候,大部分牙医通常由理发师担任,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19世纪中期。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一些牙医会有修理东西的执念了[7]

此外,玛丽·奥托认为,导致美国牙医存在过度治疗现象的原因一共有3个。

其中第一个原因是,在美国,牙医与医生分的很开。也就是说医生是医生,牙医是牙医,而且连医保都无法共用。

此前就有报道,一位马里兰州12岁的男孩因为没有牙科医保,没钱治牙,口腔细菌通过血液上行引发感染,最终不治身亡[8]。

近些年也不断有研究表明,口腔微生物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有关[9]。因此,理论上牙科与临床医学应该是密不可分的。

一场骗局背后,是美国牙医的真实写照吗?

图源:globalestetik.com

前文中也提到,牙科的循证医学进展相对缓慢,缺乏相对权威的实践指南。

好在,近些年一部分牙医也一直在推进循证牙科,包括美国牙科协会,也开展了循证牙科中心,陆陆续续的发布了一些基于系统研究的临床实践指南[10]。

但还是那句话,如果牙科还将自己与传统医学孤立开,那对牙科科学研究以及自身的发展没有一点好处。

接下来,我们说说导致过度治疗现象的第二个原因,缺乏监管机制

在美国,想成为一名牙科医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你需要读4年以上的研究生,然后根据专业,再进行3-7年的住院医师培训。并在取得执业资格后才可以成为一名真正的牙医[11]。

一场骗局背后,是美国牙医的真实写照吗?

图源:imoshavere.com

而这些牙医可以去医院、大学以及大型医疗机构工作,也可以自己开诊所。但是无论是医院,学校或大型医疗机构,他们的监管力度都很强,也会有规定的标准化诊疗措施。

如果牙医自己成立个人诊所,则没有那么严苛的监管机制,也就是说,做什么全靠自觉。而人类又很容易在利益中迷失自我

最后,我们再来说一下,导致过度治疗现象的第三个原因,负债太多

根据玛丽·奥托的书中记载,美国20万牙医中有80%都会选择自己开门诊[8]。

但不是每个牙医家里都有矿。租门店、买设备,各项费用让一些牙科医生在成立门诊初期就处于负债状态。一些牙医为了更早的还清负债,就会通过一些办法提高自己的收入,而通常提高收入的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忽悠患者做一些有的没的的治疗。

一场骗局背后,是美国牙医的真实写照吗?

牙科拍摄X线的机器图源:asomerville

就拿隆德为例,隆德每年有729,000美元至988,000美元的收入都是通过没用的额外治疗获得的。这样可观的利润,也许是美国牙医想自己开诊所的原因吧。

所以造成这种现象并不是牙医一个人的责任,隆德也绝对不是第一个这么做的人,当然,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虽然我们时常会因为某些人做了一些不好的事情,而对一群人甚至整个行业都产生了不安和恐惧的情绪。但我们也不能一棍子打翻一船人。

透过隆德的事件,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牙科的一些现状,如果可以找到其中值得借鉴的东西,或是可以找到以及发现一些问题,并去解决它,相信会对整个牙科行业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https://www.theatlantic.com/magazine/archive/2019/05/the-trouble-with-dentistry/586039/

[2]The principles of endodontics[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3.

[3]Rasheed S, Raza F, Perveen S, et al. Frequency of Complications Among Total Abdominal Hysterectomy Patients in Rehman Medical Institute Hayatabad Peshawar[J]. Journal of Saidu Medical College, 2018, 8(2).

[4]Sheiham A. Is ther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six-monthly dental examinations?[J]. The Lancet, 1977, 310(8035): 442-444.

[5]Evidence-Based Medicine Working Group. Evidence-based medicine. A new approach to teaching the practice of medicine[J]. Jama, 1992, 268(17): 2420.

[6]Otto M. Teeth: the story of beauty, inequality, and the struggle for oral health in America[M]. The New Press, 2017.

[7]http://en.dmd.co.il/antique-dental-instruments/antique-dental-toothkey-2/

[8]https://www.theatlantic.com/health/archive/2017/03/why-dentistry-is-separated-from-medicine/518979/

[9]https://www.nytimes.com/2016/08/30/upshot/surprisingly-little-evidence-for-the-usual-wisdom-about-teeth.html

[10]https://ebd.ada.org/en/evidence/guidelines

[11]https://www.purdue.edu/preprofessional/documents/Dentist.pdf

头图来源:theatlantic.com

本文作者 | ZJX